(原標題:五問“騰訊狀告老乾媽”事件)

五問“騰訊狀告老乾媽”事件▲資料圖。圖/新京報網

近兩日,“騰訊狀告老乾媽”事件,激起輿論沸騰。

從目前進展來看,事件線索似乎漸次清晰。

6月30日,騰訊以拖欠鉅額廣告費爲由,讓法院查封了老乾媽1624萬元的財產作爲“財產保全”。正當大家疑惑,去年營收近50億的一家著名企業爲何會拖欠廣告費之際,老乾媽方發了紅頭通告:從未與騰訊有過合作。

老乾媽通告發出之後,一時之間,激起了無數喫瓜衆的好奇,坐看好戲的小板凳也紛紛碼起。

隨後,7月1日,貴陽警方發出通報,稱三名犯罪嫌疑人曹某、劉某利、鄭某君僞造老乾媽公司印章,冒充該公司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三人此舉的目的是爲了獲取騰訊贈送的“網絡遊戲禮包碼”,之後倒賣非法獲取經濟利益。目前3人已經被刑拘。

五問“騰訊狀告老乾媽”事件▲貴陽警方通報。圖/新京報微博

貴陽警方通告發出後,一時間網上熱議連連。騰訊被騙了?老乾媽無辜躺槍?各路言論衆說紛紜。

之後騰訊方面回應:““其實,但是,一言難盡……”。而老乾媽方面對媒體稱,騰訊公司從來沒有催收過廣告費,老乾媽也沒有與騰訊合作過。

7月1日下午,受理該案的南山法院有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稱,“此案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而細究該事件的種種細節,依然存在不少疑點。

1.三人怎麼就騙過了騰訊?

貴州警方公告中稱,三人是通過僞造公章,冒充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簽了協議。意思很簡白,騰訊就是被“蘿蔔章”給騙了。

但這顯然跟公衆知悉的騰訊法務專業能力有出入,也很難不被認爲是對大企業防詐騙風險機制的低估。

騰訊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巨頭,與所謂“老乾媽”的合作涉及的又是金額上千萬的大單。

在騰訊自己披露的《騰訊廣告平臺資質要求》中,對合作企業的資質查驗,不僅僅是要求企業公章那麼簡單,還需要企業提供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等關鍵證件。

那麼問題就來了,那“三個騙子”是造假造全套了?包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等證件也提供了嗎?

更進一步地追問:到底是騰訊背調審覈等有紕漏,還是3個騙子太精明,抑或是另有情況?

換句話說,騰訊方面在客戶資質覈驗方面是否做到了細緻縝密?如果審批嚴格,3個騙子又是如何矇混過關的?這些仍待釐清。

2.騙子冒着坐牢風險,只爲騙到“大禮包”?

貴州警方的通報中說,三人行騙,目的是爲了騰訊贈送的“網絡遊戲禮包碼”,並加以倒賣以獲取收益。

冒着坐牢的風險,背上千萬級的詐騙單子,就爲了獲得“遊戲大禮包”,那麼這大禮包能有多香?

根據瀟湘晨報的報道,騰訊於去年的10月21日至27日,在QQ飛車這款遊戲活動期間,車手們可參與瓜分5億的點券。這些點券,價值人民幣500萬元,如果進行私下販賣,則最低能夠獲利100萬元——注意,這是所有的點券,不是給這3人的。

正因遊戲禮包價值與推廣合作協議所約定的推廣費差距巨大,有些法律人士指出,三人的犯罪動機匪夷所思。

3.騙子們是“空手套白狼”?

“QQ飛車”已經是一款運營多年的遊戲,且與品牌方做推廣、營銷方面經驗豐富。

按專業人士說法,該廣告合同涉及資金達1600多萬元,按行規一般都會在合同中約定相應的預付款或抵押物。若非如此,一系列長線的市場推廣、廣告投放,怕是很難成行。

甲方先向乙方支付部分款項,等完事後結尾款,這也是行規。那在此事中,三人是僅靠僞造“蘿蔔章”文件,便一喫到底,還是付了預付款,抑或是給出了抵押物物權證明將其抵押?

不管怎麼說,若騙子“空手套白狼”,就讓騰訊方花了如此多的心思在各個環節、各種場景中安插廣告,這着實讓人費解。

4.騰訊到底有沒有催告過老乾媽官方?

耐人尋味的是,在騰訊起訴前有無就此事催告老乾媽問題上,雙方各執一詞。

騰訊方聲稱,此前已經數次催促老乾媽繳納欠款。

而老乾媽保安負責人回應稱,此前從未聯繫過。

這樣一來,難免讓人產生疑問:騰訊方面是否有催告過老乾媽官方?是像網友調侃的,催告的還是冒充老乾媽員工的騙子,還是有催告過真的官方?老乾媽保安負責人又能在此問題上下蓋棺定論嗎?

事實上,很多人揣測,騰訊對老乾媽的宣傳推廣行爲已經持續挺長時間,老乾媽官方此前對此是否知情,需要存疑。還有人由此捋出了從“合作”到騰訊起訴再到老乾媽回應的時間線,以此證明老乾媽知情卻不應。這也需要查證。

5.網傳“QQ飛車版老乾媽”,是誰生產的?

這個問題,有點“實錘”——據瞭解,在2019年8月18日,QQ飛車手遊S聯賽同“老乾媽”攜手推出了“QQ飛車手遊限定款老乾媽禮盒”。

禮盒之中,想必是有實體老乾媽辣椒醬的。從網傳的照片來看,這款老乾媽包封的設計結合了老乾媽的傳統與QQ遊戲的新潮,稱得上獨具特色。

如果那三人是“騙子”並非老乾媽的成員,那這款“老乾媽”又是如何生產出來的?難道弄了個生產線或找了代理加工廠,全套仿製了老乾媽的產品?若是如此,因此獲得的禮包價值抵得上這樣的操作成本嗎?

再者,那些推廣視頻素材是不是來自老乾媽官方的,也值得一問。

五問“騰訊狀告老乾媽”事件▲資料圖。圖/新京報網

補充一點:

按照騰訊方面回應,雙方是於2019年3月正式簽訂協議,騰訊方開始投放“老乾媽”系列的廣告。

而恰逢此時,在老乾媽內部還有一系列人事變動。在2014年,陶華碧有意將公司交給兩個兒子打理,但前幾年老乾媽業績有所下滑。網傳2019年老乾媽73歲的陶華碧重新出山,當年老乾媽的營收就超過了50億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了14.43%。

業界分析,陶華碧掌舵下的老乾媽行事風格,是基本不花錢營銷,而她讓權期間,老乾媽爲了挽回頹勢推出了不少營銷動作。所以有人揣測,跟騰訊的廣告爭議,是否跟老乾媽內部的變動有關聯——比如,陶華碧再度出山前的公司營銷,不被她所承認?

這指向了“詐騙”之外的另一種可能——廣告戰略安排的變動。但這目前只是揣測。

如今,事情發展到這一地步,按貴州警方通報的內容看,劇情似乎是騰訊被騙了,老乾媽被坑了,但那3人是怎麼將2家大企業玩得團團轉的,顯然需要更自洽的故事發生邏輯還原。

“騰訊狀告老乾媽”事件,因爲接連反轉,已經激發起了各路喫瓜羣衆的創造力,激起諸多揣測。

爲了讓“鵝”不白白被逗,讓“媽”不再蒙冤,還需要法律爲兩方撐腰。

新京報記者查詢到,按照此前安排,如果騰訊方不撤訴,此案正常將於7月17日在深圳南山法院開庭繼續審理。

下一步,還待相關部門能撥清疑雲,把這一“謎案”給掰扯清楚。

延伸閱讀
  • 字節跳動高管吐槽騰訊:沒查清楚就啓用公檢法手段
  • 大半個科技圈都在喫瓜!騰訊被騙 BAT全都聚齊了
  • 傷口上被抹老乾媽,鮮嘗敗績的騰訊還能反轉嗎?
netease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