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大家都喜欢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打虎亲兄弟,上阵子弟兵,但是实际上,社会血淋淋的告诉我们一个现实,打虎也就那么一阵,上阵杀敌也是一个阶段的事情,同患难易,共富贵难,而华为在一路走来的33载风雨里,真真切切的认真履行着为公司所有人谋福利,为所有付出者谋所得的宗旨。

1987 年9月15日,43岁的任正非集资2.1万元在深圳创立华为公司,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华为由一个小作坊成长为全球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导者和世界500强前百强企业,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最初的几个创始人之后都没有参与华为的经营管理,后来华为赚钱后,他们都退了出去,如今的华为,早已不是某一个人的华为,而是全体员工,二十万员工的华为。

而事实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切实地履行着华为不是个人的承诺。6月29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从约293.5亿元增至约315亿元。同时,任正非个人的持股比例从0.94%降至0.88%,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的持股比例则从99.06%增至99.12%。

华为工会委员会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扩大,也就意味着任正非手中的权力和分红进一步缩小,虽然今天的华为,任正非还是可以当家做主的,华为工会委员会手中的股权只有分红的权利,但是毫无疑问,任正非现在已经不太管事了,华为的运行机制已经足够完善了,如今任正非先生更多的是作为大家心中的一个信仰存在。

华为发展到现在,不得不说,全员持股成为了这个科技巨头大步向前最大的引擎,正是有着华为二十万员工的血汗和拼搏,才有了今日之华为。不过最初的任正非,也并非是如此的睿智,他对企业的管理,尤其是自己在国内率先实施的员工持股,也产生过持久的怀疑。

在任正非这一路走来的路上,不得不提两个人,这两个人对任正非的影响非常大,一个是联想的柳传志,一个是四通集团的总裁段永基。任正非和柳传志以及段永基的交情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任正非经常请两人吃饭并且询问关于公司股权的问题。

段永基就曾经对任正非不停出让公司股权有过担忧,毕竟前新浪的王志东,后有万科的王石,两人皆是落得个被踢出局的结果,可见在所有创业者心中,股权不仅仅关系到的是钱,更关系到自己在这个公司的权利,在这个公司的话语权。

有前车之鉴,谁都会害怕有人会联合起来把自己干掉,更何况被自己亲手带大的企业撵出局,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不过对于这一点,任正非却非常豁达,对于今天的我们看来,这显然更像是一位智者说出来的话。

对于是否会被干掉,任正非告诉大家,“如果他们能联合起来把我赶走,那么说明华为已经发展成熟了,如果真有一天他们不需要我了,联合起来把我推翻,我认为是好事,这说明这家公司已经流程化、程序化了,不依赖于个人存在,也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有所改变,即使我个人哪一天不存在了,公司也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如今的任正非更像是华为的灵魂导师,日益强大和程序化的华为正像一个永不停息的机器,大踏步走向远方,不因谁停留,也不因谁而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