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高考了,這幾天腸胃總不舒服,怎麼辦?”“最近孩子情緒不穩定,睡眠質量差,怎樣才能調整過來?”……高考臨近,考生的身心健康成了家長最爲關注的問題,家長怎樣做纔是“幫忙不添亂”?聽聽專家怎麼說。

請保持孩子的平常飲食習慣

“最近胃腸道疾病患者增多,其中考生家長諮詢得最多。”山醫大一院營養科主任醫師孫萍說,“臨近大考,很多家長一門心思想着給孩子補充營養,使孩子的飲食習慣發生很大變化,其實這樣不可取。”

孫萍表示,大考前夕,家長應保持平常飲食習慣,忌變換口味、食物種類及飲食習慣。家長應按照孩子平時的飲食習慣,儘量選擇愛喫的食物,改善烹調方法,變換花樣,使飯菜更加可口。

“要保證餐餐有新鮮蔬菜,餐餐有主食,均衡營養。”孫萍說,三餐搭配要合理,早餐喫好,不可空腹,應攝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來補充大腦的能量;午餐是一日中的主餐,經過一個上午的用腦,考生的能量以及各種營養素的消耗較大,午餐要喫飽喫好,爲下午的學習提供充足的能量準備;晚餐要以易消化的食物爲主,注意葷素、粗細搭配。

“這段時間,要選擇優質蛋白質食物,如魚蝦、瘦牛羊肉、雞蛋、牛奶、豆腐和其他豆製品等。考試期間,可多喫些核桃、芝麻、花生、動物的肝臟、木耳等。不要喫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喫剩菜剩飯。”孫萍說,“這段時間考生每日攝入的蛋白質可比平時多一些,如食用2個雞蛋、2袋牛奶。”

孫萍提醒,夏天出汗較多,容易導致體內缺水,出現頭昏、頭疼等症狀,影響考生學習效率,要督促考生喝足水,少喝咖啡飲料,考生每天要保證1500ml至2000ml的水分攝入量。

請和孩子多說“我理解”“沒關係”

市精神病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王宏燕表示,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切記不要“圍着孩子轉”,營造寬鬆良好的家庭氛圍。如果孩子出現緊張、害怕、生氣、厭惡或者疑惑,要坦然接受這些情緒的存在。此時,家長不能過多責備、批評,也不要一直對孩子說“加油”“最後一搏”這樣的話語,要和孩子多說“我理解”“沒關係”,達到情感共鳴,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有助於孩子放鬆心情、調整心態。

此外,要正確對待睡眠問題。如果孩子考前睡不好或者通宵未眠,不要過度擔心,這說明孩子暫時不需要這麼多的睡眠,其大腦正處於積極的興奮狀態。王宏燕建議,如晚上沒有睡好,第二天白天也不要補覺,午休時間不超過30分鐘,晚上睡前不看手機、不聽音樂、不做運動,這樣有助於快速進入睡眠狀態。孩子入睡困難時,可找舒適的椅子或沙發,閉上眼睛,儘可能讓肌肉放鬆,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吸氣,心裏默數3秒,停留1秒,手放在肚子上,慢慢感受隆起;微微撅起嘴脣,慢慢勻速用鼻子和嘴呼氣,默數6秒,手放在肚子上,並在呼氣時輕輕按下,這樣重複20分鐘左右。“呼吸頻率減慢可激活人體的副交感神經系統,讓人放鬆平靜,有助於入睡。”

王宏燕提醒,如果焦慮過於嚴重,甚至伴有明顯的身體不適如頭昏、頭緊、頭皮發麻、腸胃功能失調、睡眠欠佳和食慾下降等,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質量,要及時就診。

(太原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