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的時候,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在電視劇導演委員會上稱,穿越劇越來越火,穿越劇可以成爲題材百花齊放的品種,但題材內容表現方式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應謹慎看待。現在穿越劇歷史觀較差,整體思想內涵沒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異,而人物設置更是天馬行空,對歷史文化不尊重,過於隨意,這種創作主張不足以提倡。

總的來說,在穿越劇氾濫的時期,穿越劇整體水平是較低的,劇情更是五花八門,導致爛片較多,給人一種粗製濫造的感覺,只爲博人眼球的感覺。相比較其他題材劇本,穿越劇中是沒有多少良好的價值觀和正能量,基本上就是低俗趣味,沒有多少意義和價值。

《慶餘年》的原著的確是穿越的故事,男主範閒本是位重症肌無力患者,人生已經沒有希望了,突然間穿越到了慶國,得到了再活一次的機會。而《慶餘年》中死在故事開頭的無敵女強人葉輕眉,也是位穿越者。

這般情節要是原樣照搬,必然是過不了審。可人家《慶餘年》的編劇可是業內有名的金手指——王倦大神。這位金牌編劇腦洞大開,直接把《慶餘年》改成了劇中劇,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開頭那位大學生參加寫作比賽的參賽作品罷了。而有了這個設定,各種天馬行空的事情也就都說得通了。

這裏真要感謝一下努力熬過了第一集前幾分鐘的自己,要不就錯過了一部年底壓軸好劇了。改編過後的《慶餘年》不再是穿越劇,架空的歷史時期也不會讓劇陷入扭曲歷史的陷阱。完美的規避了各種審覈紅線,《慶餘年》就順順利利的播出了。

既然只是一個作品,那麼劇中的天馬行空就都有了站得住腳的理由。作品中描述重症肌無力的少年,穿越到了另一個時代,成爲一個小嬰兒,這個有點類似於《盜夢空間》裏的“夢中夢”。現代是現實,重症肌無力少年是第一層夢,穿越成嬰兒是第二層夢。

這樣的改變,就完全規避了紅線。說起來這就要感謝編劇王倦了,這位編劇此前的作品有《木府風雲》、《舞樂傳奇》、《大宋少年志》等等,都是口碑很高的電視劇,此次擔任《慶餘年》的改編,王倦大開金手指,把一個很可能會觸碰紅線的題材又加上了一層套,改成了“劇中劇”。

除此之外,看過原著的朋友應該能體會到原著中從頭到尾的壓抑感,範閒本不是劇中這樣陽光又“犯嫌”的性子,比如四歲遇到師傅費介的時候,他是一心想置費介於死地的,可謂是從小就心狠手辣,對人命漠不關心。在成長初期遵循自己過得好就行,別人的命與我無關的態度,思想極爲“利我”。

無論是劇中體現的歷史文化、題材的內涵、演員的演技陣容,還是道具服裝環境節奏感等,可以說都算一部良心製作。慶餘年並非以不合理方式穿越,而是男主將自己化成筆下的一個人物,自始至終更加註重權謀劇的塑造,整部劇着重描述了皇家內院、多角博弈等,更細節化、情感化、故事化,用跌宕起伏的恩怨情仇堆積出人物的命運,描述了時代的樣貌,向觀衆展示了封建社會鮮明的等級思想,希望能完成天下人人平等、生來自由的偉大理想。

可以說整部劇精良的製作,加上整體思想的內涵,帶給觀衆的體驗感是好的,帶來的思想更是積極向上的,有着它本身的意義所在,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慶餘年》外,前面還有一部穿越劇《從前有座靈劍山》,這部劇爲了過審就直接把穿越的劇情砍了,也不加其他解釋說明,直接就當古代修仙劇演,做法比較簡單粗暴,不過劇中主角那些只有他一個人懂的現代詞彙,依然暴露出主角穿越的本質。若說爲何這些劇爲何還能過審,或許是廣電還願意賞他們一口飯喫,若廣電在臺詞和劇情兩方面嚴格審覈,他們是斷然不能過審的。

全劇情節緊湊、幽默風趣、邏輯自成一體,再加上老戲骨+人氣明星的組合,保證了作品的質量,是一部融合的娛樂性與觀賞性的的電視劇作品。有貓膩的封神之作打底,再加上靠譜的編劇和豪華的陣容,這部劇應該是2019年底壓軸高分劇沒有之一了。而《慶餘年》能過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不在衛視播出,而屬於網劇,這樣審覈要求也就相對沒有那麼嚴格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