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花

再次翻看小說《知否》發現最令人敬佩的不是明蘭,不是盛老太太,而是孔嬤嬤。

孔嬤嬤與盛老太太是故交,原著中孔嬤嬤出現在盛府並不是在華蘭出嫁後,而是在華蘭將要出嫁時,盛老太太邀請孔嬤嬤來教華蘭禮儀,順帶着教教墨蘭、如蘭、明蘭。

盛老太太請孔嬤嬤入府,其實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讓孔嬤嬤出馬,整頓盛府。

盛府“寵妾滅妻”已不是三兩天了,可謂人盡皆知。盛府大老爺“寵妾滅妻”,落得個家破人亡、家財散盡的下場。作爲半截入土的盛老太太,怎會給子孫留下如此大的禍根。然而盛老太太努力了大半輩子,也沒能把這個禍根除掉

孔嬤嬤也確實不負衆望,在教三個蘭禮儀的空檔,三言兩語便幫盛老太太解決掉了眼中釘,肉中刺。着實大快人心。

1 打開天窗說亮話,隻字未提盛紘的錯,卻讓盛紘大驚失色。犀利直白,不拖泥帶水,句句在理,讓聽者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第一句便是:兒女衆多的人家,父母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家宅寧靜;雖說姐妹之間要互相謙讓,但也是今日這個讓,明日那個讓,沒的道理只讓一頭讓的,日子久了,父母姊妹免不了生出些嫌隙來。

盛紘“寵妾滅妻”是衆所衆知的,因分外憐惜林姨娘,所以連帶着林姨娘的一雙兒女也是備受青睞。

盛紘對待子女的一貫作風就是厚此薄彼,偏心至極。電視劇中把這一點演到極致。大廳裏盛紘和太太正在會客外男,墨蘭慫恿明蘭與若蘭去偷瞄。在屏風後,三人起了爭執,摔了出去,在外男面前出醜,臉面盡失。而盛紘卻只聽信墨蘭一面之詞,只罰明蘭與若蘭跪祠堂。

孔嬤嬤並未直接指出盛紘“寵妾滅妻”的嚴重後果,而是通過幾個女兒之間的爭執,引導盛紘自己去認識到後果。言外之意,你自己看吧,還用我說什麼呢?

盛紘也並未愚昧無知之人,他深知今日之事,是一朝一夕的積累導致的,而罪魁禍首就是自己。他瞬間後背發涼,幸好是女兒,若是兒子之間也生出怨懟,定是你爭我奪,兄弟鬩牆。嫡有嫡的章法,庶有庶的活法,若他一味厚待林姨娘,怕是會惹出禍事。

孔嬤嬤隻字未提“寵妾滅妻”之事,而盛紘卻已深知其嚴重性。相較而言,盛老太太苦口婆心勸說半輩子,盛紘卻是無動於衷。高下立現。

2 找準時機,一擊必勝。批評林姨娘不懂規矩,恃寵而驕

眼看着三位姑娘要家法伺候,林姨娘心疼墨蘭,又不好直言勸阻,便又耍起無賴。

林姨娘眼淚婆娑地說:是我沒有教育好墨兒,既然要罰,那就連我一起罰了。

明顯的責備加怨懟,若是遇着旁人恐怕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不過林姨娘這次的對手是孔嬤嬤,她那些小伎倆無異於以卵擊石。

孔嬤嬤早就看林噙霜不順眼,想爲自己的老閨蜜出氣。正愁沒有時機教訓林姨娘,不想她竟自己送上門來。林噙霜不但不避其鋒芒,還恬不知恥,想要與孔嬤嬤較量較量。

孔嬤嬤的話真是字字珠心,令聽者大快人心。

我今日也說你一句,要知道,人貴在自知。你今日偏有兩不知。第一知,你當曉得自己是什麼身份,我與老爺太太正說這話,你這般貿貿然的插嘴應當不應當。好在我與老太太有故交,若是換了旁人,豈不讓外頭笑盛府沒規矩?

我與正室說話,哪兒輪得到你妾室插嘴,真是自不量力,不知天高地厚。第二知,你一再知錯犯錯。你先說自己是不該開口的,可你偏又開口,你口口聲聲說自己無知,既知自己無知,爲何還隨意插嘴姑娘教養之事?你明明什麼都知道,卻又什麼都犯了,這豈非知法犯法,更得罪加一等!莫非是仗着養了哥兒姐兒,自認自己高出衆人一籌不成?

言外之意,別在我跟前耍小聰明,你那點兒伎倆也就能唬得住盛紘。更不要恃寵而驕,難道只有你生了一雙兒女?別忘了正頭太太也是兒女雙全。

如此不知廉恥之人,還不是盛紘嬌慣出來的。這要是傳出去,你們盛府的名聲還要不要?

幾句話就挫了林噙霜的銳氣,同時警告了盛紘。

雖然華蘭也捱了孔嬤嬤的板子,但卻心服口服,還在王氏面前直直誇孔嬤嬤:我今日纔算真正瞧見了什麼叫厲害不露聲色的手段。你看孔嬤嬤,平日裏連高聲說話也沒一句的,最是和氣厚道不過,可責罰起人來,卻頭頭是道,楞是訓的人無話可說,聽者心服口服;再瞧瞧她的作爲,知道我們犯了錯,也不急着發難,卻是文火慢熬,慢慢將我們給制服了,真厲害!

3 要想解決問題,還得從源頭下手。孔嬤嬤一言一語教盛紘如何應對林噙霜

林噙霜能夠擒住盛紘,無非是一個套路:先哭訴自己卑微可憐—再說自己當初放着正頭太太不做偏與盛紘做小,盛紘不能辜負了她—看盛紘心軟,趁機提出要求。

孔嬤嬤教給盛紘的第一句話便是:若林姨娘有王若弗那般的家世與嫁妝,是否還願意與盛紘做小?

盛紘雖知自己與林姨娘有真感情,但也有自知之明。這樣一說,便給林姨娘接下來的發揮來了一個急剎車。其實,林姨娘與盛紘哪有什麼感情,她只是怕過苦日子罷了。

林姨娘曾給墨蘭算過這樣一個賬:若嫁給外面的農夫瓦工,一個月的收入是兩銀錢,而墨蘭身上穿的就有好幾十兩銀子。盛府再如何也是官宦人家,雖比不上公侯伯爵府,但喫穿用度自是不用愁的。

孔嬤嬤料定林姨娘此路不通,便會調轉矛頭。果不其然,林姨娘開始哭說:我爲了你紘郎犧牲了一生,放着外頭的正頭太太不做,偏偏與你做小,你怎麼能辜負我?

這時,盛紘便說:你既與我一片真情,且甘願做小,又爲何時時抱怨,還常與我要這要那的?難道一片真心便是如此?

就這樣林姨娘就算想打感情牌也被堵死了。就算林姨娘當初是爲了真感情甘願與盛紘做妾,這麼多年,盛紘卻從未虧待過她們母子,反而對正頭太太不管不顧,而你林姨娘卻絲毫不知足,不感恩。反而整日提些陳年舊事,拿着雞毛當令箭,沒完沒了,這是在給我添堵啊!

自此,林姨娘深知盛紘已不再是之前那個盛紘,若她足夠聰明,自會夾起尾巴好好做人,相夫教子便可安享一生。

桂花說:

真正厲害的人正如孔嬤嬤這般,從來都不表現在臉上。孔嬤嬤脾氣溫厚,不露聲色,一團和氣。她雖話不多,但每句都恰到好處,恭敬又適宜,讓聽者如沐春風。唯有見多識廣,看透人心的人才能如此。

孔嬤嬤也是個苦命人。原本她是訂了親的,入宮的名牌上寫的也是妹妹的名字,後母卻硬讓孔嬤嬤頂替妹妹入宮當宮女。

孔嬤嬤在宮裏盡職盡責,從未出過紕漏,宮裏的皇帝換了三個,皇后換了五個,孔嬤嬤卻穩如泰山,自做自的差事。

唯一的遺憾便是,孔嬤嬤一生再未結婚,無父無母無子嗣,只有一個遠房侄兒相依爲命。

孔嬤嬤從小在後母膝下便飽嘗了生活的艱辛,人情的冷暖,但苦難沒有腐蝕她的內心。善良是她的人生底色,正直正義是她的不變風采。當孔嬤嬤得知自己的老閨蜜被好心收養的外來女子反咬一口,怎麼能無動於衷、坐視不理。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