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竹”樊少皇主演了一部電影《龍虎山張天師》

看預告的時候就有一個預感,這將會是一箇中規中矩的電影,但我會覺得還不錯。

我的意思是,電影的風格,主題,故事,以及熟悉演員賣力的表演,總是會將我帶入童年觀影的幻覺。

電影以道教正一道實際創立者張道陵,發生在初創時期的故事爲藍本。

講述了張道陵(樊少皇飾)因老友的一封求助信,攜弟子王長前往巴蜀,卻發現好友身死,平民被邪惡勢力矇蔽操縱,從而挺身而出拯救一方百姓的故事。

張天師身邊有位隨行徒弟王長,初入江湖,單純耿直,對一切充滿興趣,但也極易受到誘惑。

這不,一進到山裏,就誤入“桃花障”。

隨後王長又因爲命格奇特被當地有名望的巫師教衆盯上,要把他抓走做祭品。

一路走來,張道陵跟王長還見證了百姓失子民衆受難,被邪教操縱膜拜。

於私,自己的徒弟身陷沼澤,於公,天道人道,他絕不會置百姓的生死苦難於不顧。

正邪不兩立,張真人憑藉自己的智謀,才識,修行,以及一路上結識的紅纓姑娘,巫咸老叫花等友軍,共同開啓了一趟維護正義的道路。

於當時,張道陵已經是社會上有名望道人,多次被朝廷詔安,被各界追捧,但他守着自己心中的道義,蝸居道觀婉拒出山,也只有老友求助才肯下山幫忙,且一封信足以。

相反,站在張道陵反面的古瑪大巫師,接受民衆的膜拜,高高在上,爲了追求“長生不老”不惜獻祭活人。

論能力,論威望,雙方可以比肩。

但戰鬥打響,張道陵方卻一度陷入困境,這其中,除去古瑪法師佔據地頭蛇優勢,更重要的便是本文想說的“平庸之惡”。

所謂“平庸之惡”是指那些,沒有思考能力和判斷力,輕聽輕信,也許並不出於本意,但在客觀上助長惡勢力,使得正義被矇蔽,讓伸張正義之路變得困難重重。

在張真人跟古瑪巫師的角力中,無論是言談機鋒還是正面對峙,當地的民衆出現過多次。

高手張真人,面對所謂手無縛雞之力的民衆羣毆,偏偏還無法還手。

故事的結局裏,古瑪身死,孩子們被救,正義得到伸張,真相得以大白。民衆們發自內心地跪拜感恩。

而在此之前,明明是張真人救人出來,隨便古瑪巧舌如簧,便將自己所有的惡行加在張真人身上。

因爲民衆歡呼自嗨,張真人舉步維艱,甚至險些喪命。

而事實上,但凡這些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丟失孩子是早就出現的事情。張真人到來並未表現惡意,正是因爲他的出現,一個孩子才得以被救,可是大家完全不思考,全聽古瑪巫師的指控,便要將張真人殺死。

一聲聲“燒死他”響徹夜晚,聽上去刺耳震動,心下駭然。

事實上,“平庸之惡”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當下頻繁發生的“網暴”就是其一。

熱點出現,各方發聲,有些因爲幕後設計,有些因爲刻意誤導,有些純粹爲了自嗨。

經常的,個體的普通網友聚集起來,雪花積少成多引起雪崩,結果造成對當事人的沉重傷害。

包括日常裏,學生、新人、弱者被孤立,被邊緣化。身處其中的人深受其害,旁觀者裏的個體看上去並無大的過錯,但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發聲,並且不斷地在外圍加碼。

說一千道一萬,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凡事多思考,切記人云亦云,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