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壽命,周朝的老人什麼都不用擔心,揭祕古代對老人的侍奉

【引言】近幾年我國對於養老問題的討論可以說是日漸熱烈,很多人要求國家提高老人的退休金,也有人說要改良醫保,還要出臺一些政策保證子女對老人的贍養,無論是哪種,都是爲了解決老人們的需求,讓老人能夠安度晚年。

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不是現代纔有,古已有之。而且艾倫是哪個朝代,都尊崇百善孝爲先,國家會出臺一些規定,保證當朝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有法、有人可依。周朝作爲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對於贍養老人提出了不少規定。我們今天就來探究一下,看有沒有對後世有所幫助的政策。

一、人到六十古來稀,周朝對於老人界定的標準

周朝界定老人的標準有兩個,一個是年齡,一個是人的外表特徵。周朝將老人的年齡確定在五十歲,五十歲以上的人就正式步入了老人的行列。孟子曾說過,想要穿絲製衣裳,就等到五十歲,這代表着五十歲確實是一個界線,過了五十歲就可以享受周朝的養老福利了。

其次是人的外貌特徵,《黃帝內經》中曾註明,五十歲之後,人的氣血運行逐漸不順暢,人的外貌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首先是體表的毛髮,逐漸從黑色變成白色。牙齒也開始鬆動點落,皮膚鬆弛,這都是顯而易見的體表特徵。

二、周朝對老人的稱呼

周朝是禮教制度最嚴明的朝代,不僅禮待老人,對老人的稱呼也是畢恭畢敬。

耆老

《禮記》中記載:國家應該侍奉耆老。耆老就是對老人的尊稱,這個尊稱是一種泛指,只要是年齡超過了五十歲的老人,就可以用“耆老”來稱呼他,沒有身份上的要求。

叟是一種廣爲流傳的老人稱謂,梁惠文王接見遠道而來的孟子時,對他的尊稱就是“叟”。周朝時期的老人也會用“老叟”來自稱。這個稱呼也是非常普及的,與“耆老”一樣,他對老人的社會地位沒有什麼要求去,也是一種泛指。

國老

這個尊稱一聽就十分尊貴,它也是三個稱呼中唯一一種對老人的身份地位有所要求,不是泛指的稱謂。“國老”前面有個“國”字,所以他們的身份非比尋常,曾經都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都曾經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就像是現在的退休高官。

三、周朝老人的侍奉法則

周朝時期的老人最大的憂慮是自己的壽命,而不是晚景淒涼,事實上他們的老年生活非常幸福,生活上的事情都有人侍奉,自己只需要保持心情放鬆,爭取延長壽數就好。那麼周朝到底制定了什麼養老政策呢?

全方位侍奉,確保老有所依

老人們最擔心的事,就是自己老了以後無人依靠,晚景淒涼,但在周朝一定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周朝時期注重孝道,供養老人的第一梯隊自然是自己的後代。兒女們要承擔起供奉自己父母的責任,不能推脫。如果爺爺奶奶在世,他們同樣需要承擔起爺爺奶奶的供養。這是一種以血緣爲基礎的養老制度。

古代醫療落後,衛生條件又差,難免會有孩子幼年早夭,導致有些老人無人供養。但周朝奉行的宗法制就解決了這一個問題。宗法制下,老人們的晚年並不只有自己的子女負責,家族中的其他人也要出力。尤其是子女早亡,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更是家族供養的核心。

但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一些特殊情況,導致有些老人既得不到子女的供奉,也沒有來自家族的幫助,那他們該怎麼生存呢?這時就需要國家的補助,周朝時期統治者將犯了死罪或者其他刑罰的子民財產沒收,通過國家統一集中起來,再根據實際情況分給孤寡老人。有的時候還會直接從國庫裏抽錢貼補,保證他們可以頤養天年。

提高老人社會地位,樹立長幼秩序

老人晚年要想生活得的舒心,光是有錢是遠遠不夠的,老人需要的更多是關心和愛護。爲了保證臣民尊重長者,周朝時期制定不少規則提高老人的社會地位,使社會形成尊老敬老的風氣。

周朝時期禮法嚴明,宗室內規定無論官員大小、身份尊卑,都應該尊重老人。即使是在崇尚武力的軍隊中,同樣要求敬愛老人。周朝時期想要做官,需要進行各方面的選拔,在選拔比賽開始之前,考生們會行“飲酒禮”,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提醒他們忠於周朝,敬愛前輩。用“飲酒禮”來傳遞長幼上下的尊卑。

三、周朝注重老人晚年生活的原因

周朝爲什麼如此注重老人的晚年生活?絕不僅僅只是因爲周朝的禮教制度,還與這兩點原因有很大關係。

長者的智慧

周朝時期還沒有紙,只有貴族可以習文,因爲很多人都沒有受過教育,這種情況下老人的存在就十分珍貴了,他們見多識廣,對許多問題都有一套自己的解決辦法。而這種解決辦法又不能用紙筆全部記下來,所以政府關注老人的生活,也就是爲自己的國家多一份保障,爲百姓留一些精神財富。

人類對長壽的嚮往

古代醫療水平不高,隨便一個小病小災就會要了人的命,在這樣的情況下存活並且長壽的老人卻是十分難得的。越是短暫就越會期盼長久,周朝時期的老人越長壽越會得到尊重。人們通過對他的善待,希望自己也可以得到這種福氣,得以延年益壽。

【結語】所以說周朝時期的老人是幸福的,不用擔心自己的晚年孤苦無依,也不用害怕社會上有人欺凌。在周朝養老體系的運轉中,我們不難看出,政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所謂上行下效,就連統治者都對老人禮遇有加,普通人又怎麼會苛待老人呢。所以說在周朝時期養老真是太幸福了,往日之事不可追,相信總有一天,現代社會的養老體系也會變得完美,讓老人們安享晚年。

《禮記》

《周禮》

《黃帝內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