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系列覆盤。一共20條知識點,幫助家長查缺補漏,全面提升孩子專注力。

本文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系列課的最後一節,我們將往期內容的要點進行提煉,總結出一共20條家長需要注意的知識點,幫助家長查缺補漏,全面掌握專注力相關知識。

1、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注意就是那扇門,一切進入心靈的東西都必須通過這扇門。”所以,專注力本身就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力,也是形成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的基礎條件。專注力方面有缺失,好成績壓根就沒法談起。

2、我們不是在治療問題兒童,而是在塑造卓越者。家長一定要建立明確的優勢取向教育定位。因爲相比問題取向,優勢取向可以帶來希望、熱情和正能量。

3、分心的孩子有時確實很難得到愛,但這些孩子最需要父母給予的恰恰就是在別處得不到的愛。只要你持續的愛孩子、信任孩子,幾年之後孩子的優勢自然會出現。如果沒有愛,優勢將無法出現。

4、跟上孩子的腳步,傾聽他們的生命。多花時間和孩子相處和互動,但不要東管西管或嘮嘮叨叨。對於不專注的孩子,尤其要如此。

5、當孩子的成績不如意的時候,家長應該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找家教、不是上名師班,也不是買很多看不完的參考書、教輔書。而是要找到孩子成績上不去的真正原因,然後採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6、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佳,請先從專注力問題入手。如果你的孩子現在成績不錯,但是還想再上一個臺階,進一步提升專注力也是一條捷徑。

7、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努力避免,別讓孩子進入病人角色、差生角色和問題兒童角色。

8、家居環境整潔有序,孩子的內心纔會井井有條。井然有序,是指家庭中的物品,尤其是常用物品,有着明確的空間關係。家裏的環境有秩序,孩子的行爲纔會有秩序。

9、如果家長一方面督促孩子要注意力集中,安心做作業,另一方面自己卻在看電視、打麻將,孩子的行爲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你的要求的。在對孩子做出要求之前,先檢查一下自己的行爲。

10、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做多餘的事情。古人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孩子應該是他自己學業的第一責任人。

11、家長不必太多介入孩子的學習內容,更不必每天陪着孩子做作業。家長應該着力於培養和塑造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擁有好習慣,纔能有高效的學習狀態。

12、如果把採用題海戰術,讓孩子瘋狂做題看作是“地毯式轟炸”,那麼找出孩子重複性、規律性的錯誤並予以糾正就是“精確打擊”。無論從效果來講,還是從資源節約的角度來講,後者的效益與效率都高於前者。

13、一定要保管好孩子的各種試卷和作業本,它們具有資料價值。試卷中的錯誤點往往就是提高孩子考試成績的最佳切入點。

14、當孩子表現出良好行爲的時候,家長應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讓孩子意識和體會良好行爲帶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這樣,孩子今後再次出現同樣行爲的概率就會增加,進而逐步固化成正確的行爲模式。

15、跟不專注的孩子可以實話實說,向孩子說明他們所面臨的困境,也告訴他們身上客觀存在的優勢。同時說明爲什麼要進行矯治與訓練,這樣纔可以更好的得到孩子的認可和配合。

16、要清楚明確的告訴孩子,我們所有針對專注力問題訓練,不是你在和孩子做鬥爭,而是你們一起與分心、多動、衝動等行爲作鬥爭。家長和孩子之間是盟軍、是盟友,不是敵人。許多家庭教育的失敗,就是搞錯了鬥爭對象。

17、通過食補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比如紫玉米,即能刺激大腦細胞,增強記憶力,也可以提高人體新陳代謝率,調整神經系統功能。家長可以有選擇的給孩子挑選健康的食材。

18、作爲家長,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所有的孩子都會有時可愛,有時可氣,尤其是不專注的孩子。請保持一種平常心。如果你和孩子一樣,忽冷忽熱,家庭生活就會變得非常不穩定且無法預測,孩子是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的。

19、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一定要有耐心,這肯定不是三五天就能看到效果的事情。足夠的量的積累纔可能形成質變。只要在對的方向堅持訓練,專注力問題一定可以得到改善。

20、家長要和老師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也要及時有效溝通。

以上,就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系列課程的全部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