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华彬快消品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期内运营的五个品牌销售额为143.26亿元,完成其年初制定全年任务的约58%。

功能饮料板块合计销售额141.09亿元,其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完成销售额133.93亿元,战马能量型维生素饮料完成销售额7.16亿元,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丝水三个新品销售额合计约2.2亿元。

全品销售额下滑约4.7%,其中红牛下降约3.6%。在疫情中有这样的成绩,本已经不错,为什么红牛依旧危险呢?

内忧外患并存,身处困局的红牛!

红牛商标问题本身模棱两可,没有最终的结果,但是红牛安奈吉和原装进口红牛进入市场,在不断的抢占华彬的市场空间。在近两年,各地区市场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永辉等商超甚至直接被红牛安奈吉占据。

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红牛依靠的是一直强势的业绩来震慑市场。近两年不断强势的市场,让经销商和消费者对红牛仍保留着一定的信心。

现在突然而来的销量下滑,再加上红牛安奈吉和原装进口红牛的不断宣传,持续强调商标问题,强调风险,红牛经销商也开始坐不稳了。

从去年开始,红牛安奈吉进入市场之后,就开始采用红牛自身的“季返、月返、年返”的形式开始不断抢占市场,今年5月份泰国天丝集团曾以“全球红牛品牌及‘红牛’商标的创始者和所有者”的身份宣布,未来三年将对在华业务进行一系列投资,投资总额为10.6亿元。

一系列的动作之下,让疫情之中原本就不稳定的市场再起波澜。疫情期间线下渠道销售受阻的状况下,华彬采取了强化新营销、整合全品线上业务的措施,加强电商平台旗舰店运营和推广,华彬到家、明星带货、618大促、全员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营销方式和活动,已覆盖各大电商和新媒体平台。

但是红牛安奈吉和原装进口红牛也没有闲着,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与华彬红牛较劲。

除了红牛商标内部三者之间的争霸之外,东鹏从上市到新品的推出等动作不断,同样在瞄准市场,想要争一杯羹。

市场动荡的状况下,华彬的内部也不稳定,此前多次传出内部人员离职,被挖角的事件。经销商在面临商标问题以及市场压力之下,也并没有那么稳定。

过于心急的推战马,红牛的后路在哪儿?

其实,华彬红牛无论是市场深耕还是渠道的掌握,再到宣传以及实力在行业内都是首屈一指,稳稳占据行业第一。但是,近两年来,大范围的推广战马,资源倾斜,红牛与战马之间的捆绑,让人多少有些担心,红牛是不是在为自己铺后路。

无论我们怎么议论红牛安奈吉和原装进口红牛,但是华彬在市场的地位不是那么容易从外部撼动的。而一旦它开始为自己铺后路,那么经销商自然开始心慌起来,开始考虑自己如何做,如何保证自己的收益。

在红牛安奈吉进入市场之时,就有消息说红牛经销商在暗中成立公司,与红牛安奈吉合作,又何尝不是为自己找后路呢?

时至今日,红牛安奈吉进入市场已经有段时间,表现虽然没有十分惊艳,但是对华彬而言是永远绕不开的一根刺,只要不解决商标问题,这根刺就是影响红牛最大的因素。

在这个时候,华彬无论是推动战马,还是其他品类的动作,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在给自己找后路,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疫情在影响红牛销量和渠道的同时,也让商标案的进展停滞了下来,越多的不确定性,给经销商和终端的都是恐慌。红牛安奈吉和原装进口红牛不会消失,商标问题一日不确定,华彬红牛面临的问题就不会解决,而功能饮料市场就充满了未知。

对红牛而言,只要问题存在,他就身处危险的边缘。任何一个动作在别人看来都是铤而走险,自己惊心动魄,经销商也跟着提心吊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