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 👇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作者:史梦娜(衡水市检察院)

你相信,一个乖巧懂事、品学兼优的孩子会杀人吗?

最近刷屏的热播网剧《隐秘的角落》中,“别人家的孩子”朱朝阳,就是一个从学霸到黑化的孩子。

“隐秘的角落”里究竟隐藏了什么,作为一名未成年人检察干警,关注的是折射在这三个孩子身上的关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稿。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指出,孩童的人性是需要培养的,人在幼年期其实更接近动物的本能,个人成长的过程就像人类成长的过程,早期喜欢征伐杀戮,到了中年在慢慢变理性。人出生以后需要被抚养,在这个需要和满足的过程中形成人的情感,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在12岁之前需要至少六年的稳定抚养,否则就会错过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机,一个从小不被善待的人,长大以后是不会善待这个社会的。

朱朝阳从小父母离异,母亲常年不在身边,导致他个性不健全,甚至有些病态,加上他身材矮小,还会被女同学欺负,他的愤怒从身体上表达不出来,就会全都回到心里去计算仇恨,直到他遇到一个比他更弱的朱晶晶,看到这个夺走自己父亲的人,他第一次爆发了攻击的冲动。

滋生朱朝阳心中的恶的土壤,正是父母离异之后失落、屈辱的成长经历。在同父异母妹妹跌落窗台的一刻,他是助推了一把,还是仅仅未施救,该剧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可以推想的是,如果朱朝阳希望妹妹坠楼,哪怕这个念头只占据了他的头脑一秒钟,也足以让他今后的人生堕入深渊。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朱朝阳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这或许才是严肃的现实问题。

犯罪心理学上讲犯罪心理的形成,主要分为六个方面:童年,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创伤。

犯罪心理的产生体现了个体心理对外界因素的积极能动的反映。放眼望去,几乎所有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

所有问题,其实都是他们用力撞向原生家庭时受伤溅出的血液。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我们的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世界总是大人在犯错,孩子在买单,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便要先解决家长的问题。朱朝阳黑化并不是因为父母离婚,而是因为缺少爱。

父母离婚本身对于朱朝阳并没有毁灭性的杀伤力,真正带给朱朝阳巨大创伤与终身阴影的,是缺少父母的爱。

所以,我想对很多家长说一句:

世界上从来没有坏孩子,多的是缺少爱的孩子。

对孩子真正的富养,不是给最多的钱,不是给最好的食物,而是给最多的爱和陪伴。

善与恶是互相传递的。青少年犯罪人格的形成很大部分来自于身边的人的感染,书中的很多细节描写普普那异于年龄的沉稳和阴狠,这是她在福利院遭受侵害后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武装。

而这一点同样传递给了朱朝阳,她的到来开启了朱朝阳通过凶狠保护自己的意识。

而朱朝阳犯罪的真正导师则是张东升,旭日东升之后朝阳才会出现。

他在张东升身上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同样自卑的童年,同样喜爱数学的高智商,同样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被夺走,看到张东升可以杀人于无形后朱朝阳发现跟他一样聪明的自己同样可以这么做。

作者在书中安排了一个隐喻:

普普在书店里看了一本德国的童话《鬼磨坊》书中主人公父母双亡,来到一个磨坊里,当然一个磨坊里,师傅会教这些徒弟魔法,但是每一年师傅会杀死其中一个徒弟去献祭,最后主人公反抗求生,杀死了师傅。

没错,张东升教会了朱朝阳杀人的魔法最后却被自己徒弟杀死,而普普和严良则是被献祭的两个。

剧中严良的角色又代表了另外一类群体,“刑二代”,对于这些人我们是陌生的,甚至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这个群体,他们被身边的人歧视,内心自卑甚至阴暗,如果没有积极正能量的引导和关爱,有可能也会走上不归之路。

老陈这个角色就代表了光明的一面。

如果在问题儿童的成长中能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可能结局就会完全不同,严良在老陈的悉心教导下内心依然保持善良正直的一面。

现实社会中像严良这种被父母连累的孩子,命运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小孩决定杀死大人,那么出问题的可能不是小孩,而是这个大人,或者是这个大人组成的社会。

美国电影《水果硬糖》中的高智商小女孩对恋童癖施加了残忍的私刑,观众不会去责怪那个小女孩,反而会有畅快淋漓之感。

巴西电影《上帝之城》中则是一大群贫民窟儿童罪犯,他们公然持枪上街,结成类似黑帮的组织,引人思考并不是这群孩子为什么不去上学,而是巴西社会的痼疾。

我们办理的案子中发现很多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因为交友不慎。

比如毒品类的犯罪大多是因为受人蛊惑,贪图安逸享受;而寻衅滋事、聚众斗殴这类案件一般都是交了坏朋友,在坏朋友带动下误入歧途。所以家人要履行教育职责,不仅是在物质上抚养,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品行健康,要关注、关爱自己的孩子,要让孩子慎重交友,避免养成恶习,力争将违法犯罪扼杀于萌芽状态。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无论是孩子的父亲、母亲、朋友,都是孩子身边最不可或缺的人。我们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人生,养成好的品行,就必须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良好的榜样,给他良好的心理营养。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我们希望的那种快乐且正直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