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道 《印度快報》網站7月2日刊發題爲《在印度城鎮的中國市場裏:“想賣印度貨,可它們在哪兒呢?”》的報道。在這篇報道中,印度集市的商家們表示,印度政府對中國發動“經濟攻勢”,卻沒給店家提供出路,許多印度人生計受到影響。報道摘編如下:

帕格爾布爾渴望成爲印度比哈爾邦四座“智能城市”之一。當地市場出售手機、塑料飾品、平板電視和傳統絲綢服裝。印度政府對中國發動所謂“經濟攻勢”,但有很重要的一點需要說明:必須給出不會削弱當地經濟的另一個選擇。

該地區有6萬名返鄉民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500例。它也是《印度快報》歷時一個月調查的重點地區,調查的內容是印度小城鎮在疫情封鎖措施下的生活和生計。

然而,這一週充滿了中國的味道。更確切地說,是帕格爾布爾火車站對面的中國市場的味道。市場裏的小商鋪銷售的廉價電子設備大部分來自中國。有售價230盧比(1元人民幣約合10.7印度盧比——本網注)的火炬和150盧比的應急燈,還有塑料蝙蝠和玩具,卻沒有顧客。

一位名叫馬尼什·薩赫的店主說:“誰不想賣印度貨?可市場上有嗎?請給我們提供另一個選擇。”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店主說:“我們的生意減少了90%以上。這個市場基本上圍着火車站在轉,可火車站關閉了,除了一趟列車之外,什麼都沒了。如果政府禁止中國商品而不給我們其他任何選擇,我們該怎麼辦?”

一箇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的當地經銷商說:“在比哈爾邦東部,我們一個月通常能賣出多達15000部手機。再加上另外兩個中國品牌,市場份額超過60%。”但在過去一個月裏,隨着反對中國和支持“印度製造”的言論甚囂塵上,他一直在市場上尋找機會卻無功而返。

他說:“如果他們禁止使用這些手機,那麼首先出現的情況將是,在這個辦公室裏工作的22名印度人將失去工作。接下來,在該公司印度工廠裏工作的印度人也將失去工作。”

位於印度比哈爾邦帕格爾布爾的中國市場(《印度快報》網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