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inancial Times》報道,由於行業中反對意見,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因此再一次推遲了它的新的清算結算系統的上線時間。這個新清算結算系統是基於 區塊鏈 技術開發的。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也是全球範圍內的最大的交易所之一。它的新的清算結算系統的一再推遲上線,顯然對它的業務進展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但這樣的推遲並不特別出乎意料,畢竟這是一個影響面非常廣的項目。

早在2016年,澳大利亞就開始評估採用區塊鏈技術來開發它的下一代的清算結算系統。 2017年12月,它決定把它的清算結算系統遷移到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解決方案。時至今日, 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本來由於疫情的影響,它原本計劃在2021年的4月份上線,但是由於最近行業中出現的反對意見,它因此決定再次推遲它的上線時間到2022年。從項目管理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一個項目肯定超出了最初計劃的項目週期,成本也一定要早超出了預期。這樣的推遲的確是因爲項目的複雜性導致的。事實上,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在這個項目的管理方面採用的方式是正確的。2018年,我有機會訪問了澳大利亞交易所,並同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澳交所執行總經理Cliff Richards進行了溝通。他說它們此方面的策略是先落地技術,然後再改工作流程,最後再改相關的制度。這樣的一個項目管理方式是正確的。但是,儘管如此,這個項目的推進難度也肯定遠超出了它們的預期。

(與澳交所執行總經理Cliff Richards的合照)

我在我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十講中,專門有一講講解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方法論。方法論中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最小阻力原則,也就是應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哪些阻力最小的領域。這樣纔有利於儘早實現收益,讓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推進者們和全市場看到區塊鏈技術能帶來的收益。這樣才能建立參與者信心。從這個角度來看,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這個項目,可以說並沒有遵循這樣的原則。

證券行業是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金融業務又是整個社會穩定的基礎。證券行業中清算和結算工作又是支持整個證券行業運行的基礎。如果清算結算工作有任何的差錯,證券行業就無法正常進行,因此也一定會影響社會活動的正常進行。我此前在美國期權清算公司(OCC)工作。美國期權交易市場中的所有期權交易都要彙總到OCC進行清算。如果OCC在交易日的當天夜裏無法按時完成清算工作,美國金融市場第二天就無法開始。由此可見清算工作的重要影響。由於OCC業務的重要性,它被定義爲SIFI類公司,即Systemat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凡是被定義SIFI類的公司,都是金融市場中不能停止正常運行的公司。如果這樣的公司不能正常運行,就會導致金融市場的不能正常運行。

現在的清算結算工作是依據中心化的計算方式建設的。所以證券市場的市場結構,公司的職能,工作流程以及證券市場的制度和監管條例都是很大程度上依據此而設置。 譬如證券交易市場中的T+1或T+2的清算結算制度就是很大程度上由這種中心化的計算模式決定的。

區塊鏈技術是分佈式記賬技術。 它同現有的中心化的計算模式有着本質上的不同。如果我們把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證券行業中的清算結算領域,那麼就會對清算結算工作帶來本質上的改變。相應地,證券市場中的所有的上層建築都要因此進行相應的改變。 這些改變就包括證券市場中參與機構的職能,工作流程以及相應的制度和監管條例。 當一個項目會導致所有這些變動的時候,它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證券交易後清算,這並不是一個區塊鏈技術初期的最好的應用選擇。

如果我們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證券行業,應該選擇別的方式來進行。其它的方式可以遇到的阻力較小,但卻能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帶來最大的收益。在此方面的一個值得仿效的案例就是瑞士數字資產交易SDX。SDX是瑞士證券交易所的子公司。 瑞士證券交易所是瑞士最大的證券交易所,它是一個會員性質的公司,由122名金融機構共同組成。 SDX的目標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建設一個數字資產交易所。 SDX會交易新型的資產。 這些資產類型不會同其母公司交易的資產類型相沖突。 但這個新交易所的成員依然是其母公司的交易成員。 SDX的業務因此不僅不會受到現有的證券市場的反對,而且還會受到現有證券市場的支持。 因爲它不僅採用了一個新的技術來降低整個證券市場的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時還會增加新的交易品種,因此會給現有的證券市場帶來交易增量。 這樣的一個應用因此就是一個可行的應用。 同樣從項目管理角度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在可預計的時間內完成的項目。這樣的另一個應用因此就是遵循了最小阻力原則,它的成功的概率因此就大了很多。

根據國家《 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大家應警惕代幣發行融資與交易的風險隱患。

本文來自 LIANYI 轉載,不代表鏈一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