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國足球在2020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全力以赴完成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40強賽小組賽、並拿到小組出線權。按照賽程安排,中國隊“三主一客”,似乎有很大的把握完成任務。但現實情況以及當下形勢的發展,恐怕未必像外界所設想的那麼容易。實際上,儘管亞足聯以及國際足聯近期內先後完成了各項賽事重啓的賽程安排工作,讓中國足球不管是俱樂部層面還是國家隊層面的下一步工作都基本有了一個大致的時間表,但是,國際足聯理事會6月25日召開了第12次理事會會議並通過了一系列決議,特別是在賽程安排的調整,實際上留下了諸多“潛臺詞”與“變數”。中國男足乃至中國足協恐怕需要“讀懂”這些“潛臺詞”。

1、9月窗口延期 國足恐難安排國際A級賽

在6月25日的國際足聯理事會會上,與會代表們通過了對國家隊所參加賽事的賽程安排重新進行調整,總共包括五大要點。這其中第二要點,就是“2020年9月份亞足聯、非洲足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地區足聯以及大洋洲足聯的國家隊比賽窗口延期。”這其實就是很耐人尋味的一個變化。

受到疫情的印象,國際足聯在今年3月初做出了暫停3月下旬以及6月上旬由國際足聯所指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這也是原定於今年3月份以及6月份中國男足國家隊參加世界盃預選賽40強賽小組賽最後四輪比賽不得不延期進行的根本原因。按照國際足聯的相關規定,暫停國家隊比賽窗口,意味着各國和地區國家隊徵調球員時不再受到保護,球員所在的俱樂部可以拒絕放球員返回國家隊效力,且不會受到國際足聯處罰。

這次會議上,國際足聯宣佈“延期”今年9月份亞足聯的國家隊比賽窗口,也就意味着亞洲各國和地區的國家隊依然可以在9月份展開集中,但只能是徵調本土效力的球員,海外的球員則恐怕很難徵調歸隊。而且,國家隊也可以繼續安排比賽,邀請其他對手進行國際熱身賽,但肯定不會受到國際足聯的相關保護。實際上,這也是日本足協在6月26日就宣佈日本國家隊將不會再在9月份安排集訓的原因,因爲日本國家隊原計劃在9月份組織集訓並參加兩場國際熱身賽,但因爲FIFA做出了“延期”的決定,意味着日本國家隊無法將衆多在歐洲效力的球員徵召入隊,於是,僅僅安排本土效力的球員參加國家隊集訓並進行熱身賽,意義不大,對10月份參加世預賽並無太多的價值。所以,宣佈取消組織日本國家隊集訓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但對中國男足來說,情況相對就變得複雜些。本來,按照主教練李鐵疫情下重新擬定的國家隊備戰計劃,國足原本計算在8月下旬再一次組織集訓,並利用國家隊比賽窗口安排至少一場國際A級熱身賽。當然,這是建立在國內“防疫第一”的基礎上且已經可以展開國際比賽的情況下。可是,姑且不論國內防疫政策是否允許,因爲FIFA宣佈“延期”9月份的國家隊比賽窗口,意味着國足就很難再安排國際熱身賽了,像在西班牙效力的武磊是無論如何不可能返回國足參加8月底、9月初的集訓的。

所以,對中國男足而言,FIFA“6.25會議”的第一波衝擊,就是讓國足在9月份基本不可能再安排國際A級熱身賽,更何況按照目前國內的防疫形勢,恐怕也不允許男足國家隊安排國際對手進行熱身。如果李鐵要組織男足國家隊集訓,恐怕也就只能和5月份在上海集訓期間一樣,找中超球會熱身。

2、新增四比賽日 40強賽存在繼續延期可能

早在6月5日,亞足聯就正式下發通知,宣佈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40強賽小組賽最後四輪的比賽時間,具體是今年的10月8日與13日、11月12日與17日。但是,亞足聯在下發通知時,強調的是“建議性”的,請看下圖:

而且,筆者先前也曾報道過,即亞足聯祕書長溫索爾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國際足聯已經批准了亞足聯的建議,只是需要進一步關注亞洲各國和地區的疫情發展,因而並沒有馬上正式公佈。只有在形勢允許的情況下,國際足聯纔會正式對外宣佈。

事實上,此番6月25日國際足聯理事會會議期間,在提及今年10月份以及11月份的國家隊比賽窗口時,僅僅只是提到了歐足聯以及南美足聯,隻字未提亞洲賽區40強賽的賽程安排情況。真正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其實是下面的兩大點:

原定於2022年3月份進行的跨洲附加賽將延期到2022年6月份進行。

將2021年6月的國家隊比賽窗口專門爲亞洲足聯等延長七天,以便在這期間可以安排4場比賽,取代現在的只安排2場比賽。

看上去,FIFA這樣的賽程安排跟40強賽毫無關聯,但實際上,FIFA是未雨綢繆,提前爲今年10月份、11月份的40強賽延期提前預留了比賽窗口。迄今爲止,儘管亞足聯已經公佈了預設的40強賽最後四輪比賽時間,國際足聯也原則同意,但面臨的最大現實是:假設到了今年9月份、10月份甚至11月份,全球的疫情特別是整個亞洲範圍內的疫情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各國和地區的政府依然在出入境管理、國際旅行與航班等方面有明確的限制,則意味着40強賽根本就無法正常進行。在這種情況下,40強賽當然只能是繼續延期。所以,現在應該理解亞足聯祕書長溫索爾所說的“國際足聯已經批准亞足聯的計劃、但有待進一步觀察亞洲範圍內的疫情、並在時機合適時再正式對外公佈”這句話的含義了。

如果40強賽繼續延期,剩餘的四場比賽怎麼辦?此次國際足聯理事會會議上將2021年6月份原定的2場比賽變成可以安排4場比賽,也就是增加了兩個比賽日;原定於2022年3月份的跨洲附加賽延後到同年6月份,意味着2022年3月份又增加了兩個比賽日。換而言之,國際足聯總共是爲亞足聯增加了四個比賽日,剛好就是40強賽萬一再度延期所需要的四個比賽日!這就是國際足聯此番調整賽程的“潛臺詞”所在。

當然,也存在着這樣的可能,即今年10月份依然還不適合進行比賽、但11月份適合進行比賽了。這意味着40強賽也將不得不延期,即在今年11月份進行40強賽小組賽的倒數第四、第三輪比賽,然後在2021年3月份進行40強賽小組賽最後兩輪比賽。但因爲國際足聯事先已經預留出了四個比賽日,所以也就無需爲延期而擔心賽程安排了。具體說來,中國男足的賽程安排變化大致如下:

一、如果亞洲40強賽最後四輪今年如願進行,中國隊具體賽程如下:

2020年10月8日 中國隊vs馬爾代夫隊

2020年10月13日 關島隊vs中國隊

2020年11月12日 中國隊vs菲律賓隊

2020年11月17日 中國隊vs敘利亞隊

二、如果亞洲40強賽被迫在今年11月才重啓,中國隊具體賽程如下:

2020年11月12日 中國隊vs馬爾代夫隊

2020年11月17日 關島隊vs中國隊

2021年3月25日 中國隊vs菲律賓隊

2021年3月30日 中國隊vs敘利亞隊

三、如果亞洲40強賽最後四輪今年再度延期,中國隊具體賽程如下:

2021年3月25日 中國隊vs馬爾代夫隊

2021年3月30日 關島隊vs中國隊

2021年6月1日中國隊vs菲律賓隊

2021年6月6日中國隊vs敘利亞隊

某種程度上,鑑於目前全球範圍內的疫情複雜性與廣泛性,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國際足聯只能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以防不測。像前面提到的第三種情況屬於“極端情況”,即今年10月份、11月份依然不適合進行比賽、只能全部推到2021年3月份才展開比賽,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着的,因爲亞洲區40強賽所涉及到的國家和地區總共有40個,需要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已經適合展開比賽了,纔有可能重啓40強賽,不管是亞足聯還是國際足聯,都需要首先確保球員與教練的健康,而且也會尊重各國和地區政府的相關防疫抗疫規定。所以,這期間其實是充滿變數的。

3、應當未雨綢繆 中國隊亟需準備多種預案

前面,我們分析了國際足聯理事會在6月25日的第12次理事會會議上調整國家隊比賽窗口對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40強賽小組賽最後四輪比賽的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變化。在“讀懂”了這些“潛臺詞”之後,不管是中國足協還是中國男足國家隊,恐怕就需要未雨綢繆,提前開始準備各種可能出現的預案。這種情況其實與今年春節之後、2月份期間中國足協與男足國家隊期間提前準備各種預案的情況相類似。儘管當時因爲整個亞洲乃至全球範圍的疫情爆發、讓40強賽整體延期,使得中國足協和國足所做的各種預案看上去“全部報廢”、“似乎是做了無用功”,但實際上卻是充分體現了足協新班子在處理外事方面的應急能力。

如今,面對疫情的現實以及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同樣需要中國足協再一次提前準備多種方案,以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具體說來,大致將有以下幾種可能的情況:

一、萬一40強賽再度延期

儘管亞足聯已經公佈了擬定的40強賽重啓時間,即在今年10月份、11月份完成40強賽小組賽最後四輪比賽,但是,一旦到了今年9月份,整個亞洲範圍內的疫情依然沒有在整體控制方面有根本性的變化,即超過80%以上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在出入境管理方面依然有諸多管控,國際旅行和國際航班依然無法自由同行了、仍有各種管制,則國際足聯和亞足聯恐怕就不得不宣佈40強賽在今年年內不再進行,而且徹底延期到2021年3月份才全面重啓。這雖然是“極端情況”,可一旦出現了,中國足協和中國男足國家隊怎麼辦?

實際上,這不管是對中國足協還是中國男足國家隊,其實都是一件好事。對中國足協來說,恐怕就可以把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國內的聯賽方面,無需再分心如何確保國家隊的集訓時間以及參賽問題。因爲疫情因爲被耽誤的中超聯賽,恐怕也就無需再多考慮“讓路”問題了。所以,足協的壓力顯然將小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聯賽更加順暢地進行?不管是賽制方面還是賽程編排方面,如何更加科學與合理?這恐怕纔是首要問題。

對男足國家隊本身來說,在今年不再有任何實質性壓力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展開集訓或備戰?爭取在明年讓國足在技戰術方面更爲成熟、表現得更好一些?這將是國足教練班子首要考慮的問題。而且,屆時主場選擇也將更有“學問”。

二、如果40強賽順利重啓

從樂觀或理想的角度來說,假設40強賽能夠像亞足聯所設想的那樣並獲得國際足聯批准,在今年10月份、11月份各進行兩輪比賽,從而在年內打完全部40強賽併產生12強,那麼,對中國足協和中國男足而言,相比而言其實可能遇到的麻煩或者說問題相對會更多一些。

首先,當前國內的第一要務依然是“防疫第一”,而且“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特別是從海外入境的人員。不管是本國人抑或還是外籍人士,入境後進行14天隔離是必不可少的。假設40強賽順利重啓開戰,以當下國內的形勢,像10月8日中國隊主場迎戰馬爾代夫隊,恐怕不可能對馬爾代夫代表團免去執行“14天隔離”政策,而且主辦城市也有很大的壓力。一旦如此,則馬爾代夫隊肯定不答應也不會同意,因爲馬爾代夫隊不僅需要出戰中國隊,打完後還要馬上返回國內準備10月13日主場與敘利亞隊的比賽,隔離肯定將影響本隊球員競技狀態。所以,馬爾代夫很有可能會向亞足聯提出異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足協和男足國家隊怎麼辦?

其次,中國男足除了10月8日主場與馬爾代夫隊的比賽之外,還要在10月13日客場出戰關島隊。關島目前依然美國管轄範圍之內,而且在疫情方面執行的是美國本土的政策。鑑於目前中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中國男足國家隊申請入境簽證時,是否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沒有人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而在這之前,像馬爾代夫隊去年前往關島作賽時,就已經遇到了兩名主力球員在比賽已經結束之後纔拿到簽證的情況,而且,這還是在馬爾代夫足協提前一個多月就已經開始辦理簽證的情況下出現的。敘利亞隊則因爲簽證問題,不得不與關島隊的主客場比賽進行對調,即敘利亞隊在去年10月15日原本應該是客場挑戰關島隊,因爲簽證只能改成先在主場作戰,然後在今年11月12日客場再戰關島隊,打完之後再轉戰中國。

更爲重要的是,關島因爲執行美國本土政策,航班方面也是有限制,眼下就只有日本東京飛關島、夏威夷飛關島、塞班飛關島等少數幾個航線。中國男足在10月8日打完馬爾代夫隊的比賽後,即便是採用包機方式前往的話,關島方面假設執行美國本土政策,要求中國代表團進行隔離,如何處理?哪怕不隔離,即便是期間弄出些“幺蛾子”來也是有可能的。面對這一系列可能出現的情況,中國足協和中國男足國家隊又怎麼辦?

考慮到馬爾代夫隊與關島隊的比賽時間較爲臨近,加上這兩隊的整體實力在中國隊所在小組中是最弱的兩個對手,以中國隊目前的整體實力,戰勝對手、拿到想要的6分,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懸念。在這種形勢下,那麼,中國足協和男足國家隊能否重新考慮今年2月份所草擬的那套應對舉措,即將這兩場比賽全部都安排到中立地譬如泰國進行?也就是放棄主場與馬爾代夫隊的比賽,看上去是“喫虧”了,但因爲隨後與關島隊的比賽也安排在泰國進行,中國隊上下其實首先是省卻了辦理簽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幺蛾子”。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國足省卻了客場旅途折騰。

選擇在中立地連續進行這兩場比賽,國足恐怕“只賺不賠”。更重要的,當然還是沒有增加防疫壓力。當然,如果我們國家屆時在防疫政策方面有鬆動、甚至已經取消各種管制與要求,則又當別論。但在政策沒有變化之前,中國足協與國足肯定還是要有應對預案。而且,之所以選擇泰國,除了今年2月份時已經與泰國方面溝通後達成了一致,得到了泰國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還是目前泰國對中國人入境已經放開,這就爲這種操作提供了便利。

三、如果40強賽11月開賽

這種情況其實與前面所提及的第二種情況相類似,即隨着全亞洲範圍內的疫情好轉,40強賽可以在今年11月份展開。但是,國內可能屆時依然“防疫第一”,外國人員或歸國人員進入中國境內依然需要進行隔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隊主場與馬爾代夫隊、客場與關島隊的兩場比賽,可能會遭遇意想不到的麻煩。這也同樣需要中國足協與中國男足國家隊做好預案,即很有可能比賽無法在主場迎戰馬爾代夫隊、前往關島客場會有其他麻煩。

於是,比較可行的選擇,就是選擇安排在中立地譬如泰國進行。具體原因,這裏也就不再展開了。

四、中菲中敘決不棄主場

從40強賽小組賽最後四輪比賽的情況來看,中國隊“三主一客”,理論上佔有很大優勢。但受到疫情的印象,尤其是目前國內防疫爲“第一要務”的情況下,這種優勢某種程度上在被削減。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中國足協和男足國家隊可以暫時做出一些局部的“小犧牲”,譬如將主場與馬爾代夫隊的比賽臨時選擇安排至中立地進行。相比而言,國足在整體實力上還是有比較大的優勢,將這場比賽安排在中立地進行也還不至於說要輸球的地步。

但是,在隨後的兩場關鍵性比賽即對陣菲律賓隊與對陣敘利亞隊交鋒時,中國男足如何確保主場?如何最大優勢利用好主場?這就需要中國足協與中國男足提前展開謀劃、做好預案,其中的核心之處: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主場,這兩場比賽必須要在國內進行。而要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相關入境政策、管制措施就需要有關方面的配合、“破個例”。當然,這是建立在“40強賽能夠正常全面展開”的前提下。

如果國際足聯和亞足聯同意40強賽在今年10月、11月進行,這就意味着亞洲各國和地區在出入境管理、國際航班飛行等方面的政策已經有鬆動,開始正常化了。但我們可能在政策方面依然維繫原先的政策。一旦如此,不管是國際足聯還是亞足聯不可能單單爲中國隊破例、允許中國隊的比賽再延期。到了那個時候,假設菲律賓隊、敘利亞隊入境比賽還需要先隔離,則對方肯定不同意,會因此向亞足聯以及國際足聯提出異議。一旦亞足聯要求中國隊放到第三地進行比賽,則中國隊的主場優勢也就蕩然無存!這對中國隊爭取從菲律賓隊以及敘利亞隊身上拿到6分、爭取小組第二、從而在八個小組的第二名中躋身前四位並拿到12強賽入場券就非常不利。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中國足協和中國男足國家隊尋求更高層面的大力支持,以確保中國隊的比賽在主場能夠順利進行,進而爲出線晉級12強賽儘可能創造最有利條件。這個預案恐怕也需要早日啓動。

當然,所有這一切全部都是建立在“假設”前提下,畢竟眼下誰也不知道三個月或者四個月之後究竟會發生什麼。從整個亞足聯的安排來看,如果亞冠聯賽能夠像亞足聯設想的那樣在9月中下旬展開,則意味着今年40強賽展開的可能性很大;否則,40強賽延期的可能性就很大。但未來不管發生什麼,都需要中國足協與男足國家隊有事先準備,纔有可能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足協需要重視這個問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