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有多重要?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指出,人際交往形成的第一次印象最鮮明、最牢固,直接決定今後的交往關係,即“首因效應”。

我們一生會經歷很多第一次,新生第一次入校,新員工第一天入職,新媳婦第一次上門……雖然每個第一次對象不同、環境不同,但是我們的心情是一致的,就是希望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被接納、被喜歡。

真實耿直的林黛玉於此也是不能免俗,她第一次進賈府的表現,就是行走的教科書。

1.守禮

賈府人丁興旺,黛玉入府之前,就做了大量功課,比如,有哪些重要人物,誰和誰都什麼關係等。在賈母房中,黛玉見了衆姨娘姐妹,一一寒暄,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呢,邢夫人又帶黛玉去見賈赦。

賈赦未露面,僅派小廝傳話,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如同大臣接皇上的口諭,只差叩拜謝恩了。這恭敬表現得實在到位!

黛玉等候面見王夫人,嬤嬤讓她坐炕上,她見炕上設有兩個錦褥,揣度自己是小輩,只在東邊椅子上落座。

丫環領黛玉見王夫人,王夫人坐在西邊下首,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黛玉判斷這是賈政的位置,見挨炕有一溜三張椅子,便向椅上坐。王夫人“再四”攜她上炕,她才小心翼翼地挨着王夫人落坐。

俗話說,對號入座,座次是身份的象徵,座位安排兼具原則性和靈活性,這門學問太深奧!黛玉處處留心,首先識別尊位,把自己擺在低處,時時禮讓,舉止得體。

2.慎言

第一次登門,面對主人的盛情,最困難的莫過於說“不”。有一個故事講主人客套挽留客人,客人不知如何拒絕,竟然長期住在主人家,抑鬱得生病了。那麼,如何拒絕主人“盛情”,又給足主人“面子”呢?看看黛玉如何說“不”。

邢夫人留黛玉喫完飯,黛玉笑回道:“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爲不可。望舅母容諒。”

黛玉感謝了邢夫人,同時,巧妙地提醒她:接下來要拜見賈政,此時“賜飯”不合規矩啊!拒絕了邢夫人的挽留,黛玉又補充說,下次再來府上拜訪,屆時悉聽尊便!這個“不”字說得實在圓滿!

希望被接納,自然要迎合對方的喜好。黛玉在此處也是表現突出。初見賈母,被問到念什麼書時,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那時候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王熙鳳出身名門還不識字呢!男子科考纔讀《四書》,女子讀《四書》已經很了不起了,黛玉從小接受良好教育,豈止讀了《四書》,她的回答還是謙虛的。

然後,黛玉問姐妹們讀什麼書。賈母說:“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黛玉就留心了,揣度賈母並不欣賞女孩讀書太多。當寶玉問她讀什麼書時,黛玉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如此回答,也是爲了迎合賈母。

3.隨俗

各家有各家的習慣,如果主人家的習慣和自己的背逆,怎麼辦?

黛玉在賈母處喫晚飯,喫完後,丫環上茶來。黛玉的父親教導她,必須將飯粒咽盡,過一段時間再喝茶,才能不傷脾胃。雖然賈府許多規矩和家裏不一樣,黛玉卻是入鄉隨俗,按着別人的做法,接茶、漱口、喝茶,不動聲色。

然而,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空降到某企業,一上任就各種挑毛病,說老東家管理如何完善;第一次上門,就和自己家各種比較,好像自家的白開水都是甜的。即使要移風易俗、除弊興利,也應醞釀時機、循序漸進,如此開端,後果可想而知!

有人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黛玉進賈府,給大家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這裏確實有“演”的成分,但是,我們還要看到,支撐黛玉演技的,是她的知書達禮和人際洞察。

人生如戲,需要演技,更需要實力,正如明星的流量不等於票房,顏值不等於收視率。

願你把握好人生的每個第一次,不留缺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