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讀:重磅涉港機構人事任命,爲什麼是這四位?

依照香港國安法有關規定,國務院7月3日決定,任命現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爲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事務顧問。同日,國務院還宣佈任命鄭雁雄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署長,任命李江舟、孫青野爲副署長。多名香港事務專家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認爲,以上人事安排顯示出,中央在落實對港新政中的主導作用未來將通過中聯辦工作進一步凸顯,而上述設計如運轉良好,未來或將創制出香港中聯辦主任兼任港府國安委顧問一職的“新慣例”。

中聯辦主任、港澳辦副主任、國安委顧問,駱惠寧身兼三職有深意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年初剛上任香港中聯辦主任的駱惠寧曾任青海省省長、青海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等職務,是香港迴歸以來首位擁有省委書記履歷的中聯辦主任。根據香港國安法第十五條規定,特區國安委員會設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一職,由中央人民政府指派。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這一人事安排下,駱惠寧將同時身兼三個職位:中聯辦主任、港澳辦副主任及國安委顧問,這意味着顧問角色在特區國安委中直接代表中央立場的色彩更濃,更能發揮出其在國安事務中監督、指導及協助的作用,也將有力促進中央和特區在維護國家安全工作上的聯繫和協調。

香港時政評論員鄧飛則認爲,“顧問”在名義上可大可小,中聯辦主任“足夠高職級”,其兼任港府國安委事務顧問意味着這一職位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定位。

中聯辦主任兼任特區國安委顧問的安排也顯示出涉港職務任免的連續性。南開大學臺港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對《環球時報》表示,這一安排可避免香港再多出一位代表中央的官員,造成權力的分散化,中聯辦主任直接兼任更符合特區現實。他同時表示,中聯辦主任更瞭解中央基本政治判斷,也熟悉本地事務,能同時兼顧中央和特區,兼顧治理與對外開展工作要求,從業務角度來說,也是恰當人選。

“如果該設計可在實踐中顯現出良好效果,未來或將在香港創制出‘中聯辦主任兼任國安委事務顧問’的新慣例”。他表示,這將有利於香港實現“憲制重塑”的目標,鞏固行政主導的憲制架構不被其他政治力量所幹擾。

這一安排還更多折射出中央治理香港模式的調整。據劉兆佳透露,在去年十月的四中全會上,中央已下定決心出手處理香港的深層次政治問題,壓縮內外敵對勢力活動空間。“中聯辦主任兼任特區國安委顧問一職,意味着在落實上述對港新政策時,中央的主導角色會進一步通過中聯辦的工作凸顯”,他表示,中聯辦在特區的實際影響力或將提升。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持相同觀點。他對《環球時報》表示,中聯辦工作以往集中在行政聯絡和統戰愛國愛港力量上,在其他方面的角色和作用往往受限較大。通過現在的人事安排設計,中聯辦有望在香港的國安事務中發揮更大的實際作用。

駐港國安公署“一正兩副”兼顧社會公共關係與安全情報專業處理

3日同時公佈的任免信息還包括:任命鄭雁雄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署長;任命李江舟、孫青野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

根據公開資料,鄭雁雄是廣東汕頭市人,在被任命爲駐港國安公署署長之前曾歷任汕尾市委書記、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祕書長職。在任汕尾市委書記期間,鄭雁雄曾處理過“烏坎事件”。被任命爲國安公署副署長的李江舟,此前擔任公安部駐香港中聯辦警務聯絡部部長。有公開資料顯示,他在赴任香港前曾擔任公安部港澳臺辦公室主任。目前尚未有孫青野的公開信息,外界猜測他可能來自國家安全機關。

對於駐港國安公署的人事安排,劉兆佳認爲,來自廣東的幹部更熟悉香港情況,這一安排同時意味着未來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上,粵港澳合作將成爲重中之重。他表示,從國安委顧問和駐港國安公署的人事安排中也可以看出,兩個機構之間的關係將是:相互支持、密切溝通聯繫,必要時將採取聯合行動,且特區國安委在公署對某些案件行使管轄權時會予以協助。

另據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呂祥告訴《環球時報》,在過去一二十年中,粵港執法合作一直比較密切,警務聯動已有多年曆史,並建立一定機制,且富有成效。田飛龍表示,“鄭雁雄處理過大規模羣體性事件,同時懂粵語,對粵港的聯繫、統戰、宣傳各方面均有較豐富經驗,我認爲這是中央任命他爲駐港國安公署負責人的一個重要考慮。”

田飛龍分析認爲,駐港國安公署“一正兩副”,兩位業務部門出身的副署長分別處理情報及其他專業性工作,這樣的分工顯示出公署既政治上過硬,社會公共關係和業務能力條件也滿足要求,更均衡合理。

劉兆佳表示,中央在國安法生效後第三天即作出人事任命透露出三方面信息:一反映出中央落實去年十月四中全會決定的決心;二說明中央對解決香港國安問題已早有周詳部署,並非臨時起意;三表示中央希望國安法能儘快落實,以儘早顯示出震懾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