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华

1960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

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油画院特聘中青年画家

2006年作品《西部草原》参加“风景·风情”全国小幅油画展(获得优秀奖)

2007年作品《西部山水·黄河河口》参加“CCTV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播”,作品被中央电视台收藏

2009年作品《走进额济纳》获挖掘与发现新人展获优秀奖,作品被中国油画院收藏

2010年参加《寻源问道》中国油画邀请展

2011年油画《西部草原系列》入选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

2012年参加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版画精品展

2012年参加由中国油画院组织赴法国写生和文化交流

2014年《西部草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5年参加中俄高级研修班毕业作品展

2016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

王殿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他在这里接受了专业的艺术教育,培养了扎实的绘画能力,这对他的绘画实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殿华为人处事实在诚恳,热情中显露稳重的内涵。他曾担任过中国油画院办公室主任的职务。尽心尽力,大智若愚,务实可靠,朴素真诚;这些质朴的品质有效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王殿华生长在内蒙,艺术表现在内蒙。他的作品采取平远视角,视野开阔,呈现出“大风景”的完整意境。注重画面的节奏韵律,抒发强烈的个人感受,善于抓住适宜表达绘画需要的自然景象,如山川、道路、田野、云等,具有可信的,真实的感染力。他有很好的绘画悟性,注重画面意趣,追求理想式的浪漫成分,他善于摄取适合自己艺术表现的抒情视角,如黑土地里初春的第一场雪;坦荡辽阔的草原上远逝的路;孤寂厚重的丘陵处飘起五彩的云……,舒适亲切,让人眼前一亮,并产生无限的遐想。

杨飞云

意大利罗马写生

30x42cm

木板油画

远处的教堂

50x70cm

木板油画

意大利写生

21X30cm

木板油画

意大利卢卡写生

32X41cm

木板油画

有棕榈树的风景

30x42cm

木板油画

意大利写生

26x36.5cm

木板油画

古城与松

26X36.5cm

木板油画

意大利写生

30x42cm

木板油画

远方:我看王殿华的油画

生活在内蒙的油画家王殿华,似乎天生一种对于远方的迷恋。他的油画浑厚朴实,仿佛有一种沉思闪烁期间,散发着远方的气息,让观者无形中会有如痴如醉的投入。

《 大地复苏》既是作品的主题,更是他心目中对远方的形象喻示。在那个用平缓日复一日地造就的大地般的结实的诗意中,王殿华一直沉其中,眯眼探视,让内心与远方融为一片,以求取天人合一的境界。面对这样宏大的对象,人变得格外地谦逊;面对这样永恒的存在,人甚至无语,以沉思与造化对话。在这一层意义上看,“大地复苏”首先指心灵的翻转,于是景物在这一翻转中上升为心象,用以指称情感的悠长与飘逸。

远方是生活,远方是地平线,远方是人心的驻地。这是诗,更是境界。其实,很多时候,远方就是远方,足以让王殿华生于斯长于斯,并以其为永恒的对象,沉思宇宙存在的价值。于是,在沉思中,描绘变成思考,思考构成风格,风格落实到画面上,使画幅不再成为束缚。

最后的结果是,远方就是画幅中平凡的景色。

远方,让我们与王殿华一起去跳望。

杨小彦

早春

37x46cm

木板油画

有桥的风景

42x29.7cm

有桥的风景

42x29.7cm

红墙

51.5x36.5cm

杀虎堡

63x46cm

最后村庄

70x40cm

有城堡的风景

63x46.5cm

有桥的风景

46x66cm

2017年

塞罕坝写生

50x30cm

2017年

泥巴乡

70x50cm

2017年

甘南泥巴村

80x50cm

2017年

小雨

80x50cm

2017年

夏日

70x50cm

2017年

60x40cm

2017年

70x50cm

2017年

70x50cm

2017年

城之二

55x88cm

2017年

城之三

53x87cm

2017年

在他的作品《城之五》中,作者将侧逆光景物中亮面与暗面进行组织与布局。形成色彩对比的冷与暖的色带,并将亮部与暗部的因素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远处的山脉、中景的城塬、村舍院落、近景的石桥与树的枝干和投影,形成以蓝紫色为主调的暗部色带。与之相对应的是画面中间的暖黄色的土城墙、村庄的院墙、土地以暖色调为主的形态。明与暗、冷与暖、正形与负形相互交错,形成丰富的视觉元素,使得画面中色彩间相互对比相互渗透。同时运用画面光的控制,将画面中最重最亮的元素安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使画面形成温暖的光感。在绘画语言上运用朴素大气的笔意使得语言与色调韵律上完美结合,整幅作品有一种美好的田园诗意。

孙纲

50x60cm

2017年

有桥的风景

24x32cm

2017年

城之一

53x74cm

2016年

王殿华的绘画用色很厚重,反反复复地涂抹,反反复复地调整色彩,这一系列作品色彩很沉稳,很像使用多年的陶器斑斑驳驳,既富有质感又古劲苍茫,造型既概括又简洁有力,画面在具象的描绘中又极具抽象意味。厚重的油画肌理效果正适合描绘北方风景,可以说在中国风景画家中王殿华老师风格独树一帜。

韩洪伟

大地复苏

180×66cm

2015年

70×40cm

木板油画

2015年

王殿华的风景画,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风景写生,他不以画面的外光色彩与形式组合结构为落脚点。而是以对自然的情感表达为其追求,注重风景的内在情感表达,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的风景更厚重,深沉意味深长。

姚永

然子寺

40x60cm

木板油画

2014年

旁晚的村庄

65x60cm

2015年

清东陵写生

50x35cm

2015年

看王殿华先生的风景作品,可以感到他是一位信实真诚的画家。关于风景画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风景写生,二是风景创作,前一个偏客观后一个偏内心,很显然王殿华的作品属于第二个层面。他在面对风景时会舍弃不重要的细枝末节,重视情绪的传达和画面的构造,画面因而有内涵坚实;他的作品没有取巧与迎合,朴素自然,不矫情却很抒情不悦目却很耐看,像是蒙古长调低沉悠扬,又像是一壶老酒绵长醇厚。

孙文刚

有桥的风景

30x24cm

2014年

清东陵写生

50x30cm

2014年

清东陵写生

50x30cm

2014年

村口

50x60cm

2014年

村口

70x50cm

2014年

一幅《村口》,是殿华的代表作品,是乡土并不恰好是乡土,契合了乡土又超越了乡土——看出他对自然的悉心和自然而然的物我交融。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他停留在他写生的那个村口,心中纠结着激情和人文,斟酌哪些该有哪些不该有物像细节,斟酌画面结构逻辑平衡的那种状态;可以领会他经长久所学所感所锤炼出的情感、心智和世界观特征,如何给他孜孜不倦的观察以动力和信心,进而铸就其没有半点废话并超越叙事至恰到好处的一个艺术的过程。《村口》还有几幅,或是他的一个系列,特别彰显他的性情、审美和品格,代表他的人文理想和关于自然的观念,也完整体现他全部作品的朴素和深沉。

刘建平

阳光下的海草房

80x60cm

2014年

甘南写生

60x40cm

2014年

古城堡

80x60cm

2014年

王殿华一位以风景为主题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也可以理解为他从生命体验的角度对自然的解读。他的作品浑厚朴实没有丝毫的矫情和做作。认真品读他笔下的风景,主题之来源,主要偏重于北方和内蒙一带的风景。他的作品当中有一种从始到终贯穿的共同气质。这其实是作者本人的气质,画面里洋溢着一种诗意和豪情,王殿华所描绘的,其实是他心中的故园和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审美情结。通过精致的语言处理,从灵魂深处缓缓的流淌出来。这是一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诗意,可能作者本身都无从察觉,因为它不是一种方向和刻意的追求。而是审美情绪通过艺术向物质世界的转换。

常磊

二月雪

60x80cm

2013年

海棠树

40x60cm

2013年

莫雷的教堂

80×60cm

2012年

莫雷的卢安河

50×60cm

2012年

莫雷桥

80x60cm

2012年

圣雷米修道的橄榄树

50x60cm

2012年

圣曼美

50×60cm

2012年

红格尔写生

27x20cm

2011年

暖阳

100x70cm

2011年

西部草原

130×130cm

2011年

西部草原系列三

120x100cm

2010年

西部山水系列一

60x40cm

2009年

西部山水

60x50cm

2008年

西部草原系列四

70x50cm

2006年

殿华的作品朴素无华,不温不火,以平实旷达的笔触,将沉酣于自然中的真意灿然呈现,在厚重拙朴的色泽下透着几分美好。

殿华努力追寻不事张扬的深沉之美,或是现场写生,或是反复踹磨的创作,他总是希望将自然中瞬息变化的世界凝炼升华为永恒的风景,自然的景象必须转化为内心的影像,这正是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当你细细品读殿华的作品,你会发现其中潜伏着一种天地洪荒的宇宙豪情,这是塞外北国赋予他的阳刚之气。

更为重要的是殿华有渴慕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绘画才会不断得以延展。

艺术的境界由此生成。

朱春林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