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七号(珞思影视研究组)

入行20年,张一山第一次演谍战剧。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局中人》中,他塑造了一个外表看似不羁,实则心思缜密的潜伏人员沈放。面对哥哥沈林的审讯,他咆哮反抗,不惜自己给自己“上刑”;回到家中面对“逼婚”,在宾客面前和父亲针锋相对,头疼病复发;在与“云雀”接头的时候,再次头疼发作……看到张一山被虐,观众都觉得“头疼”。

不过,或许是看惯了调皮的刘星、痞气的余罪,再看张一山演绎这样一个角色,多少会有些争议。今日接受包括捕娱记在内的全国媒体采访,张一山坦言,受到过去作品的影响,观众总觉得他还是鲜嫩的感觉,但其实自己正在尝试着用一种新的表演方式来诠释人物。

回应争议

用“外在的表达”去展现角色内心的痛苦

题材新颖、人物有趣,是《局中人》吸引张一山的主要原因。他坦言,拍了这么多年的戏,“沈放”的反差最大:“相对于我之前演的那么多角色,是一种不同的感觉,是全新的一种状态,所以我很喜欢。”而演员职业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尝试不同的人物、体验不同的人生,“我为何去演这个角色,我觉得是有挑战性和有感觉的。”

不同于《余罪》中卧底黑帮的混世魔王,《局中人》中沈放的潜伏犹如“行走在刀尖上”。这样一个阴郁冷酷的角色,似乎与张一山的“痞帅”气质有点不搭,也成为一大争议点。有观众认为,张一山过于“鲜嫩”,为了撑起人物用力过猛,但也有观众赞叹他的表演张力十足,连腮帮子都是戏。

对于争议,张一山“门清儿”。“我本身生活中可能会相对显小一点儿,还有可能是观众朋友们受我小时候演的戏的影响吧,他们老会觉得我还是那种鲜嫩的感觉。”他更想沉下心来探讨角色,以往谍战剧的男主都是三四十岁的状态,而沈放在原著中的设定本就是一个20多岁的潜伏人员,“如何以一个年轻的身份出现,让这个角色可信、有城府,也有锋芒,我要让观众看到他年轻有激情,又要让观众相信每一个事实、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和动作,最重要的也是能够让观众能够走入沈放的内心。”

对于沈放的塑造,张一山用“硬气一点儿,又不能太老气”来概括:“要有激情,要有年轻化的感觉,又不能木木的,也不能让观众年轻觉得这个人没有情调,没有魅力。”揣摩角色后,在眼神动作、表演方式上都换了一种状态。张一山说,沈放的脑子里有弹片,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使得他为了完成信仰而感到焦躁,“他怕自己有一天做不到,所以他有时候情绪是暴躁的,包括他时常犯病,时常头疼,每天都在恍惚的状态,也要去处理很复杂的人物关系,很复杂的事情,常人很难体会。在那个年代,这样一个人内心都痛苦的人,我是希望有一个外在的表达。在相对自然的情况下,放大一些他的气氛、态度和状态,我觉得是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接近这个角色。”

解读剧情

感情走向会更虐,兄弟上演信仰的对决

青梅竹马却各怀秘密的妻子姚碧君、初恋女神明星柳如烟,舞池女王曼丽,《局中人》中,沈放的多条感情线十分微妙。面对三段感情,身为“当事人”的张一山拎得非常清楚。对于妻子姚碧君,“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以掩护为目的才去选择结婚”。而柳如烟和曼丽,“沈放一直把柳如烟当做心中的女神,与柳如烟的相处更多体现出压力的释放,他需要一个倾诉者,但又不能说太多。沈放去找曼丽跳舞去舞厅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让敌人对自己放松警惕。”

爱情上拎得清的沈放,却经受着兄弟隔阂的折磨,与哥哥的无尽周旋更让沈放仿佛置身于“孤岛”。而这也是《局中人》的核心故事——不同阵营的兄弟俩为了信仰和理想博弈。张一山在谈到兄弟间的情感时表示:“抛开立场不同,其实是可以成为一家人的,可以好好的在一起生活的,但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个信仰之间的对抗,对于两个人来说就建立了很大的一个屏障,很大的隔阂。他们的信仰大于了所谓的家,自己的小家,自己的亲情,自己的爱情。”

独自面对哥哥和妻子的监控、上司的考验、病痛的折磨等诸多困难。张一山透露,沈放在接下来的剧情中会一直“演”下去,“把内在一些愤恨再继续装下去演下去,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更好完成任务,让别人看上去把它看上去像一个很骄傲不逊,很特立独行,对自己的父亲都敢发火一个人,但是他一直在伪装自己,为了更好地刻画一个那样的身份才能更好的工作。”对于接下来的剧情,张一山表示沈放的情感走向会更虐,而两兄弟则会上演信仰的正面对决。

袒露心声

没想过通过某部戏扭转大家心目中的形象

“我要去当兵!”“我想当硬汉小生!”《家有儿女》中刘星的愿望,你还记得吗?在《局中人》中,沈放都“实现”了,网友的截图对比在网络引发热议,张一山也看到了:“我觉得就是巧合吧,我也很开心,观众能够一直还记得我小时候演的一个戏里面的一些剧情的台词,大家是喜欢你才会去讨论,才会觉得有各种各样的梗。演的角色能够让观众记住,对于演员来讲也是一种莫大的认可,我很开心。”

不过,“小刘星”的形象在观众脑海中挥之不去,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其他的角色,张一山在成长转型的过程中,会为此感到困扰吗?“我一直没有在寻求转型,没有说要通过某一部戏就扭转我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我认为一个演员一辈子能把一个角色演得深入人心,就已经很成功了。对于我而言,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成功了。”张一山表示,他不想再去追寻所谓的成功,只希望拍想拍的戏,努力完成每一个角色,“至于能否超越以前,能否所谓转型成功,我还真的没有想过,也没有什么困惑。有戏拍,我已经很满足了,有好的角色能找我,我就更满足了。”

从2000年入行之作《小兵张嘎》算起,今年正好是张一山出道20年,也算是“老戏骨”一枚了。被问如何纪念20周年,他轻松表示不会刻意去庆祝,“表演是我的专业,演员是我的职业,我的这个职业又是我的兴趣爱好,我很热爱它,就认真的再继续演下去吧!”

责编|攻主 排版|厂长 图编|七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