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貴州一大山深處發出奇怪的聲音,類似於低沉的吟叫聲,有人稱之位“龍吟”。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以至於大家紛紛趕來此地一探究竟。不過,沒有人看到真正的龍。經過地質專家的現場勘察,得出的結果是:因爲近期雨水比較大,可能是溶洞裏的流水聲。

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找出真相。世界上真有龍存在嗎,不管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一直都是衆說紛紜,歷史歷史上記載了曾有很多人親眼見過“龍”。

“龍”形象的雕刻

在我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自古以來,龍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祥瑞的象徵。在古代更是把它認爲是帝王的代表,中華民族也被稱作爲龍的傳人。在《唐稗類鈔》中就曾有這麼一段記載,不僅有人親眼見了龍,竟還奪了“龍珠”,換了萬兩金銀,一夜暴富。

而在《明史》中不僅有關於“龍”的記載,還詳細記載了龍在凡間留有“龍種”,也就是“龍馬”事件,而且還不止一件。“永樂十八年九月,諸城進龍馬。民有牝馬牧於海濱,一日雲霧晦冥,有物蜿蜒與馬接。產駒,具龍文,其色青蒼,謂之龍馬。”

在明成祖永樂十八年的九月,也就是公元1420年,“諸城”就向當時的明成祖“朱棣”進貢了一匹“龍馬”。這匹“龍馬”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是“諸城”當地有人在海邊放馬或者是遛馬,有一天忽然陰雲密佈,從海里“蜿蜒”升起一條“龍”,就跟正在海邊的馬發生了“肌膚之親”。而這匹得到“龍”精華的馬很快就懷孕了,生下的小馬駒渾身青黑色,而且滿身都是“龍紋”;因爲龍的關係,人們就把這匹非同一般的“馬駒”稱作“龍馬”,並進獻給皇上。

而在民國時期的“天墜飛龍”,龍的骸骨還被登上了報紙,至今尚可查證。1934年營口連下暴雨,有人聽見牛的叫聲,走近一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骨骼,和傳說中的龍非常相似。一時間營口的火車票非常緊張,全國各地有閒暇時間的人都前來觀摩,還有人專門出售龍的照片。至今網上搜索“營口墜龍”,也會出現不少的消息。

營口墜龍事件,最後經央視拍攝的專題片中認爲,這是鯨魚擱淺,然後骨骼拼錯導致的。不過對於這個說法,也有不少人覺得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世界上存在很多未解之謎,關於龍的傳說,或許永遠也無法解開。雖然說現在我們沒有真正看到龍的目擊報道,但是龍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是人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世界上真的有龍嗎?或許以後會有答案,或許永遠也找不到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