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目前主流的变速器主要有三种,分别为AT、DCT和CVT,今天我们要重点说说DCT变速器,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双离合变速器。放在数年前,大众绝对是双离合技术的绝对拥趸,尽管前期遇到过各种问题,但经过不断优化,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表现。而近年来,不少自主品牌也开始投入双离合变速器的阵营,回到标题提出的问题,为何它们纷纷采用这一形式的变速器呢?不妨来分析下。

几乎所有主流的自主品牌,都在使用双离合变速器,包括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等等你熟悉的品牌,它们的众多车型都是用双离合变速器,普及率之高,和现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不相上下。当然这也要归功于上游供应链的成熟,当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格特拉克这类变速器制造商购买,另一种是汽车厂家自研。

这个问题其实要辩证着看,很多跑车品牌比如保时捷、法拉利等,它们也在使用双离合变速器,但它们的成本无疑是很高的。那些日常家用车所使用的双离合变速器怎么样呢?从理论上说,双离合变速器就是用电脑控制的两台MT结构的变速器,当然这么说有些简单粗暴了,不过就技术门槛而言,双离合变速器相对于那些通过行星齿轮组进行动力传递的AT变速器肯定要低很多,再加上结构上更为简单,所以无论是物理成本还是研发成本,双离合变速器是更有优势的。

但没有一种变速器是十全十美的,双离合变速器的先天问题也不少,最突出是两点。第一,最大能承受的扭矩有限,当然这是对于普通家用车而言的,超跑上的双离合因为成本高,材料标准也高,动辄七八百牛·米的扭矩也能轻松Hold住,但一般的家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承受扭矩普遍不高,因此绝大多数硬派SUV会选择AT变速器,更加可靠;第二,顿挫和过热的问题,低速顿挫是双离合变速器的通病,毕竟有两套换挡机构,所以电控指令优化的不好就会出现这个问题,不过现在有些厂家通过算法使得车辆在低速的时候将变速器锁在2挡,这样就避免了频繁升降档的问题,能大大减少顿挫感,而至于过热问题,也是由于频繁升降档所致,大家可以尽量选择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来规避这个问题。

双离合变速器成本低,研发门槛低,这2个亮点对厂家已经很有吸引力,但这不是全部原因。自主品牌们之所以对它趋之若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双离合变速器是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捷径。我们以哈弗H2为例,2016款H2采用的是6AT变速器,工信部百公里综合油耗高达9L,而2018款H2换装了七速双离合变速器,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参数均没变,但是工信部百公里综合油耗直接下降到6.7L,足足降了2.3L。如果依靠改进发动机来获得这个数值差异,会非常非常艰难,而只更换了一个变速器,燃油经济性就能达到如此大的提高,这对消费者和厂家而言都是乐于看到的。

所以,双离合变速器是一台整体表现功大于过的变速器产品,虽然容易顿挫和过热,但是在更低成本、更低的技术门槛以及更低的油耗面前,它的缺点也变得瑕不掩瑜了。这也是众多自主品牌纷纷站队双离合变速器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