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那麼多人喜歡玩音樂嗎?

這大概是相當一部分第一次接觸唱鴨App的人都會有的疑問。作爲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羣旗下正在孵化的新產品,唱鴨和如今市面上其他許多主流音樂類App不同,它沒有選擇成爲音樂播放器,沒有選擇做成一個K歌軟件,也沒有引入短視頻,而是從“彈唱”的功能切入,想網羅一批喜歡“玩”音樂的用戶。

數據或許可以說明一些問題。根據官方的最新數據,上線一年時間,唱鴨的用戶量已達到千萬級,其中“95後”佔比超過90%,月活同比去年6月增長11倍。現在,唱鴨已經成爲阿里巴巴創新事業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端午節前,唱鴨剛剛完成一次大改版,對交互界面進行了重新設計,進一步強化了平臺的社區氛圍。而伴隨唱鴨大改版的,是阿里巴巴創新事業羣旗下另一款音樂類App“鯨鳴”的停運。

上線一年之際,唱鴨未來的發展仍舊讓人好奇。一方面,我們期待看到一款獨具創意的創新產品出現乃至流行的故事;另一方面,我們又渴望在圍繞版權的競爭之外,數字音樂行業能在20年來的發展中找到一些新的可能性。

那麼唱鴨到底是什麼?玩音樂的邏輯到底是不是成立?在此基礎上還能有哪些更進一步功能和玩法上的探索?唱鴨需要讓更多人瞭解這些問題的答案。

爲“玩”音樂而生

在線上怎麼玩音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遊戲愛好者可能認爲是玩音樂遊戲,喜歡唱歌的人是去K歌軟件唱一首歌,專業音樂人則可能是用音樂創作軟件去寫一首歌曲。

某種程度上,唱鴨的想法是對以上三者的融合。

進入新版唱鴨App點擊下方的加號按鈕,用戶可以進入搜歌頁面,搜索和選擇想演唱和彈奏的歌曲片段,繼而進入彈唱界面。這相當於一般K歌App的演唱界面,只不過伴奏不再是歌曲的原曲伴奏,而是需要用戶自己DIY出來。

在彈唱界面,唱鴨會提供完成該歌曲片段所需要的基本和絃,並且以一種可視化的、類似於鋼琴琴鍵的不同顏色色塊來區分表示。用戶可以選擇鋼琴、吉他、合成器和尤克里裏等等樂器類型伴奏,以及自定義升降調等等,接着就能根據歌詞中的和絃標記提示一邊演唱一邊進行彈奏錄音。

到這裏,你已經完成了“玩”音樂的第一步。如果你對自己的歌喉非常自信,且對伴奏要求不是很高,那麼可以忽略接下來的一系列操作,直接點保存併發布你的“作品”。

以上也是適用於許多初階玩家的基本操作,但如果你願意在伴奏上下功夫,唱鴨同樣提供了條件——往深一步挖掘其彈唱功能,甚至會覺得有種探索的樂趣。

以添加音軌功能爲例,在錄製好一段歌曲後,用戶可以選擇給它添加音軌,也就是可以疊加在已錄製好的一版歌曲之上的、能夠增強歌曲表現力的聲音效果,包括了鼓點、和聲和音效鍵盤等。

進入每一個選項,都會有諸多工具可供使用。比如在今年4月剛上線的“音效鍵盤”選項中,可以添加下雨、海浪和火車等很有畫面感的場景音效,也可以添加更多來自合成器的旋律(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決定合成器鍵盤上的標識使用音名還是唱名)。

如果當中沒有你要的選項,你還可以點擊右上角的“採樣”按鈕添加新的音效或修改原有音效,讓整套工具更加個性化。

這些已經可以稱得上專業的進階玩法,一定程度也解釋了爲什麼唱鴨會聚集起一批原創音樂。實際上,唱鴨已開通了發佈原創的入口,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原創作品並被他人演唱,進而產生傳播效果。據唱鴨負責人李陽介紹,在過去幾個月的灰度測試中,唱鴨的月均原創增速達到了30%。

“我發現用戶需要的並不是說單純的彈唱,大家本質上還是想自己搞出點名堂。”在談及過去一年對唱鴨認知上的變化時,李陽向PingWest品玩如此表示。

在上傳原創作品的人羣中,有一部分是互聯網音樂人,“他們會用唱鴨去做一些小樣,因爲可能平時設備不在身邊,腦海中想到就直接在手機操作了,而且發完以後還能有人互動,對他們的創作也有幫助。”

還有一部分則是有着強烈表達欲,但現實條件不允許其進行音樂創作的學生羣體。

以95後爲代表的年輕人也是目前唱鴨平臺上的主力用戶,佔到整體用戶量的90%以上。在李陽看來,95後接觸音樂的渠道較之從前已經大不相同,而且“現在95後的音樂基礎能力有很大提升,或多或少都有參與到音樂培訓中,慢慢耳濡目染,他們已經有了玩音樂的能力……現在也不是我們被動消費音樂的時代了”。

音樂消費習慣和接觸渠道的變遷,也是主打“玩音樂”的唱鴨能夠誕生的前提。

做社區是必經之路

唱鴨有成爲一款大衆化音樂創作工具的潛力,不過在李陽看來,做工具只是一個基礎,唱鴨的最終目的是做成一個社區——這也是許多具有工具屬性的App都會走上的路,社區意味着更多的用戶使用時長和潛在新機會。

對唱鴨來說,做社區也是“玩音樂”的重要組份。

實際上,在這次大改版之前,唱鴨已經加入了許多社區互動元素。具體體現在每首發布的彈唱歌曲都可以被評論和獲得心動(相當於點贊),上線於去年年底的合奏功能允許多人協作完成一首歌曲,App內開闢有話題廣場和“找人唱”專區,而允許上傳原創作品某種程度也是增強社區氛圍的一種體現。

李陽告訴PingWest品玩,如何做社區是唱鴨過去一年來一直重點探索的方向之一。

這次的改版可以看做是探索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新版較之舊版最顯著的變化在於重新組織了幾個功能入口,把“投稿區”和“找人唱”提到了能讓用戶更易看到的位置,相當於更加突出了唱鴨的社區屬性。

唱鴨App新版(左)與舊版(右)首頁對比

其他一些有關社區的細節改動還比如,首頁每首歌曲都顯示了心動數、評論數以及合奏數的具體數字,這在舊版當中都曾是不予體現的。

從李陽向PingWest品玩講述的兩個細節中,我們或許可以理解唱鴨做社區的緣由。

第一個細節關於用戶。唱鴨得到大範圍傳播,很大程度都離不開95後乃至00後們在抖音等社交平臺的擴散。在李陽看來,唱鴨的主力用戶95後屬於互聯網原住民,“他們對於互聯網產品有很高的敏銳度和鑑賞能力,有自己的發現能力。”李陽觀察到他們在微信和QQ等社交平臺會自發組織許多羣組,有着天然且強大的社交傳播能力。換句話說,做95後的社區一定是一個方向。

第二個細節關於競爭。今年1月唱吧抄襲唱鴨的事件,一方面證明了唱鴨的階段性成功,另一方面也讓唱鴨警惕,面對競爭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李陽給出的答案正是要做好唱鴨自己的社區,“ ‘玩音樂’對用戶意味着什麼?是需要每一個想參與其中的競爭者要解釋清楚的,”他說,“建立社區關係上的凝聚力以後,其他產品如果想做同樣的事情,也只能做工具的外形,並不能解決內核問題。”

唱鴨目前偏向於大衆化的內容和風格調性,一定程度預示了它未來社區的樣貌。如李陽所想,唱鴨社區應該是具有很強包容性的,“不同音樂興趣圈層的人能夠聚到一起,做出很多不錯的作品,慢慢在大衆中間傳播起來”。

除了探索如何做社區,過去一年唱鴨的另一個重點則是:怎樣把“玩音樂”的體驗做得更好。

儘管擁有豐富的音樂演奏工具,但對一般的普通用戶來說,這些工具事實上也形成了一定的使用門檻,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合成器的使用,尤其還有很多用戶並不懂樂理。

唱鴨也意識到了當中的問題,李陽向PingWest品玩坦承,“音效鍵盤裏涉及到的一些專業的東西,我發現用戶的進展其實不是那麼快。”爲此唱鴨新版App增加了許多教程性的功能,比如會爲每一首發布歌曲附上樂器、音量、鼓點、和聲、音效和升降調等等參數詳情,以便於新手比對學習,李陽表示未來不排除還會上線一些高階玩家的分享課程等等。

用戶的培養和社區氛圍的營造都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它不可避免還可能面臨各種問題,比如同行競爭,又或是可能存在的版權隱患等等。對唱鴨來說,這些都是前行路上的挑戰。

據李陽向PingWest品玩介紹,目前唱鴨團隊共有40餘人,其中研發人員佔了大約三分之二。他也表示,唱鴨背靠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羣的背景,一定程度可以讓它不必太過擔心財務及團隊等等方面的壓力。

不論如何,唱鴨作爲一個有着新興概念的應用,正在慢慢找到屬於它的位置,向外界證明着它存在的價值,未來祝它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