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0後“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餘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的希望 現在不敢提)

名牌高校畢業、曾經就職於科研院所的“天之驕子”,在“下海潮”中辭職前往上海闖蕩,因爲特殊原因迷失自我,成爲露宿街頭的流浪漢。

日前,在上海流浪十多年的“高材生”姚某某在救助站幫助下,回憶起自己的名字。原來,1971年出生的姚某某來自湖北,1994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曾在安徽中國兵器工業研究所工作。2003年辭職來到上海闖蕩,2008年與家人失去聯繫流浪街頭。6月22日,家人趕到上海將其接回湖北老家,結束了他十多年的流浪生活。

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希望

今年6月,姚某某(左二)隨家人返鄉,結束了十多年的流浪生活 圖據上海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姚某某回家後一直在家中休養,生活上基本可以自理,但還是有很多事情想不起來。紅星新聞從姚某某家人處瞭解到,姚某某是當年縣裏爲數不多的名牌大學生。這些年,家人就通過各種途徑尋找,但一直沒有線索。令人唏噓的是,姚某某二哥也在上海打工了十多年來,卻從來沒有遇見過自己弟弟。

“那個年代供個大學生讀書很不容易,像我跟他年紀差不多大,我們那時候家裏沒有錢讓我們唸書。他父親爲供他讀書很勞累,現在都不能下地了。”有村民說。

小村子的“高材生” 學費路費都是鄉親湊的

彷彿就像經歷了一場夢,在上海街頭漂泊流浪了十多年後,曾經的90年代重點大學“高材生”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1971年,姚某某出生在湖北省黃梅縣小池鎮姚湖村,父母都是農民,上面還有兩個哥哥。

姚湖村地處於鄂贛皖三省交界、九省通衢的九江長江大橋二橋腳下, 位於小池鎮的西側約3公里處、105國道北側,九江長江二橋與寬闊的吳楚大道立體上下並行,傍村而過。姚湖全村人口一千多人,村內主要姓氏以姚姓與蔡姓佔多數。

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希望

姚某某家鄉湖北黃梅小池鎮姚湖村 圖據紅星新聞

“你們來幹嘛?對他有好處還是壞處?”得知記者前來了解姚某某的事情,有村民顯得比較慎重。附近的一位鄰居告訴紅星新聞,姚某某的事情在網上關注度很高,家裏人對此事並不願意多說。“他在外面那麼長時間,看着也蠻可憐。他家裏人看到那個視頻,心裏很難過的。人找到是好事情,但他們不想讓很多人知道。”

紅星新聞按照村民的描述來到姚某某大哥家。爲了避免在家養病的弟弟與外人接觸,大哥婉拒了記者的採訪請求。他告訴紅星新聞,能夠找回弟弟全家人都很激動,但這幾天他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電話詢問弟弟的情況,已經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暫時也沒有精力去辦理弟弟的相關手續。

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希望

姚某某曾經就讀的小學 圖據紅星新聞

姚某某大哥此前告訴救助站工作人員,弟弟小時候十分聰明,是上世紀90年代初全村第一個大學生,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去北京理工大學上學的學費和路費,都是東拼西湊向鄉親們借的。

姚某某的父親今年已經78歲,他告訴紅星新聞,兒子從小學習就很好,是當年縣城爲數不多的名牌大學畢業生。在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安徽蚌埠的中國兵器工業某研究所工作,後面曾有機會去美國深造,但因爲手續問題沒有去成。十多年前,姚某某去上海後慢慢與家人失去聯繫,至今也沒有結婚。此前,家人曾嘗試尋找,但一直沒有線索。姚某某的二哥在上海打工十多年,也沒有遇見過自己的弟弟。

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希望

失聯之前的姚某某 圖據上海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聽說是工作上受了刺激,原因我們也不清楚。回來後家裏人都認識,還叫了我,心情還是激動。在家就是喫藥休息,生活上沒有問題,就是腦子還是昏沉沉的,很多事情想不起來。”姚某某父親說。

上海街頭的流浪漢 救助後解開身世謎題

“這不就是楊浦寧國路地鐵站附近的流浪漢?上班經常看到他。冬天腿上就用泡沫紙裹起來像行軍的一樣,走路慢慢挪的。去年冬天太冷了還下雨,下了班晚上遇到他在路邊一家雜貨店買了一牀毛毯想要給他,結果被他很兇的罵了,嘗試幾次怕他打人,就把毯子提回家了。我還氣了一晚上。”

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希望

兩年前,楊浦區救助管理站站長初次見到“三無”流浪人員姚某某 圖據上海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姚某某的事情經過媒體報道後,許多網友認出原來自己曾經嘗試幫助的流浪漢,竟是一位失憶的“高材生”。有網友告訴紅星新聞,以前經常看到姚某某在長陽路一帶活動,有一次曾買飯送給他,但姚某某態度很兇,不願意接受幫助。

據上海市楊浦區新聞中心報道,兩年前,楊浦區救助管理站站長居加定接熱心居民“報料”,第一次見到衣裳襤褸、披頭散髮,裹着蛇皮袋躺在路邊的姚某某時,他還是一位“無名氏”。

在此後多次交流中,“無名氏”情緒激動,排斥任何人的靠近。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送上的食品、衣物等,都被扔在一旁,而他堅持在垃圾桶翻撿菸頭、食物。

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希望

楊浦區救助管理站等部門將姚某某送至區精神衛生中心 圖據上海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今年1月21日,楊浦區救助管理站聯合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巡查救助行動,將“無名氏”流浪漢送至區精神衛生中心。經診斷,“無名氏”患有精神分裂症,無法自行恢復記憶和正常交流。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他回憶起自己叫姚某某,湖北人,1971年生,曾在北京理工大學上學,後在中國兵器工業某研究所上班。

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希望

姚某某在精神衛生中心 圖據上海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工作人員聯繫了位於安徽蚌埠的該研究所,經信息和照片比對,確認姚某某工作經歷情況屬實。6月13日,姚某某的4名前同事來到區精神衛生中心。在交談過程中,姚某某逐漸回憶起自己的家庭情況和人生經歷。

6月22日,姚某某的家人趕到上海,在區精神衛生中心、區救助管理站,分別辦理了出院手續和流浪人員移交手續,將他帶回老家與家人團聚。

性格內向的尖子生 可以坐一整天不說話

高材生上海街頭流浪十年返鄉 同學:曾是村裏希望

6月22日,姚某某(中)的家人趕到上海將他帶回老家 圖據上海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紅星新聞在姚湖村走訪中,有認識姚某某的村民在得知他的境況後都表達出惋惜。當年培養一個大學生不容易,姚某某的父母和哥哥們付出的比較多。在村民看來姚某某是個人才,曾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那個年代供個大學生讀書很不容易,像我跟他年紀差不多大,我們那時候家裏沒有錢讓我們唸書。他父親爲供他讀書很勞累,現在都不能下地了。”有村民說。

姚某某同村的一位小學告訴紅星新聞,小時候上學兩人關係不錯,姚某某成績長期在班裏排前五名,後面考上了縣城最好的黃梅縣一中,但聽說姚某某第一年考的大學不理想,第二年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

據瞭解,黃梅第一中學是黃岡市重點中學和湖北省示範中學。紅星新聞查閱1990年黃梅縣一中高考成績顯示,當年學校7個班共507人蔘加高考,過省線的176人,過大專線的234人,進入大中專院校的有255人。

“那時候我們都是‘尖子生’,相互還有競爭,所以對他的情況也比較清楚。他小學成績比我好,後面初中就分開了。他不喜歡說話,性格有點內向,像他一個人在那裏坐一天都可以不說話,我們就不行。”該同學回憶,十幾年前,姚某某畢業後曾回過一次村子,當時路上見到他,態度比較冷淡,不跟人講話。

“那時候家裏培養一個大學生很不簡單。他們家裏條件一般,當時應該還是花了不少錢供他讀書。我們本村的人,如果跟他大哥提他弟弟的事情,他就認爲你嘲笑他。至於(姚某某)爲什麼去上海,只有家裏人清楚。”姚某某小學同學說,“我們不敢問他的事情。”

7月2日,紅星新聞來到姚湖村村委會,瞭解姚某某回村後戶口等相關資料辦理情況。村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姚某某剛回來,還沒有到村委會報道,所以也沒開始辦理手續。“要他本人或家屬來提要求,村裏纔好給他們解決。”

此前,楊浦區救助管理站站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救助站已經幫姚某某開了三週的藥,通過快遞寄到家中。由於姚某某現在戶口還沒有上,很多醫保和社保問題沒辦法解決,如果遇到什麼困難,救助站會與當地民政和公安部門協調解決,希望他能夠儘快得到幫助。

相關推薦
  • 失憶高材生上海流浪10多年:名校畢業 曾就職科研所
netease 本文來源:紅星新聞 作者:藍婧 任江波 責任編輯:胡淑麗_MN74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