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下的印度|2030年,印度或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寫在前面】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開來,全球化的產業鏈格局因此改變。剛在去年,印度超過英法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不過,據IMF預測,印度經濟或在今年萎縮4.5%。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推出“疫情下的印度”系列,探究印度如何應對此次疫情的衝擊,以及在後疫情時代,印度在全球供應鏈中有何潛力與前景。

印度經濟學家阿尼爾·古普塔(Anil K. Gupta), 是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史密斯商學院著名教授。在全球戰略方面享譽世界,對於戰略、全球化以及創新創業領域頗有造詣,並被《商業週刊》在“頂尖商學院指南”中評選爲“傑出教授”。他還在多家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公司裏擔任顧問和董事。

10多年前,古普塔的《全球稱雄之路》(The Quest for Global Dominance)問世,成爲北美和歐洲MBA和EMBA課程中有關全球戰略方面的首選教材。古普塔闡述了企業應該如何利用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的市場和資源優勢來實現行業特定領域內的領先地位。

10多年後,全球化出現重要轉向,中國和印度的未來會因此而改變嗎?古普塔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指出,數字全球化在過去20年裏迅速發展,在過去3個月裏增長得更快。新冠疫情的蔓延加速了舊的全球化向新的全球化的轉換。中國和印度已經是世界上很大的經濟體,即便因爲疫情全球經濟增長都放緩,但未來5-10年它們的增長仍將高於發達國家。

古普塔強調,到2030年印度有可能成長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因爲印度是全世界最爲多元化的國家之一,印度有不同的宗教和語言,印度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管理多樣性。多元化社會有利於印度創新,未來印度能在創新型經濟上發展得更好。

到2030年印度有可能成長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澎湃新聞:逆全球化浪潮疊加新冠病毒疫情,全球供應鏈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化趨勢會就此徹底改變嗎?

古普塔:

過去30年全球供應鏈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冠疫情只是加劇了這一變化的趨勢。

過去的全球化是由實物貿易聯繫起來的,由實物貿易聯繫起來的全球化在過去30年裏逐漸衰落,在過去3個月裏衰落得更爲明顯。但這是老的全球化。現在仍在往前推進的是新的全球化。我稱之爲“數字全球化”(digital globalization)。數字全球化不僅在過去20年裏迅速發展,在過去3個月裏增長得更快了。新冠疫情的蔓延加速了舊的全球化向新的全球化的轉換。

總有其他的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首先,舊的全球化是以物品在國家間的流轉爲基礎的,新的全球化則是以數據、字節的流動爲基礎。其次,已經有強有力的分析表明,過去15年裏新的全球化對GDP的貢獻已超出了舊的全球化。人們在說全球化終結時,實際上是指舊的全球化在終結,但全球化並沒有死去,只是改變了形態。

澎湃新聞:按照你的理論全球供應鏈屬於舊的全球化。現在的供應鏈尤爲脆弱,很多國家不得不採取以內需爲主的政策。過去你很看好中國和印度市場,你會因此改變對中國和印度的增長預期嗎?

古普塔:

不會。中國和印度都已成長爲世界上很大的經濟體,即便因爲疫情全球經濟增長都放緩,但未來5-10年,它們的增長仍將高於發達國家。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印度是第五大經濟體。到2030年印度有可能成長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無論如何中國和印度對跨國企業來說仍是極爲重要的兩個市場。

當然也要分行業來看。除半導體行業之外的所有行業,汽車、消費品、機械製造、航空等等,幾乎對所有的部門來說,中國都是很重要的市場。在過去5-10年,印度市場的重要性也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澎湃新聞:疫情會使得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印度是否會因此而受益?亞洲會成爲比過去更爲重要的市場嗎?

古普塔

:是的,這個趨勢會繼續,有兩個原因。

第一,大多數亞洲國家都不是發達國家,大多數都是新興經濟體,它們還有很多趕超的空間,且以很快的速度增長。第二,亞洲整體人口還很年輕,中國人口的中位數已經出現老齡化的跡象,但是看印度、印尼、越南、菲律賓,人口年齡的中位數還是很年輕的,這是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因此亞洲肯定會比美國和歐洲增長得快,亞洲經濟體已經很大了,2000年亞洲的經濟體量與美國和歐洲相當,到2019年時就已比美國高出50%-60%,亞洲已成長爲比美國和歐洲大得多的經濟體。到2030年,亞洲的經濟總量可能會達到美國與歐洲的總和。印度也會繼續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澎湃新聞:這個趨勢也不會因爲疫情而改變?

古普塔:

不會。疫情不會讓亞洲更糟,沒有國家能逃過疫情。但亞洲不會因此而比美國和歐洲更糟。

印度將成爲智能手機的出口國

澎湃新聞:過去很多經濟學家對印度有期待,現在看來印度似乎可以做得更好。與中國相比,印度欠缺的是什麼?是什麼讓印度未能實現其潛力建立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古普塔:

首先,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印度的改革卻開始於1991年,在對外開放上開始得比中國晚;其次,中國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製造業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優勢。與印度相比,中國有更強有力的政治系統,可以比印度採取更有力、更快的政策與措施。

同時也需要看到,即便過去30-40年裏中國發展比印度快,中國雖說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印度的增速也是全球第二,所以印度的發展並不慢,只是與中國相比較慢。過去5年,隨着中國增長開始放緩,印度的增長比中國要快了一些。2016年至2018年,印度是G20國家中增長最快的經濟體。

印度由於政治體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展比中國要慢。但要看30年以來,印度的基建已經改善了很多。如果你看電子消費品市場,中國是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市場,但印度也已成爲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機市場。這個行業還會在印度進一步發展,印度將成爲智能手機的出口國。

所以總的來說,因爲政治體制的原因,印度在基建等方面比中國發展要慢,但要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都發展得快。

澎湃新聞:在“新的全球化”下,印度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古普塔:

印度在IT行業和軟件行業很強。如果你看谷歌微軟臉書等企業,他們都在印度有很重要的分公司。其次,如果看創業公司的數量,是全球第三大獨角獸俱樂部,數量上僅次於美國和中國。若是看印度的獨角獸企業佔GDP的比例,並不比美國和中國低。

澎湃新聞:印度成爲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製造業中心,越南這幾年也成長得很快,印度跟越南相比有何優勢?

古普塔:

越南承接了很多從中國遷出的工廠。越南與印度不同的地方在於,首先,越南是一個更小的經濟體;其次,越南的政治體制與中國更爲相似,優勢是可以更快地搞基礎設施建設,工會的力量也要小得多,於是很快承接了從中國轉移出來的製造業。從這幾個方面看,越南比印度有優勢。

這裏的問題在於,當我們討論越南和印度的製造業時,要同時看到國內消費和出口兩部分。一方面,印度經濟體量更大,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很多本國生產的產品用於本國消費。因此,隨着印度製造業持續增長,自產自銷的比例也會提升。另一方面,如果只看出口的製造業產品佔GDP的比例,印度要比中國和越南低很多。可若不只是看貨物出口,而看貨物和服務出口,印度與中國和越南的水平相當。

只能給莫迪打B或B-

澎湃新聞:現在看來莫迪提出的“印度製造”計劃成功嗎?

如何評價莫迪政府的製造業政策?

古普塔:

如果要打分的話,我不會給他A,我只會給他打B或者B-。2014年莫迪剛當上任時,人們對他的期待很高,可他並沒有完全達到大家的期待,他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給他打B或者B-。莫迪政府近期提出了新的倡議,對基建和製造業提出了更快發展的要求。我們還要觀望,如果新的倡議在未來三年內都能夠最終落地,給他的分數可以到B+。

澎湃新聞:你個人對印度的展望如何?

古普塔:

首先,未來3年、甚至10年裏,印度仍將是G20中增長最快的國家,並且到2030年印度會成爲世界第三大,或是與日本體量相當的經濟體。第二,印度將在新興產業中,IT、電子、製藥業等領域有更亮眼的表現,會逐漸由仿製藥向創新型製藥轉型。在前述這些行業上,印度有可能變得更強,發展得比整個經濟體更快。所以未來印度很可能會做得很好,很可能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但由於印度的政治體制原因,仍需要觀望。

澎湃新聞:你指的是低效的民主嗎?

古普塔:

是的。不僅因爲民主低效,也因爲政治文化。印度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有很多不同的語言。但印度的民主也要分成兩個方面來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因爲權力不夠集中,導致效率很低。但在創新方面,民主社會也是一個多元社會,有利於創新。比如,印度在很多行業上表現出很強的創新力。不僅基建很重要,創新也很重要。印度的基建仍有提升空間,但印度在創新型經濟上發展得很好,這是多元化社會的好處。

如果政治制度決定一切,印度不可能發展這麼快。印度的基建和製造業發展只是相較於中國更慢,而不是比其他國家慢。與此同時,多元化社會有利於印度創新。

印度的複雜性讓印度更有創新力

澎湃新聞:對很多中國企業和投資者來說,印度的多元化也意味着這個市場很複雜。

古普塔:

印度比中國更復雜,這可能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適應起來並不容易,但美國和歐洲企業而言,印度就沒有那麼複雜,因爲他們也是較爲複雜的社會。

印度的複雜性讓印度更有創新力。你看大型科技企業,IBM微軟谷歌諾基亞的CEO都是印度人,這些人都是從印度移民到美國的,不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就是因爲他們成長於印度這樣多元化的社會,更易於執掌歐美的科技企業。

如果將印度的複雜性看成多元性,這不是一個劣勢。

澎湃新聞:登陸印度的中國企業裏,小米和vivo都很成功,汽車企業卻沒有手機企業那麼成功。

古普塔:

印度的汽車市場已經被日本、韓國和印度企業佔據,中國的車企很難突破。不僅中國,德國法國的車企在印度也不成功。小米和vivo在印度市場上比較成功是源於過去5-7年中印度智能手機行業爆發式增長,印度低收入階層得到了充分開發是小米成功的原因。現在幾乎每個印度家庭都有智能手機。

澎湃新聞:我們可以說,印度是下一個中國嗎?

古普塔:

這已經是事實了,因爲不可能再找到一個與中國一樣大的市場。

(實習生李彥萱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