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司內“老帶新”無人搭理,得知新員工身份,衆人搶着討好

文章原創,素材源自網絡,侵刪

對於一家企業而言,人才的培養和迭代尤爲重要。而培養人才的最佳方式莫過於傳統的“老帶新”,拋開培養成本不談,單從效率方面來說“老帶新”無疑是最有效的途徑,只有在人才培養方面企業“自給自足”,這樣的企業才能不但的造血換代持久發展。

但如今卻在職場上經常碰到一種尷尬的情況,老員工沒人願意帶新員工。對此不乏有“帶出徒弟餓着師傅”的謬論,除此之外也更要的原因想必大家都清楚,那就是老帶新沒有明確的激勵制度,若一家企業內單靠道德約束衆人行爲而無相應的獎懲措施,那必定一盤散沙。

而對於不願意帶新員工的老員工,我們又該如何反思這一行爲呢?下來我們看一個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

小雅剛進公司第一天心情非常不錯,不但同事們熱情地介紹了身邊的工作瑣事,而且還主動在飯點邀請自己去喫午飯,本以爲同事們都是樂於助人大家和睦相處,誰知接下來的幾天徹底讓小雅失望了,竟然有了想辭職離開的念頭。

在經過部門經理的安排之下,小雅被暫時安排在設計部一組,主要承擔項目的協助工作。安排此崗位的用意就是一邊熟悉一邊跟着老員工學習工作技能。

可接下來的幾周,說好的一個項目助理卻成了衆人的後勤小妹,一到項目實施的關鍵節點,衆同事就支開小雅不是打印資料就是跑腿給客戶送文件。

兜兜轉轉過了大半個月,工作內容項目問題小雅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除了知道哪家的咖啡好喝,公司的客戶地址之外一無所知。

時間長了,小雅有些沮喪甚至想過放棄。誰知道在一個雨天,小雅下班打傘走到門口,好心幫着一位整理文件的男生撐了撐傘,在對方感謝之餘多聊了一句,這才知道原來大家是同一家公司。

更令人驚訝的是,隔天原本對自己不理睬不搭理的老同事們,一改常態見了小雅就跟見了親人似的,除了工作中心照不宣的耐心解答,私下裏更是各種巴結討好。

無疑私下聽到同事討論才得知,原來小雅在樓底下幫着撐傘的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公司的副總,而更荒唐的是同事們竟然說自己是副總的親戚。

就這樣公司內“老帶新”無人搭理,得知新員工小雅的“假”身份,衆人搶着討好。

類似老員工見風使舵的做法着實讓人無奈,同事之間相處本事就是一個合作共贏的狀態,既然是合作共贏那麼也就是說幫人如幫己,有舍纔有得。

若做什麼事情都是利益當頭,拿還有什麼人情可言,太過於在乎自己利益過於自私,只會讓衆人唾棄遠離,這樣的人也註定在職場上走不長久。

只有那些懂得利人的人才能收穫更多,從而贏得衆人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