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7年開始,“傳武大師”們開始陸續登上擂臺,接受現代搏擊的考驗,儘管“傳武大師”們幾乎每次上擂臺,都會碰上一鼻子灰,但他們看到自己能夠成爲網友口中討論的對象,他們有些人依然是樂此不疲地選擇登上擂臺。截至目前爲止,太極雷雷已經登過3次擂臺,太極馬保國登過1次擂臺,但儘管他們登上擂臺,但他們卻成爲了網友口中調侃的對象,因爲他們每次登上擂臺,幾乎都要鬧點笑話,什麼“術高莫用”,什麼“接化發”等。

儘管這些人只是傳武習練者,可能根本算不上大師,但在賽事方和一些人的包裝之下,這些人成了所謂的傳武大師。而這些傳武習練者登上擂臺,在擂臺上扮演小丑鬧笑話的現象,毫無疑問會影響傳統武術在網友心中的形象。因此,這些現象一直以來都備受質疑,以至於一些熱心拳迷憤怒發聲:針對這種“傳武大師”屢次上擂臺鬧笑話的現象,難道武協不管嗎?管是肯定要管的,而且要出臺政策管!

2020年6月初,中國武協正式就進一步規範武術搏擊類賽事辦賽和參賽相關事宜發函,武協在發函時寫道:取消羣衆性和商業性賽事審批後,在搏擊市場繁榮的同時,武術搏擊類賽事的辦賽參賽出現了一些不規範、不科學甚至弄虛作假、惡意炒作、唯利是圖等有損武德、違規違紀甚至違法的現象。爲進一步規範武術搏擊類賽事活動的組織管理,促進武術搏擊運動健康發展,我中心(協會)制定了《武術搏擊類賽事活動辦賽指南(試行)》和《武術搏擊類賽事活動參賽指引(試行)》。

從這2個文件中,筆者大致讀到了2個點:1、以後搏擊賽事要想辦比賽,需要嚴格走流程,需要具備辦賽的基本條件、標準、規則和程序。說明白點,以後搏擊賽事辦比賽要正規化,不合法的不能辦,有安全隱患的不能辦,不規範的不能辦。2、參加搏擊比賽的單位或者個人以後也要按規定辦事。具體來講的話,就是參加比賽的單位或者個人,需要滿足參賽資格要求,比如參賽年齡、訓練年限、比賽成績、身體狀況和體重級別等等,不具備參賽資格,不能上擂臺。

其實從第2點中來看,武協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傳武大師”們沒有經過訓練就登上擂臺,只是在社交平臺上炒作一下就登上擂臺,然後登上擂臺後幾秒鐘就被KO,這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在筆者看來,以後傳武大師上擂臺鬧笑話的現象,不敢說不會再出現,但至少會少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