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站在深井邊望着井底,喃喃自語:“十三,十三......”旁邊路人問他:“什麼十三?”看井人還是望着井底:“十三、十三。”路人好奇,也伸頭往井裏看,看井人一腳踹了過去,路人掉進了井裏。看井人又開始數:“十四、十四......”

這不只是個冷笑話,在現實的職場,有多少小白都被領導當成了工作失誤的替罪羊,一腳踹入井底;甚至還被領導譏諷,你咋那麼笨呢,都第十四個了。

那如果換成你是員工(路人),你又該怎麼辦呢?

-1-

《可複製的領導力》提到改善人際溝通的“溝通視窗”,又被稱爲“喬-哈里視窗”,根據“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這兩個維度,將人際關係劃分爲四個區域:公開區(象限)、隱私區(象限)、盲點區(象限)和潛能區(象限)。

員工(路人)之所以被看井人踢進了深井,就是雙方信息溝通得不暢,甚至幾乎沒有溝通。讓我們從這四個象限出發分析員工如何改善溝通、培養領導力。

-2-

公開象限就是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區域。

假設員工和看井人是親戚、是老鄉、是同學、是熟人,看井人會一聲不吭地把路人踢進深井嗎?路人和他們的根本區別就是:路人關係二者就幾乎沒有公開象限,其他關係二者的公開象限會很多。

領導力就是能夠快速找到與別人溝通信息上的交集,並用最簡練、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來。因此在職場中,我們的第一要務就是擴大和別人的公開象限,多瞭解別人,多推銷自己,與別人處於同一頻道、達成共識,這樣才能開始高效的工作。

-3-

隱私象限是指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區域。

隱私象限包含:不可告人的、不好意思說的和忘了說的三種祕密。對於員工,就要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疑問和特長,不要像路人那樣,把所有信息都悶在心裏。職場中的領導力就是通過不斷地自我揭示,減少隱私象限,擴大公開象限,達到信息共享的局面。

-4-

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區域,是盲點象限。

作爲上級的看井人很容易陷入了“知識的詛咒”,即覺得自己已經交代得非常仔細了,或者覺得下屬應該心領神會啊,有些東西顯而易見的,還需要說那麼明白嗎?但員工實際根本沒有領會,交付的工作成果當然不是管理者想要的。

對於盲點象限,領導力就是通過請教(有效提問)和反饋(有效聆聽),去了解盲點區的信息。具體來說,管理者可以通過五遍法佈置工作,員工也可以用五步法接受工作。

第一主動詢問任務、認真聆聽並做好記錄;

第二步複述一遍;

第三步說出你理解中這次任務的目的;

第四步說在過程中碰到什麼意外,你會請示;

碰到什麼意外,自己可以做主;

最後一步說這件事自己做的話,有什麼想法和建議。

-5-

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區域是潛能象限。

潛能象限最大的問題就是雙方的信息爲零,但這提供了一個機會,就是雙方可以對談,在交談中沿着正確的方向就能挖掘出有價值的未知信息。我們可以通過GROW模型提升領導力,G代表目標設定,R代表現狀分析,O代表方案選擇,W代表意願,該做什麼、何時、誰做以及這樣做的意願。

即使看井人沒有思路,員工路人可以和看井人一起坐下來進行充分地挖掘,找到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

因此從員工(路人)角度,也可以管理、也可以提高領導力,實質就是不斷減少隱私象限、盲點象限和潛能象限的區域,同時擴大公開象限的過程。

《可複製的領導力》,作者樊登,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教授,是樊登讀書創始人,目前樊登讀書會員已超過三千萬人。樊登消化吸收了數十本國外經典管理書籍,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推出了廣受歡迎的“可複製的領導力”課程,這本書濃縮了他一般需要三天課程的精華。

領導力,人人能學習,人人能複製。從員工角度,掌握了人生的四種溝通形態,可以幫助自己跳出職場陷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