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神經現實(ID:neureality) ,作者:朱公明,頭圖來自unsplash

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言論充斥在我們周圍,它們往往並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以最近因疫情而再度成爲熱點的“中西醫之爭”爲例,有人力挺中醫,認爲中醫是民族瑰寶,有良好的療效,並會舉出身邊各種各樣的例子來證明中藥的作用;有人則力挺西醫,對中醫嗤之以鼻,認爲中醫的療效無法判定,所依據的理論也玄之又玄,過於不靠譜。對於此類言論,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批判性思考,以對它們作出理性的判斷。

都說認識到思維誤區是打破誤區的起點,在對某個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哪些因素在制約着我們的思考?對此,本文整理了8種常見的認知偏差,聊一聊人類在思考時常常會犯的一些錯誤。不過,受限於篇幅,對其背後的機制我們不作探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翻閱相關文獻。

一、證實偏差

證實偏差 (confirmation bias) 是指人們傾向於尋找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拒絕與自己觀點相矛盾的證據。 這種傾向如此強烈,以至於當出現與自己深信不疑的觀點相矛盾的證據時,人們會忽視甚至曲解這些證據。

在一項研究中,針對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持支持和反對觀點的人居然引用了同一項研究成果,即關於死刑是否能起到威懾犯罪作用的研究,但他們通過不同的解釋以支持各自的觀點。如果證據不能支持自己的觀點,人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的缺陷上面,並質疑研究的有效性,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會有意歪曲證據以支持自己的立場。

證實性偏差會使人不斷強化自己的信念,拿開篇的例子來講,認爲中醫有效的人,“只能”看到中醫有效的例子;而認爲中醫無效的人,“只能”看到中醫無效甚至害人的例子。所以,想要克服證實偏差,成爲一個更明智的人,我們需要經常告誡自己“我可能是錯的”。

二、自我服務偏差

自我服務偏差 (self-serving bias) 是指我們傾向於以有利於自身的方式來進行自我知覺。用大白話講就是我們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

當得知自己成功後,人們樂於接受成功的榮譽。一般會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卻把失敗歸咎於“運氣不佳”“問題本身無法解決”等外部因素。

當我們和別人相比較時,也會出現自我服務偏差。大多數人都會認爲自己更友善、更聰明、更英俊、更沒有偏見、更健康,甚至更具洞察力,並且在自我評價時也更爲客觀。

自我服務偏差還會讓我們盲目樂觀。有着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的人往往會認爲疾病發生在他人身上的概率要遠遠大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

最後這一點或許也可以解釋,疫情期間,爲何有些人可以迷之自信般地不帶口罩。

三、後見之明偏差

後見之明偏差 (hindsight bias) 是指我們傾向於將已經發生的事情看作是顯而易見的,卻意識不到自己的判斷受到了已知結果的影響。這一偏差也被稱爲“我早就知道了”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經常會讓人產生後見之明偏差,讓我們誤認爲心理學講述的都是一些“常識性”的知識。比如,在讀到“我們更喜歡那些性格跟我們相似的人”的心理學研究結論時,我們會產生一種強烈感覺:這還用說嗎,當然是這樣的,我早就知道了。

但假如讓人們來做心理學知識的多項選擇題,面對多個看上去都很可信的答案。他們往往又會抱怨:“怎麼搞的,我還以爲自己都明白了呢!”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知道了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寫這句話的人很可能受到了後見之明偏差的影響。“知道”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知道,並不是真正的內化於心。

四、易得性啓發式

易得性啓發式 (availability Heuristic ) 是指人們會根據某些事例或事件的容易程度來評估某類事物的頻次或某一事件的概率。

這一啓發式通常很有用,在所有條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經常發生的事件要比不經常發生的事件更容易被想起來。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一啓發式會失效。如果某一事件剛剛發生,或者在發生時伴有強烈情緒,人們想起它們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易得性啓發式提醒我們,需要審慎地對待新聞報道。因爲新聞不太會報道一些日常事件 (比如汽車交通事故) ,更多的是在報道一些不尋常事件 (比如飛機失事)經常看新聞,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這些不尋常事件在你頭腦中的易得性

也就是說,易得性啓發可能會讓你覺得飛機更不安全,懼怕坐飛機,而實際上飛機是比汽車安全得多的交通工具。

五、代表性啓發式

代表性啓發式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是指人們通常會根據“A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代表B,或者說是A在多大程度上與B相似”來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如果你覺得上面這段話比較抽象,可以看下面這個例子。

琳達,31歲,單身,坦率直言,性格開朗。她所學的專業是哲學。當她還是一名學生的時候,她就非常關注歧視和社會公正問題,同時參加了反對核武器的活動。請從下述選出最可能的選項 :

(1)琳達是一名銀行出納員

(2)琳達是一名銀行出納員,同時是一名活躍的女權主義者

大多數人認爲琳達更可能是一個女權主義的銀行出納員,而不僅是一個銀行出納員。但是這樣的答案違反了概率的基本原理。兩個獨立事件 (“銀行出納員”和“女權主義者”) 同時發生的概率不可能高於單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銀行出納員”)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假如你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人表現得鬼鬼祟祟,你會不會認爲他很可能是個小偷呢?

六、框架效應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是指一個客觀上相同的問題的不同描述導致人們做出了不同的決策判斷。一般來說人們更喜歡“獲得”表述,而厭惡“損失”表述。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寓言故事來理解這種認知偏差。

國王晚上做了一個夢,醒來之後很是擔憂。於是找來了國內最好的兩名解夢師。

第一位解夢師聽國王講完夢境之後,說道:“陛下,您這個夢是預言之夢。它預示着您的親人都會先您一步離世。”

國王聽後,大怒,命人將第一位解夢師重打一頓。

隨後國王召來了第二位解夢師,他聽國王講完夢境後,說道:“陛下,您這個夢是預言之夢。它預示着陛下您會比您的親人都長壽,恭喜陛下。”

國王聽後,大喜,重重賞賜了第二位解夢師。

由此來看,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啊。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框架效應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他人,但另一方面,想要更清晰的思考,你需要認識到這一認知偏差,不能犯國王犯的錯誤。

七、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是指個體的判斷是以一個初始值或者“錨”爲依據的,然後再進行不充分的上下調整。

這是一種容易直觀理解的認知偏差,在信息不充分的場景中,我們會以一個事物的初始值爲基礎,在此基礎上做調整。比如,同一件衣服,在標價500元的時候,如果能對其砍價,人們的購買價位會嚴重受標價500元的影響,可能會定格在400元左右;但如果它標價100元,人們的購買價位就會定格在80元左右。相反,很少有人會去質疑這件衣服最初的定價是否合理。

因此,在進行重大決策時,比如購買房屋,我們需要對對方給出的初始值進行評估,判斷初始值是否合理,而不是一上來就默認了初始值,在其基礎上進行調整。

八、混淆相關與因果

對相關性和因果性不太瞭解的人,往往認爲二者沒太大區別,或者認爲二者是一回事。也就是說,當我們說A和B有關係,A升高時,B也升高 (相關性) ,這時人們會有一種錯覺,認爲A導致了B的發生 (因果性) 。你可以看看下面幾個例子:

  • 成功人士一般都睡眠較少

  • 打麻將的老人較少得抑鬱症

  • 冰激凌銷量越高,中暑人數越多

假設上面的敘述全部爲真,我們很容易認爲:想要成功,早睡早起;想要不得抑鬱症,就去打麻將;不能喫太多冰激凌,不然容易中暑。

而其中因果關係可能是,成功者因爲需要處理的事情多,所睡眠時間少;開朗的老年人更可能願意去打麻將,而抑鬱的老人不愛社交,迴避社交;而冰激凌與中暑人數的關係則可能是由第三個變量氣溫導致的。

所以,在看到相關性表述的時候,我們要謹慎解釋它們背後的因果機制。

參考文獻

1. [美] 朱迪絲·博斯.獨立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M].新曲線出品.

2.[美] 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新曲線出品.

3.[美]斯科特·普勞斯.決策與判斷[M].新曲線出品.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神經現實(ID:neureality) ,作者:朱公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