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俄罗斯,行政、立法、司法、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的乱象,与最根本的制度是分不开的。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苏联的阴魂还是没有散去。

这种阴魂是什么呢?即权力可以决定一切,在苏联时期,权力可以让有产者变成无产者,让无能者变成有产者,前提是只要用户他们。苏联解体后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些脱胎于苏联体制下的官员摇身一晃,换了个名字俄罗斯,又继续执政。统治阶层还是那个无能的无产者通过抢夺变为有产者阶层,他们懒惰、不努力、不想劳动,却想获得和通过努力劳动获得财产的人一样的生活,那么怎样做呢?那就是以剥削的名义来剥夺有产者,是他们变成了有产者,然后又以懒惰、不努力、不想劳动的名义来指责变为无产者的那些人,以此掩盖他们自身骨子里的劣根性及无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新总统叶利钦把国有企业开放给自己有利益输送的个人,这一过程伴随的是权力与财富的结合。1995年,俄罗斯叶利钦总统批准一项“债转股计划”的政策,同叶利钦关系紧密的个人银行向政府提供贷款,低就能够获得国有企业股份。这项计划,是彻彻底底的盗国计划,大量战略性国有企业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以相当低的价格出售给了与叶利钦关系不错的私人。

例如,霍尔多科夫斯基的个人银行以3.1亿美元的价格控制了石油巨头尤思科78%的股份,要知道在当时这些股份的价值是50亿美元;别列佐夫斯基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另一家石油巨头,而这家石油巨头的实际估值是30亿美元。这些战略性国有企业都被这些苏联体制时期的公仆,以各种方式出售给了与这些公仆有关系的人手中。这是俄罗斯人资产的大量流失,而这一过程伴随着“债转股计划”一点一点地完成大小国企的私有化。私有化不是坏事情,但是私有化国企,且是利益交换那就不是好事情了。

这种权力和财富的结合,以权力为财富提供瓜分国有经济利益,而财富为权力提供资金支持以保障权力稳定。1996年3月,叶利钦及其利益输送者别列佐夫实际、古辛斯基、霍尔多克夫斯基、维诺格拉多夫、斯摩棱斯基、费里德曼、马儿金七位金融大佬,订立攻守同盟,即叶利钦为这几位收购国有资产提供便利,而这几位为叶利钦助选提供资金。

在叶利钦成功连任总统就职典礼上,这七位金融盗贼坐在最前排,与大统领一并享受着他们能够继续盗国的胜利果实。这些金融寡头涉足的领域各有不同,但是这几位金融寡头涉足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最赚钱的行业,触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能量大到可以影响俄罗斯的经济运行。这六位属于叶利钦势力范围的金融寡头控制了俄罗斯50%的经济,你要说还有其它50%不是他们控制。要知道苏联体制下的公仆可不止叶利钦一个人呐,还有其它公仆呐,其它公仆也要瓜分这些国有企业利益呀,所以大头叶利钦家族拿去了,其它小头那些无能者家族自然不会放弃。

这些金融寡头的财富时依靠权力获得的,在这样的体制下要是财富可以继续留在手中,那么就要让权力继续为掌握财富的人所用。但是这样的体制决定了,财富时可以倒手,但是权力的拥有者必定会让不是自己过手的财富,抢夺到自己的手中,这种体制下的博弈就是权力的博弈,而权力的博弈就是为了财富即钱。

叶利钦没有选择同自己一起扛过枪、同过窗的战友,选择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伙子。以为以此为恩遇,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没有工作还想当出租车司机的这么一个人有什么能力,就你了,你来当总统,我在后面扶持你。不过你当上总统后,首先要特赦我和我的家族,普京确实办到了。

但是叶利钦没有想到,在没有尝试权力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相当出租车司机的小伙子,但是当他有了最高权力之后,那就不是相当一个出租车司机了。虽然能力不够,但是还把自骗自己能够成为超越俄罗斯历代统治者的这么一个人,搞什么超级大国,同时还不忘捞钱,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开始的时候,普京使作为一个傀儡上去的,他面前的是太上皇叶利钦及叶利钦的50%俄罗斯经济影响力的7个金融寡头。叶利钦的期许是,普京你上去是为了维护我的家族及代持我家族股份的7个金融寡头,其它的事情不是你能够操心的。

这样的体制之下,没有制衡机制,权力意味着财富,想要获得财富必须依附权力,而权力为财富开路。叶利钦时期的寡头,随后的时间大部分被打倒,但是旧寡头的倒台并没有阻止新寡头的出现。肥猪下台了,瘦猪上台了,他也得弄钱啊,到哪里弄钱一层一层地弄钱方式不同,像普京这样的权位,那只能从旧寡头身上弄大钱,而俄罗斯人被下面一层一层的盘剥,老大吃肉,下面也得想办法喝汤啊,毕竟俄罗斯这个盘子是他们说了算。

俄罗斯的软肋就是没有制衡体系下的寡头体制,那些公仆在苏联时期天天灌输给俄罗斯人美国就是资本家的天下,现在这些公仆终于活成了他们想象中美国的样子,而真实的美国也不是这个样子的。俄罗斯人发现美国并不是他们被灌输的样子,而被这些公仆灌输的样子正是这些公仆今天的样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