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鼓浪嶼的文藝小資,

有重慶山城的錯落別緻,

有徽州特有的白牆青瓦,

有遠播盛名的曬秋美景……

篁嶺村在婺源算是一個以前不太爲人知的小山村,

只是近年來一些“曬秋”的圖片流出才被攝影愛好者關注,

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

如果婺源被譽爲“中國最美鄉村”,

那麼篁嶺一定是這裏的心臟。

篁嶺古村,

獨特的"曬秋"尤爲特別。

而萬畝梯田簇擁下的油菜花也格外燦爛。

村落"天街"似玉帶將經典古建串接,

徽式商鋪林立,

前店後坊,

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

春曬茶葉蕨菜,

夏曬茄子豆角,

秋曬稻穀辣椒,

時令變化,

竹篩簸箕裏所曬之物也在不斷換新,

你在不同季節,

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滿意的作品。

每每抬頭望去,

竹棍、簸箕錯落有序,

簸箕內的晾曬農作物五顏六色,

一派農家豐收舞曲,

讓人沉醉迷戀。

春季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

秋天有熱鬧的曬秋和紅葉,

古樸的建築映襯下的紅葉帶給篁嶺入冬前別樣的生機勃勃。

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給這裏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質感。

因整個村子是建在山坡上,

沒有用來晾曬秋糧的平地,

村民就把收穫的果實攤在竹製曬匾裏

放在房前曬杆上晾曬使其乾燥便於儲存。

而在油菜花盛開的季節,

篁嶺古村周圍都是一層一層的梯田,

春天種滿油菜花很是壯觀。

坐纜車上山,

先看到還沒有飄散的雲霧,

猶如小仙境。

遊篁嶺一定要在嶺上住一天,

春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

與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築羣是婺源旅遊的招牌。

從新建的纜車直接上到最高點,

沿着高架橋慢慢溜達到村裏,天街,

然後過“壘新橋”,

來到梯田花海里面觀賞。

千畝梯田,

典型的婺源風景,

篁嶺種的不是油菜,

種的是風景。

每一個門檐,

每一扇窗戶,

看出去都是風景。

古居高低錯落,

陽光均勻散落,

五顏六色的穀物熠熠生輝,

讓人動心。

民居錯落在滿山蒼翠之中,

臨近黃昏,

歸巢的鳥越發喧譁。

三座老宅,

是篁嶺古村歷史的留存,

讀懂它,

你會對篁嶺這座有近六百年曆史的古村更深的瞭解。

五桂堂,

二樓開有一間臨街的半露曬臺,

偏西南方,

每天傍晚太陽西下時,

陽光透過曬臺,

可以直接射到房間裏。

出了五桂堂,

沿臺階往下行進幾十米,

便是另一個老宅——怡心樓。

這棟白牆紅色木結構二層樓,

最早並不是篁嶺自己的建築。

它是鄰村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客館,

被整體搬遷進了篁嶺古村,

成爲古村一座婺源民間婚慶展示樓。

從怡心樓出來,

穿過一個圓形的拱門,

便能來到古村的第三座老宅——樹和堂。

樹和堂臨近古村的天街,

這座老宅佔地面積只有150平米,

取名“樹和堂”,

也寓意着以和爲貴,

家人和睦的意思。

雲霧越來越重,

像給周圍都敷上厚厚一層雪花霜,

遠山和村落就一起慢慢地黯淡下去。

秋季,

村民就會把各種收穫晾曬於屋牆外的曬架,

當太陽昇起,

從高處望去,

白牆黛瓦的房屋層層疊疊,

黃的銀杏,紅的楓葉,

果實們在圓圓的竹曬匾裏展現出繽紛的色彩,

一幅美美的“曬秋”圖畫。

當天氣晴朗紅日高照,

站在村莊高處俯瞰,

曬杆曬匾層層疊疊,

各色果實色彩繽紛,

煞是好看!

色彩豔麗的農作物散落在黑白爲色調的徽派建築間,

這獨特的景象也入選了“最美中國符號”。

羣山環抱,雲霧裊繞,

金黃色的光影中鑲嵌着一幢幢古民居,

一派豐收在即的世外景象。

在村中隨意轉轉,

在感受徽派老宅院的滄桑之餘,

還能留意門窗上精美的雕刻。

穿行於巷弄之中,

滿目是高聳的馬頭牆,

古樸的粉牆黛瓦,

與鞋底磨得發亮的青石板。

篁嶺,

以古老又原始的形式存在着,

聆聽着,

塵封遺忘,

亦或是歷史的高歌與淺吟低唱。

在秋季,

才領略到斑駁的紅葉的魅力,

卻又開始嚮往春季,

那裏一片金黃的油菜花田……

當信步於這裏的白牆黛瓦間、

腳踏烙印着歲月的青石板小路,

或是閒逛於碧綠田野間、

看人們朝作夕息,

又或啜着幾口醇香的綠茶坐在庭院中發着呆……

你會發現婺源的魅力其實都點滴在這裏的生活中。

注意事項:

篁嶺屬山區,早晚溫差較大,特別是春秋兩季,要適當多帶衣物,最好帶上雨具。

夏季婺源草木茂盛,蛇類衆多,需要專業的戶外技能與急救藥品。

婺源有些未開發的村子不包含在景區聯票內,以前也不需要門票,但近年來有些村子陸續開始徵收門票,價格信息一直在變動,也因此引起一些不愉快,爲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建議不如直接付掉或者乾脆不去,千萬不要過多糾纏以免破壞興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