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俗稱抽風,是神經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表現爲感覺、運動、意識、精神、行爲、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或兼有之。引起癲癇的發病原因有很多,有先天的,多見於腦血管畸形,腦皮質發育不良等;有後天因素,多見於外傷,腦出血,腦缺血缺氧改變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臨牀症狀不同,治療需要根據病因和個人體質進行,且須要堅持按醫囑長期用藥。今天玥亮說藥給大家說說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

說說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

癲癇寧片,具有豁痰開竅,息風安神的功效。由​蜘蛛香、石菖蒲、鉤藤、牽牛子、千金子、纈草、甘松、薄荷腦組成。用於風痰上擾癲癇病,發作時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喉中痰鳴,口吐涎沫或眼目上視,少傾清醒等症。或用於癔病、失眠等。

臨牀用藥經驗彙總:

歐陽松等通過癲癇寧片應用於腦卒中繼發性癲癇的臨牀治療效果觀察,得出結論癲癇寧片在腦卒中繼發性癲癇患者中具有較好的臨牀療效,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在腦卒中繼發性癲癇患者中推廣應用。(中國農村衛生,2018(07):66+65.)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 或遵醫囑用藥。

說說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

癲癇平片,具有豁痰開竅,平肝清熱,熄風定癇的功效。由石菖蒲、殭蠶、全蠍、蜈蚣、石膏、白芍、磁石(煅)、牡蠣(煅)、豬牙皁、柴胡、硼砂組成。用於風痰閉阻所致癲癇。

臨牀用藥經驗彙總:

吳軍等研究癲癇平片聯合拉莫三嗪治療癲癇的臨牀療效,得出結論癲癇平片聯合拉莫三嗪治療癲癇具有較好的臨牀療效,能較好地控制癲癇發作,降低機體炎症反應和神經細胞損傷,改善患者焦慮、抑鬱狀態和認知功能,具有一定的臨牀推廣應用價值。(現代藥物與臨牀,2018,33(10):2491-2495.)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7片,一日2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

說說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

七十味珍珠丸,具有安神,鎮靜,通經活絡,調和氣血,醒腦開竅的功效。由珍珠、檀香、降香、甘草、天竺黃、西紅花、體外培育牛黃、人工麝香、珊瑚、瑪瑙、九眼石、坐檯等 70 味。用於“黑白脈病”、“龍血”不調;中風、癱瘓、半身不遂、癲癇、腦溢血、腦震盪、心臟病、高血壓及神經性障礙。

用法用量:1)微丸。開水送服。重病人一日30丸;一般每隔3-7天30丸。

2)水丸。研碎後開水送服,重病人一日1克(1丸);一般每隔3-7天1克(1丸)。

說說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

珊瑚七十味丸,具有鎮心,安神,定驚,調血的功效。由珊瑚、珍珠、瑪瑙、當歸、藏黨蔘、紅景天、雪蓮花、餘甘子、藏紅花、黃精、牛黃、麝香等70味藥組成。用於腦血栓、腦溢血、冠心病、肢體癱瘓、心動過速或過緩、高血壓、小兒麻痹、癲癇及各種神經炎等。尤其對大腦神經和心臟疾病有特殊功效。

用法用量:一次1丸。將藥丸碾碎或嚼碎後用溫開水沖服。 或遵醫囑用藥。

說說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

二十五味珊瑚丸,具有開竅、通絡、止痛的功效。由珊瑚、珍珠、青金石、珍珠母、訶子、木香等組成。用於“白脈病”,神志不清,身體麻木,頭昏目眩,腦部疼痛,血壓不調,頭痛,癲癇及各種神經性疼痛。

臨牀用藥經驗彙總:

1、張亮研究二十五味珊瑚丸結合西醫方法治療偏頭痛的臨牀療效,得出結論二十五味珊瑚丸聯合西醫方法治療偏頭痛,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值得借鑑和推廣。(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9):143-145.)

2、黃小海等研究二十五味珊瑚丸聯合卡馬西平治療癲癇的臨牀療效,得出結論二十五味珊瑚丸聯合卡馬西平治療癲癇臨牀效果顯著,有利於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及改善焦慮、抑鬱狀態,可明顯減少癲癇發作次數和降低血清IL-2、TNF-α水平,具有一定的臨牀推廣應用價值。(現代藥物與臨牀,2017,32(01):120-123.)

用法用量: 開水泡服。一次1g,一日1次。或遵醫囑用藥。

說說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

化風丹,本方由藥母、紫蘇葉、殭蠶、全蠍、天南星(制)等組成。具有息風鎮痙,豁痰開竅的功效。用於風痰閉阻、中風偏癱、癲癇,面神經麻痹,口眼歪斜。

臨牀用藥經驗彙總:

陳春鵬、笱玉蘭通過進行拉莫三嗪聯合化風丹治療初診癲癇的療效評價研究,得出結論LTG聯合化風丹治療初診癲癇病人可提高治療有效率,減少癲癇發作次數,縮短癲癇持續時間。(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17,15(20):2531-2533.)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8-10丸,一日2-3次,18天爲一療程,或遵醫囑。

說說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

通過上述介紹,相信大家對於6種可用於癲癇的中成藥都有一定的瞭解了吧。不同的抗癲癇藥適用於不同的癲癇類型,如選用不當,不僅治療無效,而且還會導致癲癇發作加重,因此需根據醫囑區別使用。此外如藥物治療不理想,還可考慮手術治療。積極配合治療是控制癲癇頻繁發作的關鍵,且要嚴格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