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見了許多人,其中,有兩個人的出場,曹雪芹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寫,也教我們認清了兩類朋友。

“鳳姐”類:逐利型朋友

王熙鳳的出場,是她個人的專場秀,人未到,笑聲先到,衆星捧月的隆重登場,“神仙妃子”般的首秀。

見到黛玉的第一句,就是高甜度的讚美:“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纔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這一讚技巧高明,明贊黛玉貌美,暗贊賈母基因優秀,說賈母對黛玉牽腸掛肚,讓黛玉暖心,更讓賈母開心。方纔,鳳姐還爲黛玉母親病逝流淚,因着賈母提醒,立馬“轉悲爲喜”,對黛玉噓寒問暖。接下來,與姑媽王夫人一唱一和,表現出早已爲黛玉準備了衣料,辦事妥帖。

從高明誇獎,到悲喜轉換,再到默契唱和,鳳姐這一齣戲,是表演給誰的?對,賈母。賈母是鳳姐的頂頭上司,是鳳姐的VIP客戶,如今這位大客戶最關注的就是黛玉。爲了贏得賈母的歡心,爲了捍衛賈府管家的利益,她將對黛玉的“深情”表演得淋漓盡致。

我們身邊,不乏“鳳姐們”這樣逐利型的朋友。他(她)們熱情似火,因爲你背後的支持者、你的資源、你的平臺,能夠給他(她)們帶來價值。

“寶玉”類:分享型朋友

和鳳姐相比,賈寶玉的出場有些隨意。鳳姐盛裝,寶玉則是進香還願回來,換了便服來見黛玉,向她呈現的是家居的、日常的狀態。鳳姐說話句句都照顧賈母的感受,寶玉則眼中只有黛玉,見面第一句就是“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竟然說出黛玉都沒敢出口的話,可見,寶玉的率真、純粹。

鳳姐表演絲絲入扣,盡討賈母歡心;寶玉則本色出演,完全不顧及賈母感受。寶玉問黛玉有沒有玉。黛玉回答沒有,說那玉是稀有之物,不是人人都有的。寶玉頓時發起癡狂病,摘下玉,狠勁摔到地上。別人都去拾玉,生怕損壞了,賈母直給氣哭了。寶玉哭得稀里嘩啦,說:“家裏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

以前看這一段時,只是覺得寶玉孩子氣,如今再看,卻有不同感受。

試想,如果我們有好東西而別人沒有,我們該有多得意啊,肯定會抓住各種機會在人前顯擺。寶玉則是異類,他有玉,姐妹們沒有,知道仙女般的黛玉也沒有,他就很難過。在他心中,所有美好的東西應該大家共有,他不爲“專有”而得意,反而將其當成折磨和懲罰。

身爲富家公子、掌上明珠,寶玉卻擁有共享、平等的觀念,而且是純粹的、真誠的。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姐妹,甚至丫環傭人的一視同仁。晴雯生病了,他親手熬藥;平兒被欺負,他悉心開導提供幫助;金釧兒死後,他在鳳姐生日宴上溜出去焚香祭拜。最後,寶玉考中進士,卻選擇出家爲僧,將自己擁有的所有榮華富貴變成了懲罰,用修行成全自己的救贖。

在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人際交往更加頻繁,現實生活、虛擬網絡,給了我們交友的廣闊空間。在朋友圈中,你要認清“鳳姐們”和“寶玉們”。

“寶玉們”是稀有動物,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千萬珍惜。“鳳姐們”,你要謹慎交往,看清他們熱情的真相,不會因爲投入太深而受傷。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鳳姐們”也是我們自我進化的動力,真正強大的人,會努力讓自己變得和背後的支持者一樣強大,讓自己成爲資源和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