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賀新郎》

《乘風破浪的姐姐》掀起一波一波的熱議,每期播出之後,都會在熱搜榜上佔據很多席位。最開始是黃聖依、寧靜這些自帶流量的姐姐;然後是伊能靜、張萌;前幾天終於到了稍微面生一些的姐姐——王霏霏了。

她好像真的沒紅過,雖然氣質和唱功以及舞蹈都不錯,但最初介紹所有人的時候的確很面生。但是她也同樣紅過,是在韓國,和孟佳以及另外兩位韓國女孩的組合miss A。

前陣子,她發文回應惡評:

回應主題有二,一是有人說她和孟佳即使參加了這個節目,也不可能“翻紅”;二是說她們是所謂塑料姐妹花,娛樂圈不存在真情實感。

而王霏霏的回應,自嘲中又有着不卑不亢,沒有過激語言,相信這一波過後人氣還會漲一些吧。而關於私信和評論的內容,着實有些讓人摸不着頭腦。一來,翻紅是不是她們的唯一目的,別人很難知曉;二來,娛樂圈沒有真情實感和塑料姐妹花這個說法,未免太過絕對。

那麼,爲什麼網友會提前預設這兩種情況,並且頗具惡意的攻擊姐姐本人呢?這和心理學上的投射效應有很大關係,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的心理現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

投射,心理學用詞,指人們習慣以自己內心的所想所見爲標準,以此來分析和判斷他人。並以爲對方也是這樣。

藝人作爲公衆人物,難免會接受粉絲和網友的稱讚和批評,也會有惡意滿滿的攻擊。從王霏霏對“翻紅”的回應可以看出,網友這次攻擊的是她的“不紅”。王霏霏是否把“翻紅”當作了參加“浪姐”的唯一目的,網友並不清楚,但這卻成了他們攻擊姐姐的武器,本質上網友們還是認爲“紅”對於藝人來說是唯一重要的。

人氣和知名度無疑是藝人生存的重要條件,這無需辯駁什麼,但更爲根本的是專業水準。如果只是把紅與不紅作爲藝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未免太過狹隘了。不論王霏霏是否能夠“翻紅”,其專業水準和個人魅力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姐姐們內心中那股熊熊向上的烈火一直在燃燒。

說回投射,她會帶給我們認知上的偏差,讓一個人以爲自己眼中的世界就是全部了。當我們產生了這些偏差認知之後,就會不知不覺以自己爲中心,從而變得眼界狹窄。那些攻擊王霏霏的網友,無非是認爲“紅”是藝人唯一的追求,並且認爲藝人自己也是這樣想的。

而在姐姐們內心的火焰,只有她們自己才真正明白,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並且認爲只有煙纔是最重要的。“賤人就是矯情”: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把自己認爲的,強加於別人

王霏霏反擊網友的第二個點,是關於娛樂圈中,女性之間的關係問題。

塑料姐妹花現象由來已久,但真正爆火是在2017年,因爲微博“好姐妹的感情就像塑料花,特別假,但是卻永不凋謝”這樣一個段子。

娛樂圈裏的確有很多塑料姐妹花的例子,例如電視劇《歡樂頌》五美的故事,再往前范瑋琪和張韶涵,安以軒和大s等等。

說實話,這種比喻還挺形象的。塑料製品欠缺生命力,擺在家裏也會顯得毫無生氣,不論對人的心理還是生理都沒有滋養作用。所以,如果你家裏有一些塑料的擺件或是塑料花,莫不如擺上幾根真正的竹子或是綠籮,也會讓家裏有一些生機。

言歸正傳,的確有人研究過女性之間友誼,結論是與男性相比,女性之間的友誼更加不穩定。同時還有另外一項研究也提示我們,相較於男生,女生身邊那個“最要好的同性好友”更換得更加頻繁。

同時,女生處理矛盾的方式也更容易加劇關係向負面發展,使得已經產生的矛盾愈演愈烈。其中一種常見的方式,就是將對方的私密信息透露給他人,以此來攻擊對方。不僅如此,女性好友之間如果關係破裂,程度也會比男性更深——有可能從原本的看上去橘裏橘氣發展到形同陌路。

但是,如果因爲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就一刀切認爲娛樂圈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未免過於狹隘和武斷。大小S姐妹團,賈靜雯和高圓圓,這都是關係非常好的女星,和塑料姐妹花就挨不上邊。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那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已,背地裏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呢!”

這樣說的人,有很大可能在生活中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塑料”關係,而這種經歷會讓他們認爲別人也是如此。因此,在看到他人可以維持非常好的朋友關係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爲:不過是逢場作戲,塑料姐妹花。

這不是羨慕嫉妒,也不是恨,他們發自內心地認爲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沒錯,這就是投射。

可以理解的一點是,這種投射從本質上來講,不可避免。人類有時候並不像我們自己認爲的那樣勤快,反而更容易懶惰。投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我們的認知成本,減少認知受到衝擊而帶來的焦慮感。

舉個例子,在電視劇《甄嬛傳》裏面,華妃一直視甄嬛爲仇敵,那句”賤人就是矯情“可謂家喻戶曉。可是,甄嬛在華妃下線之前,主動爭寵的次數 屈指可數。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無非是華妃認爲所有皇帝鍾愛的妃子都是主動爭寵的,並認爲別人也是這樣想的。

我一直在努力向上,你卻只看到我紅不紅

網上有一個段子:

一位女孩把新買的iPhone放在鋼琴上,她同學看到後說:真能裝!把手機放這麼顯眼的位置。

女孩笑了笑說:我彈着80萬的鋼琴,你卻只看到一個7千塊錢的手機。

女孩的媽媽對女兒說:你住的5千萬的別墅,卻眼裏只有鋼琴。

女孩的爸爸對媽媽說:你享有身價10億的老公陪着,卻眼裏只有個破別墅!

你以爲最重要,最能擊中他人的東西,也許在人家眼中看來並非如此。當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越來越多時,眼界和格局也就越來越小。

所以當我們想要評價外界時,記得緩一緩,先反省一下自身的問題,也許會發現自己身上那些不曾注意過的惡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