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豫南地区有一位革命先辈,他叫孔繁益(字友三),1893年农历正月初一出生于汝南县水屯镇孟庄。孔繁益很小就被送到私塾读书,十几岁时在父母的支持下用自家的房子开办学堂,起名“友三学校”,并亲自任教。他是豫南地区的早期共产党人、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孔庄支部书记、中共水屯区委书记、中共汝南县委委员、中共信阳中心县委委员,曾经与杨靖宇(马尚德)一起并肩战斗,浴血奋战,为豫南地区党组织创建、革命事业的发展以及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做出了卓越贡献。

上世纪20年代初,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灾情不断,社会动荡。广大农民为抵御军阀的勒索、官府的搜刮、土匪溃兵的骚扰,自发组织了民间自卫组织,豫南地区成立了红枪会。由于孔繁益有文化,爱思考救国救民的问题;性情直,敢于主持公道,仗义执言;口碑好,与人为善心底慈善,因而当红枪会在水屯一兴起,他就被推举为红枪会首领。从此,一旦官兵或土匪侵扰百姓,只要孔繁益一声令下,即可聚众数百人或上千人,甚至上万人,这种强大的反抗势力迫使军阀和官府不敢随意下乡征粮派款,土匪、散兵亦不敢在水屯区域内横行霸道。

1926年7月,以国共两党共同组织的北伐战争打响后,气势锐不可挡,直逼武汉。为配合北伐军进军河南,中共中央要求河南各级党组织“利用红枪会发展农民协会”、“使红枪会为农民协会之武装力量”,重点做好红枪会首领的工作,积极开展对红枪会的改造。10月,中共豫陕区委(河南省委前身)为加强对豫南农民运动的领导力量,先后派马尚德、张家铎(上海劳动大学)、李鸣岐(黄埔四期毕业生)、张耀昶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为迎接北伐军入豫,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当时以孔繁益为首的水屯红枪会是汝南以西、驻马店以东规模较大的农民自卫组织,中共驻马店特支对其特别关注,派马尚德、张耀昶等人到水屯找孔繁益做思想工作,引导红枪会同反动势力进行有组织的斗争。孔繁益听从指挥,全力配合。在中共驻马店特支的领导下,孔繁益联络其他红枪会共同“打老陕”,各地联合拒绝为驻扎在本地的军阀部队提供军需粮草和人力、物力等,并且对下乡抢劫的散兵游勇迎头痛击,予以严惩,深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赞誉。

按照党组织的分工:马尚德主要负责确山县城以北洪沟庙、驻马店、水屯一带红枪会的改造,重点做好红枪会首领的工作。马尚德与孔繁益家乡孔庄相距不到十华里,马尚德的妻子郭莲与孔庄相距很近,郭莲的大哥也是红枪会会员,与孔繁益熟识。马尚德的同学张耀昶与孔繁益也是亲戚关系,相互之间知根知底。孔繁益是红枪会首领,在当地的知名度较高,且思想很进步,接受新事物快。听了马尚德的政治见解,思想洞开,受益匪浅。孔繁益和马尚德都是属蛇的,只是孔繁益比马尚德大一旬,但共同的革命理想使他们一见如故,成为了忘年之交。孔繁益虽然思想进步,对共产党仰慕向往,但一直没有入党,而马尚德是河南省最早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会员,在开封甲种工业学校组织领导过“五卅”爱国运动,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尚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丰富的革命斗争实践,让孔繁益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由衷佩服。马尚德经常到水屯和孔繁益促膝谈心,帮助孔繁益提高政治站位和阶级觉悟,要求他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和处理问题,鼓励他要充分利用红枪会的力量为穷苦百姓办事,尽快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己的武装组织。孔繁益有知识、有文化、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共产党的宗旨和主张,理解的很深刻,政治觉悟提高很快,使他较快的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孔繁益积极响应中共驻马店特支的号召,坚定不移地跟共产党走,一心扑在红枪会的改造和组织农民协会上,积极动员红枪会员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利用红枪会的影响组织广大贫苦农民成立“光蛋会”(又称广大会),人数很快超过万人。为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孔繁益多次组织红枪会和农民自卫队、光蛋会员举行游行示威,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使得水屯一带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

孔繁益通过和马尚德的多次接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为什么要改造红枪会以及如何改造红枪会等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马尚德讲道,在积贫积弱的中国,穷苦农民要寻求自身解放,必须用先进的思想争取、教育红枪会会员,必须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武装,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组织。在马尚德的教育引导下,孔繁益加紧对红枪会进行改造,利用红枪会的影响吸引广大农民参加光蛋会,发展壮大农民自卫队。利用多种机会和条件与反动势力进行不同形式的斗争,使农民运动发展很快,深受中共驻马店特支书记林壮志、豫陕区委特派员郝俊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党组织认为培养孔繁益入党的条件已经成熟,于1927年2月,经中共驻马店特支同意,由中共豫陕区委特派员郝俊夫介绍,孔繁益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共驻马店特支建立后发展的第一批党员,也是水屯镇的第一名共产党人。

孔繁益由一名红枪会首领成为共产党员后,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更大了,更加努力地工作。孔繁益经常同马尚德一起深入到乡村动员群众,发展光蛋会员。在条件成熟的乡村把红枪会变为农民自卫队,建立农民协会。他们还鼓励各乡村让农民自己推荐所信任的人员担任自卫队长,专司本村站岗放哨、防匪防盗、防散兵游勇袭扰的任务。在马尚德和孔繁益的共同努力下,整个汝确边地区都组建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使农民武装队伍不断扩大。马尚德、孔繁益在与农民自卫队员的联络中,既注重政治教育,又重视在斗争中培养农民运动中的骨干力量。主要有余塚村自卫队长余恒性、王富贵、谭和尚、牛守富、霍学勤,以及孔繁益的大哥孔繁信等都是经马尚德、孔繁益亲手教育、培养起来的。这些骨干力量不仅在同反动势力的斗争中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而且在思想上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都成为了坚定的共产党人,全部献出了宝贵生命。

在大革命滚滚洪流的实践中,马尚德与孔繁益志同道合、并肩战斗,革命情谊日渐加深,成为了莫逆之交。1927年2月16日,确山县农民协会建立,马尚德被推举为委员长。孔繁益全力支持马尚德领导的农民协会,他对马尚德说,只要斗争需要,水屯的农民自卫武装随时听从你的指挥。此后,孔繁益曾几次组织农民武装力量策应马尚德领导的确山县农民协会,开展对北洋军阀吴佩孚的“讨逆联军”第八军作战,并取得了胜利。

随着形势的发展,北伐革命军向河南推进的速度逐步加快,中共驻马店特支为检验农民自卫武装力量,为在北伐革命军入豫时举行武装暴动做准备。决定农历三月初三在汝南县沙口庙会和确山县城古会分别同时举行“亮牌”(即示威)行动,以显示农民协会领导的武装力量。

1927年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三)早晨,太阳刚刚升起,马尚德等人便来到了确山县城东关大广场。各路红枪会、联庄会员扛着红旗,手持大刀、长矛,从四面八方进入大广场。孔繁益率领水屯、老君庙、韩庄数百名农民自卫队(即联庄会)会员雄纠纠、气昂昂地赶到了广场。上午九时,各路农民自卫队、红枪会员共两万多人齐集确山城东关大广场。十时,广场上刀枪如林,红旗如潮,人山人海,以马尚德、张家铎、张耀昶为首的指挥员向确山北洋军阀知事提出“交出四大劣绅、取消苛捐杂税、不再派车拉夫,释放被关押的穷人”等要求。县知事王少渠表面应承,回城后却闭城不出,企图等待救援。第二天,中共驻马店特支又动员遂平、汝南西部农民自卫队支援。孔繁益按马尚德总指挥的要求,亲自与韩庄等地红枪会首领联系增援,同时组织水屯的农民协会、光蛋会员蒸馍、炒炒面,支援围城亮牌的农民自卫队。

4月7日,各路围城的农民自卫军已达五万多人,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信阳道尹于庭鉴乘专列亲自到确山县与暴动农民自卫军谈判。在谈判未果后,守城的北洋军阀士兵突然开枪射杀两名自卫队员。指挥部经请示武汉党中央同意,下令全面攻城。孔繁益按照马尚德的要求,率领的水屯农民自卫队和王国华带领的大王庄红枪会员高喊着口号,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北城门冲去。农民自卫军用土炮打塌了确山县城东南角的炮楼后,开始架云梯、爬城墙,向城内发起攻击,同时拦截企图从城内外逃的军阀部队。4月8日激战一天,守城的魏益三第八军一个团留守的200多人被搜索追杀殆尽,县知事王少榘被活捉,四大劣绅化妆逃出城外。4月9日早晨,确山县城头升起了第一面鲜艳的农民自卫军红旗。这次农民暴动取得了全面胜利,首次解放了确山县城,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这是河南省最早建立的县级苏维埃农工革命政权,在河南农民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南省第一个苏维埃农工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由马尚德负责,开始行使县级政府权力。孔繁益在确山暴动胜利后,率领农民自卫队返回家乡,重点协助张家铎在驻马店镇做好迎接北伐革命军和支援北伐革命军继续北进的工作。

1927年7月,武汉国民革命政府与蒋介石领导的反动政府合作,共同反共,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马尚德等同志领导的确山暴动的骨干力量,被迫撤出确山县城,转移到农村。但马尚德、孔繁益培养教育下的汝确边地区的一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农民协会会员和农民自卫队员,经过大革命斗争的战斗洗礼,在以后的斗争中更加成熟、沉稳、干练,逐步成为汝确边地区革命斗争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汝确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豫南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1927年8月,在大革命遭到失败,革命转入低潮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紧急会议。8月底,中共汝南县党支部就在孔庄召开县支部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确定了党的地下活动方针和秘密工作原则。会议决定孔繁益为水屯党组织总负责人,由他与确山县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孔繁益在确山城东北的周庄以教书为掩护,联络确山暴动中回乡的骨干人员,发展农民武装,为迎接新的斗争做准备。

1927年11月1日凌晨3时许,夜色如墨,寂静无声,寒气袭人,大地显得阴森、凄怆和悲凉。这时,一支由马尚德、李鸣岐指挥的农民自卫军敢死队朝着刘店方向飞奔,目标是攻打刘店国民党李广化反动民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最终取得胜利。刘店秋收起义在中原大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的序幕。起义胜利后,在刘店正式成立了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和农民革命军。农民革命军由马尚德任总指挥,李鸣岐任党代表,徐子荣、孔繁益、张景须、岳毅芝负责各区的地方工作。在这期间,孔繁益按照上级分工,没有随军行动,他和徐子荣分别回到各自分管的区域,恢复建立党组织,宣传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支持农民革命军对敌斗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汝确信边游击根据地内,先后建立了八十多个农民协会,基层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对开辟红色游击根据地,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7年11月28日,确山农民革命军在汝南县韩庄镇西南王楼村开仓放粮时,被确山国民党驻军高子元包围。在激战中,虽然农民革命军打退了敌军,但终因缺乏实战指挥经验,特委书记王克新、总指挥马尚德等先后负伤,王克新因失血过多在送往驻马店医治途中不幸牺牲,使农民革命军受到重创。此时豫南地区再次陷入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白色恐怖包围之中。孔繁益、徐子荣等同志领导的汝确边地区形势更加严峻。

中共驻马店各级党组织密切注视着形势的变化,为打击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振奋革命精神,把土地革命推向高潮,根据上级指示,中共汝南县委决定,以农民协会(红枪会)为骨干力量,以水屯为中心,领导群众开展抗租抗捐的斗争。由革命斗争经验丰富的孔繁益直接领导。

在孔繁益的带领下,农民革命军战士冒着严寒,手持大刀、长矛、铡刀等武器,潮水般地向水屯镇涌去,将水屯寨四门团团围住。抗款要人的高喊声和各种武器撞击寨门的声音震耳欲聋,一浪高过一浪。羊世同慑于联庄会的浩大声势,龟缩于寨内不敢露面,派吴佩立等人出面向孔繁益求和,答应立即释放孔祥法。吴佩立还以店长身份宣布820块大洋不再征收。

水屯抗款斗争的全面胜利,极大的震撼了豫南地区,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豫南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和农民武装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党将要在汝确边区发动第二次农民武装大暴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1928年3月,中共河南省常委、宣传部长任作民(任弼时之弟)到汝南、确山两县检查工作并召开会议,根据农民运动发展的形势,会上拟定了在汝确边区举行第二次农民暴动的计划。分别由汝南县委委员孔繁益和确山县委负责人徐子荣、张景须负责。

孔繁益、徐子荣根据上级指示和斗争需要,着手组建武装暴动队伍。1928年4月中旬,汝确边区的农民协会会员已发展至万人,第二次武装大暴动的条件已经成熟。5月2日,中共豫南特委在确山召开各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决定在麦收前发动武装大暴动。鉴于豫南革命委员会主席蔡训明3月份在打土豪战斗中壮烈牺牲,特委负责同志李鸣岐去苏联参加党的全国第六代表大会,马尚德作为特委特派员调到信阳工作,会议决定这次大暴动由孔繁益、徐子荣指挥。

从1928年5月中旬开始,由孔繁益、徐子荣等率领汝确边数万名农民自卫队员开始向土豪劣绅、恶霸地主、地方官僚等反动势力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暴动队伍所到之处,地主恶霸无不跪地求饶,农民群众扬眉吐气。

1928年6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急调信阳、确山、驻马店、汝南等地驻军,配合地方反动武装数万人,对汝确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血腥围剿。为粉碎敌人对汝确边区的围剿,打击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特委和汝南县委决定以汝确特区政权成立的赤卫队(即游击队)为主力,发动群众在水屯再次举行武装起义,消灭军阀羊世同部。

水屯武装起义之后,孔繁益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知名度越来越高,但共产党员的身份已公开暴露了,于是敌人开始对他进行通缉、悬赏和追杀。孔繁益不能公开活动了,只好转为地下,秘密地组织和领导群众,同敌人进行不同形式的斗争。

随着斗争形势日益恶化,国民党反动当局在豫南推行更加残酷的政策,大肆捕杀共产党人。为了保护骨干力量,党组织决定,把一批在革命斗争、暴动、起义中已经公开身份的豫南特委委员、汝、确两县党组织的负责同志,转移到外地工作。孔繁益转移到信阳工作,与先期调到信阳任县委书记的马尚德(化名张贯一)和先期到信阳县委工作的原中共汝南县委负责人贾子郁处报到。

孔繁益到信阳工作后,发现信阳也是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党组织的工作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但是马尚德领导的信阳县委和基层组织还较为完好,工作有序进行。孔繁益到任后积极协助马尚德、贾子郁等县委负责同志工作,秘密深入到基层,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在城市组建工会,在乡村组织农民武装,支援苏区斗争。1929年2月马尚德奉命代表省委到外地指导工作。马尚德临行前与孔繁益进行一次深谈,鼓励他振作精神,克服困难,继续斗争。孔繁益也让他多多保重,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之后,马尚德就参加中央干部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奉命去东北工作。

马尚德离开信阳后,孔繁益深知自己当时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仍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协助贾子郁做好各项工作。1931年底,孔繁益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到苏区首府新集(后为新县)地区工作,化名刘中方、刘指南。1933年秋,孔繁益在反围剿斗争中不幸被捕。因他不是当地人,地方反动势力不摸其底细,将其在监狱里折磨半年之久,什么也没拷问出来,后在地方党组织的帮助下,孔繁益才得以释放。

1934年春,孔繁益只好回到家乡汝南县。他仍以教书为掩护,以汝确边区为基地,开展地下革命斗争。9月,原中共信阳县委书记李剑森叛变,三个月后原中共确山县委书记杜克恭叛变,豫南党组织再次遭到破坏,孔繁益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入狱。

1935年4月,孔繁益经过家人的艰苦努力,终于被营救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孔繁益到竹沟与王国华(解放后任河南省副省长)、文敏生(解放后任河南省省长、国家邮电部长)等同志见了面,边区省委要求孔繁益尽快恢复汝确边地区党的组织、扩大特区武装,巩固和支援竹沟抗日根据地。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各地发动大规模的反共活动。1941年2月,中共中央依据有关情报,决定紧急撤退河南党员干部,要求区委以上党员干部全部撤退。中共中央中原局也向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五师发出通知,紧急协助河南省委“迅速将白区干部撤退到五师抗日根据地。”孔繁益是县委委员、区委书记是必须撤离的对象。1941年3月,尚未来得及撤离的孔繁益被叛徒出卖第三次被捕入狱。孔繁益被捕后作为政治要犯,被遣送到漯河国民党汤恩伯部第三十一集团军军法处关押。

当时,孔繁益已年近半百,他曾多次目睹过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残暴镇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顽固分子的严刑拷问面前,从容不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始终未暴露党的任何秘密。国民党顽固派知道孔繁益是豫南地区著名的共产党领导人,长期与其斗争,对其甚为了解,知道想从他口中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非常难。于1941年8月送到在漯河军法处(设在偃城)关押,五个月后,又把孔繁益转押到国民党顽固派专门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西安集中营——“西北劳动营”。孔繁益在营内仍坚持从事共产党的活动,敌人又将他作为重要政治犯先后押入西北劳动营“特别监所”和胡宗南部绥署“终南监狱”。1944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将孔繁益、毛泽润、凌创纪等14名共产党要犯秘密杀害。孔繁益临刑前大义凛然,高呼革命口号,昂首挺胸,走向刑场,时年51岁。

孔繁益和杨靖宇是亲密的革命战友,都是豫南地区早期的共产党人,都为发动和领导确山暴动、刘店秋收起义等立下了汗马功劳,都在血雨腥风的艰苦岁月里浴血奋战,都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英勇顽强,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出了一切,都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都在中国革命斗争的辉煌史册里留下了可歌可颂的壮丽篇章。他们的红色信仰、他们的光辉业绩、他们的革命精神、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的光辉形象将于日月同辉,永垂不朽!

(王太广 乔长泰 贺新义)

编辑:刘文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