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車貸一哥”涉嫌非吸被立案!實控人對本報回應:“我還好,先走好下一步”

來源:國際金融報

杭州第一大網貸平臺微貸網被立案,在業內人士看來,傳遞出明顯的全面清退網貸的信號。

杭州最大網貸平臺、“車貸第一股”微貸網最終還是被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立案偵查了。

警方深夜通報不久,微貸網實際控制人姚宏通過微信朋友圈致歉:“或許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向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們說聲抱歉,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全力以赴。”

7月5日早間,姚宏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我還好”;對於微貸網後續規劃,姚宏表示“先走好下一步”;至於微貸網後續如何兌付,姚宏表示“等通告”。姚宏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回應稱,可以按計劃清退網貸存量。

“微貸網被立案主要原因是最終的兌付方案沒法執行,或者沒有按照出借人認可的方式執行。”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判斷,“被立案並不意味着就會退市,還要看後續有沒有新業務,短期來看(對上市公司)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涉嫌非吸被立案,政府介入催收

7月4日深夜,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通報稱,依法對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微貸網”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立案偵查。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偵辦中。

當晚11點半左右,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官方微博還發布了致微貸網平臺借款人的借款催收公告,稱爲保護廣大出借人合法權益,杭州市上城區防範金融暨網絡借貸風險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處置辦”)現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追贓挽損工作,敦促通過微貸網進行借款且尚未還款的借款人(下稱“平臺借款人”),積極主動歸還借款

公告顯示,微貸網催收工作將納入政府整體處置,原有催收體系、組織架構及人員保持不變,催收工作受政府統一管理、監督及指導。請平臺借款人自覺配合借款催收工作,按本催收公告的要求積極主動歸還借款。

爲保證出借人合法權益,處置辦將根據催收工作進度適時啓動法律程序,依法追究借款人逾期還款的法律責任。平臺借款人若逾期還款,將被納入失信名單,可能影響借款人正常的生活消費、日常出行、銀行貸款等事項。若平臺借款人拒不履行還款義務,惡意逃廢債,經催收後仍不還款,涉嫌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嚴懲。

實際上,微貸網在被立案之前已經停標並宣佈退出網貸行業。5月31日,微貸網在其官方微信號中公告稱,基於國家政策及行業趨勢原因,微貸網經審慎研究決定,於2020年6月30日前退出網貸行業,不再經營網貸信息中介業務。

今年2月份,有投資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微貸網客服稱受到疫情影響,同時根據監管要求降低代收餘額,“X投資計劃”不再發新標。微貸網也在後期披露的財報中表示,2020年2月起,“首要投資計劃”和“X投資計劃”就已停止提供新的貸款以供在線投資者認購。

於百程指出,微貸網被立案的原因主要是最終的兌付方案沒法執行,或者沒有按照出借人認可的方式執行,這可能導致其具備立案條件,“微貸網是否有違法行爲,還有待公安和司法機關調查和判定”。

待還幾十億,股價、業績雙下滑

微貸網於2011年7月18日上線運營,是一家專注於汽車抵押借貸服務的網貸平臺。2018年11月15日,微貸網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爲“WEI”。

天眼查信息顯示,微貸網運營主體是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約1.28億元。股權穿透後,微貸網法定代表人、創始人兼CEO姚宏持股比例達到73.17%;第二大股東爲A股上市公司漢鼎宇佑全資子公司;第三大股東爲德清錦繡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依據Wind數據,微貸網上市當天,開盤價爲10.5美元/股,隨後一個月到達股價最高點13.63美元/股,隨後股價震盪下行。自2020年3月5日起,微貸網的股價長期在1至2美元之間徘徊。

微貸網宣佈退出網貸業務之後的首個交易日股價跌逾5.05%,市值1.2億美元;被立案後,微貸網股價盤前一度暴跌逾17%,報1.1美元。截至美東時間7月2日收盤,微貸網股價爲1.33美元,對比上市首日10.25美元的收盤價下跌幅度高達87%。

微貸網官網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微貸網累計借貸金額2986億元,借貸餘額85.83億元,借貸餘額筆數爲33.66萬筆,當前出借人數量11.5萬人,人均累計出借金額26.4萬元。

依據微貸網5月27日發佈的財報數據,微貸網2019年營業收入達33.58億元,同比下降14.2%;微貸網營業成本和費用爲19.1億元,同比減少24.2%。2019年微貸網淨利潤達2.63億元,較2019年同期6.05億元同比下降56%。攤薄後每股收益3.6元,同比下降67%。

2019年第四季度,微貸網營業收入爲7577萬元,同比減少88.64%;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爲-9930.6萬元,同比減少191.38%。截至2019年末,微貸網總貸款餘額爲137億元,2018年同期爲199億元。

於百程表示,微貸網被立案,對上市公司來說會存在很大變數,但並不意味着立案就會退市,還要看後續有沒有新業務,短期來看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波及A股上市公司“承擔有限風險”

微貸網被立案波及A股上市公司漢鼎宇佑(300300.SZ)。北京時間7月6日開盤,漢鼎宇佑股價直線下跌,一度跌幅超7%,此後緩慢走高,最終收報6.24元、微跌0.48%。

記者瞭解到,漢鼎宇佑2015年通過全資子公司以1.5億元收購微貸網5%的股權。此後的2016年和2017年,漢鼎宇佑分別耗資2.4億元、3.47億元,從實控人下屬企業杭州漢鼎宇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手中收購微貸網8%、6.66%股權。

漢鼎宇佑耗資數億收購微貸網股權,曾讓其獲豐厚的回報。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微貸網分別實現淨利潤3.25億元、5.44億元、6.77億元,爲漢鼎宇佑貢獻淨利潤1003.41萬元、7015.14萬元、1億元,約佔上市公司當年利潤總額的22%、73%、79%。

貢獻利潤之外,漢鼎宇佑還通過轉讓微貸網股權獲取了豐厚的投資收益。漢鼎宇佑於2017年和2018年間分別向深圳華聲前海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千山信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1.7億元、1.275億元轉讓微貸網2%、1.5%股權,獲取股權處置收益8443萬元、6149.91萬元。

不過,隨着互聯網整治的深入,網貸存量業務被進一步壓降。漢鼎宇佑在2019年年報中提到對微貸網計提了大額減值達6.5億元,直接導致上市公司當年大幅虧損近8億元。

對於微貸網被立案調查,漢鼎宇佑在7月5日晚間發佈公告稱,2020年上半年,公司明確了聚焦智慧城市和智慧醫療爲核心主業的發展戰略,此次事件不會影響公司的戰略、管理及業務開展情況,對公司現金流也不會產生影響。

漢鼎宇佑在公告中表示,2020年5月公司已退出微貸網董事會席位,自2020年6月1日起,由按權益法進行計量變更爲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但鑑於目前微貸網被立案調查,公司金融資產存在較大金額的公允價值變動的風險,對公司的業績影響主要視微貸網二級市場的股價波動情況而定。

“微貸網只是公司全資子公司參股14.13%的項目,未參與微貸網的日常經營管理。因爲是投資項目,公司以出資額承擔有限風險。”7月6日,漢鼎宇佑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經初步測算,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對微貸網的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餘額約爲7600萬元。

對無法繼續清退的平臺擇機立案

杭州第一大網貸平臺微貸網被立案,在業內人士看來,傳遞出明顯的全面清退網貸的信號。

51信用卡相關人士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監管要求6月底清退網貸業務,“都一樣(杭州平臺網貸業務6月底都要清退)”。

於百程也表示,杭州網貸基本要清除,“未來全部退出,雖然目前官方還沒有宣佈,但基本是這樣的狀態”,51、挖財等頭部都在清退網貸業務,在清退過程中,方案無法執行的,比如微貸網就可能被立案。

不僅僅是杭州,化解網貸存量風險的攻堅戰早已在全國範圍內打響,監管層也早已表明,“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網貸領域存量風險化解”。今年3月以來,已有包括內蒙古、陝西、吉林、黑龍江、江西等在內的五地相繼傳遞出取締轄內所有網貸機構的信號。

“隨着愛投資被立案,微貸網宣佈退出,網貸清退‘最後的號角’已經吹響,全國大部分省市將在6月底清退網貸存量業務。”有業內人士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現在一時間難以清退的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網貸機構,北京的形勢比較複雜,深圳像紅嶺創投這樣的大平臺很多,上海在陸金服通過平安消金基本上岸後,還有像點融這樣比較麻煩的平臺。不過,基本上會爭取在2020年底全面清退網貸業務。”

近日,深圳市南山區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南山區互金治理辦”)、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下稱“南山公安分局”)聯合督導轄區P2P網貸機構化解風險,保障出借人合法權益,針對出借人關注的平臺公告清退相關問題。

南山區互金整治辦、南山公安分局聯合告示指出,清退是當前國內P2P網貸平臺處置化解風險、保障出借人權益的現實較佳方式,對無法繼續清退的平臺,公安機關將在綜合評估後擇機立案打擊,依法保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四川、河南、重慶、廣州、湖北、山東、湖南、新疆、天津、貴州、寧夏、北京、上海、浙江、深圳、雲南、遼寧、甘肅、山西、大連、內蒙古、陝西、吉林、黑龍江等至少24省市對外公佈清退P2P網貸機構。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實際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貸餘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1個月下降,全國互金風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