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自然资源领域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主战场之一,请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核查移交黑恶问题线索有多少?

专职山东省自然资源副总督察王光信答: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支持。我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资源大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矿产、森林等资源较为富集,是黑恶势力攫取经济来源的重要目标。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自然资源系统聚焦集体土地使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矿产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大日常执法监管力度,坚持把黑恶问题线索排查作为重要抓手,贯穿到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全过程,截至6月30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共排查线索762条,已核实761条,1条正在核实;移交公安机关407条,移送疑似涉黑涉恶线索31条。

大众日报记者:请问,省自然资源厅打击行业霸痞、治理行业乱象开展了哪些行动?取得的成效如何?

专职山东省自然资源副总督察王光信答:省自然资源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围绕省扫黑办全面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山东战役”要求,注重专项整治和行业治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打“三霸”治“三乱”开展各项打击治理行动。

一是开展非法开采集中整治行动,坚决打击“矿霸”。去年9月份,我厅联合省生态环境厅,针对个别地方露天矿山非法开采行为有抬头之势,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容易滋生出“矿霸”问题,研究制定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已排查1475个采矿点,发现违法违规问题433起,都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公安机关立案21起、刑事拘留35人。今年4月份,针对违法开采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又印发通知,对非法开采继续开展集中整治,保持高压态势,“逢山必上、逢矿必进、逢采必核”,对违法开采背后可能存在的黑恶势力和“保护伞”形成有力震慑。我省16市累计出动8013人次,排查开采点、矿山企业、涉矿信访、媒体反映线索等现场5390处,发现违法违规问题238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7起,刑事拘留15人。

二是加大砂石资源市场供给能力,防止滋生“砂霸”。去年,我厅对砂石资源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发现由于市场供给不足,价格两年内从每方30元暴涨到每方70-150元不等,供需不平衡、价格不平稳。同时,受利益驱使,滋生“砂霸”风险加大。我厅坚持疏堵结合,合理制定砂石资源出让计划,利用市场调节功能,有序适量加大砂石资源开发,保障了市场供给,平稳了市场砂价,防止因砂石大幅上涨而出现“砂霸”等黑恶问题发生。

三是深入排查涉林违法案件,深挖彻查“林霸”。近几年,自然资源系统连续开展“绿卫”系列森林执法专项行动,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今年4月份,专门印发通知,对2018年以来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案件线索进行排查梳理,坚持问题导向,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同时深挖彻查“林霸”,维护森林资源管理良好秩序。截止6月25日,共查处169起林业案件,其中行政案件162起,目前已办结154起。刑事立案7起,目前已移送公安机关办理。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省扫黑办的要求,对重点领域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常态化开展整治行动,真正长出“獠牙”,举起“利剑”,保持“零容忍”,严格执法查处,对各类违法行为露头就打,同时不断健全和落实市场准入、规范管理、重点监控等日常性工作机制,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维护好自然资源管理秩序,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资源保障。

齐鲁晚报记者:交通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易成为黑恶势力滋生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请问,自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突出问题采取了哪些整治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执法局局长杨明祥答: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厅在全行业部署开展了“六大专项整治”。一是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破袭战” 整治行动。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执法人员50万余人次,执法车辆10万余辆次,检查车辆300万余辆,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车辆40621辆次,依法依规处理驾驶员4万余人,累计卸货50万余吨。二是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核查“百日会战”行动。截至目前,共获取各类线索213条,已全部核查办结。三是开展集中整治非法从事出租客运经营“黑车”行动。自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开展集中整治非法从事出租客运经营“黑车”等各类专项行动,累计组织执法人员60万余人次,检查车辆97015辆,查处“黑出租”7179辆次,依法依规处理驾驶员5517人。四是开展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青岛、枣庄、泰安、德州、菏泽五市6起涉黑涉恶保护伞案件,共79人,其中2人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人受到开除公职处分、其余75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等纪律处分。五是开展监察司法检察执法建议整改落实专项行动。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共收到各级纪委监委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发出的“三书一函”共51份,逐级建立建议事项台账,逐项制定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六是开展新一轮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印发专项整治方案,聚焦行业内重点领域,瞄准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从整治非法营运、规范公路治超执法、治理行业垄断经营、出租车网约车治理、水运领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治理等六方面,加大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力度。

通过专项整治,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环境明显净化。一是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非法营运得到有效控制;二是交通建设市场秩序得到优化,黑恶势力无滋生土壤;三是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虽然我厅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部门联动方面还有待加强。以交通运输执法为例,非法营运等违规行为比较隐蔽,有时乘客不配合作证,证据难以收集,行为很难定性,只能以驱离、教育等执法手段为主,特别是在没有公安部门协同情况下,经常出现执法对象不配合情况,个别甚至暴力抗法,严重侵害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下一步,我厅将深入开展“行业清源”行动。严厉打击交通运输领域黑恶势力,坚决铲除影响交通运输良性发展的毒瘤。对交通运输部门个别干部职工利用职权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充当“保护伞”的,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非法经营等行为,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整治。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专项整治行动难点堵点问题。切实开展“机制建设”行动。坚持边打、边治、边建相结合,突出交通工程建设、道路运输经营、交通执法等领域,不断巩固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逐步建立完善行业预防、打击黑恶势力的长效机制,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负面清单、规范管理、规范执法等机制,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山东新闻联播记者:市场监管部门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请问省市场监管局是如何发挥职能作用的,取得了哪些效果?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邹兴祖答: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省市场监管局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按照省扫黑办统一安排,立足市场监管职能,深入推进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摸排涉黑涉恶线索686条,向公安机关移送314条。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重拳整治市场“乱象”。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欺行霸市、强迫交易等市场乱象,组织开展专业市场扫黑除恶集中整治,重点整治市场交易秩序,持续摸排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霸市霸、收保护费、敲诈勒索等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垄断、传销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违法行为,努力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摸排专业市场2.7万个次,检查市场经营主体101万个次,立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6.4万起,移送公安机关372件。联合公安等部门捣毁传销组织1358个,涉案317.87亿元,教育遣散传销人员1.3万人。二是健全完善监管措施。进一步推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有效衔接,组织全省系统开展监察司法检察执法建议整改落实专项行动,对收到的建议认真梳理,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建立健全整改销号制度,逐条逐项抓好整改,同时督促建议接收部门健全完善机制,堵塞监管漏洞,精准实施整治,确保每条建议落到实处。涉及我省市场监管部门的38条建议反馈问题已经全部整改落实完毕。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牵头组织开展“市场流通”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商贸集市、批发市场”为主攻方向,突出日常监管、执法办案、线索摸排、长效常治四个重点,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彻底解决“商贸集市、批发市场”举报线索提及率高的问题。今年以来,全省系统摸排“商贸集市、批发市场” 6700个次,检查市场经营主体19.3万个次,查处破坏市场秩序违法行为3128件,移送公安机关72 件。经过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同努力,整改落实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省“商贸集市、批发市场”举报线索达400余条。今年涉及“商贸集市、批发市场”举报线索大幅下降。四是深入一线督促落实。组织16个督导调研组,对全省市场监管领域专项斗争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调研,重点围绕扫黑除恶工作机制建立、宣传发动、涉黑涉恶线索核查等8个方面,按照49项具体工作标准,逐条逐项督促落实,切实推动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在坚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在“线索清仓”、“行业清源”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上狠下功夫,下大力治理市场乱象,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为打赢 “山东战役”收官战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