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省降水時空分佈極不均勻,旱澇並存、旱澇急轉現象突出,局地單點暴雨頻發,中小河流陡漲陡落,引發了較重的山洪地質災害。

目前,洪澇災害、滑坡、泥石流已造成昭通、怒江、文山、曲靖等13個州(市)35個縣(市、區)50萬人受災、8人死亡、9人失蹤、1.34萬人緊急轉移安置,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估算接近20億元。

今年前期,旱情導致全省67.1萬人、34.13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168條河道斷流,276座水庫乾涸,377眼機電井出水不足,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56.76萬畝。經過6月29日以來的強降雨天氣過程後,全省大部分地區旱情基本解除。

根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主汛期降水量時空分佈極不均勻,汛期各流域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可能性大。強降雨過程偏多,局部單點性強降水天氣時有發生,極易引發山洪、城市內澇及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其中,滇東南部洪澇災害可能較常年偏重。綜合研判:全省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形勢嚴峻。

面對今年嚴峻的防汛抗旱形勢,省水利廳、省應急廳等成員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密切關注雨情、汛情、災情動態,氣象、水文部門加強監測預報預警,省防辦及時組織會商研判,在線監視大中型水庫運行情況,嚴格執行汛限水位調度。

省防指各成員單位將根據汛情、險情、災情及時啓動應急響應,果斷採取措施處置險情災情,協調指導、現場指揮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入汛以來,省防指啓動防汛搶險救災Ⅳ級響應1次,派出2個專家組分別指導做好怒江干流10年一遇洪水和昭通橫江及支流白水江60年以來最大洪水的防禦和搶險救災工作。

下一步我省將緊盯水庫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禦和超標準洪水防禦“三大風險”,做到超標洪水不打亂仗,標準內洪水不出意外,水庫不垮壩,山洪災害不發生羣死羣傷,紮實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各項工作。

堅持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水利部門做好防汛抗洪技術指導和技術支撐保障,應急部門統籌做好搶險救援隊伍、物資準備,保障人員轉移避險、搶險救災工作有序、有效實施;通信、電力、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保障災後迅速搶通保通;住房城鄉建設、公安等部門加強城市內澇點排澇、交通管制等應急處置,協同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各項工作。

來源:雲南省水利廳 簡聃

雲廣記者 張希熙

普洱臺 侯玉玲

編輯:李青芸 鄭惠

責任編輯:阮愛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