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當前本國外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印太戰略”具有鮮明的地緣政治特點。近年來,法國政府致力於強化該戰略的多邊合作性質及軍事安全屬性,加強介入印太地區事務,將打造“穩定的多極秩序”作爲其“印太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試圖恢復歐洲大國形象、重振國家力量。

自從2017年馬克龍成功當選爲新一屆法國總統以來,法國戰略重心逐漸東移。馬克龍政府希望重新評估“印太戰略”,提升參與印太地區事務的能力,並在大國競爭中獲得主動權。本文將重點關注兩個問題:第一,馬克龍政府“印太戰略”的特點及目標。第二,馬克龍政府實施“印太戰略”的挑戰。

一、法國“印太戰略”的緣起

法國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全球權力重心已經開始向亞太地區轉移,包括人口、經濟、政治和軍事等,亞太地區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日趨增長。[1]早在冷戰結束後,法國就開始將自己的力量轉移到亞太地區。1991年,法國推動旨在解決柬埔寨問題《巴黎和平協定》(The Paris Peace Agreement) 的達成。1993年,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造訪越南,成爲1975年以來首位訪問越南的西方領導人,從而爲越南申請加入東盟及實現越法關係正常化鋪平了道路。1996年,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剋與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發起成立亞歐會議 (Asia-Europe Meeting,ASEM),爲加強亞歐兩大洲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創立了嶄新的機制化平臺。[2]該平臺增進了法國與亞洲國家的距離,同時也加強了與這些國家在安全和軍事領域的合作。

從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前期,法國開始減少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投入,直到薩科齊政府上臺後,法國開始將目光重新聚焦到印太地區。2008年,法國《國防與國家安全白皮書》指出,法國除關注西非外,還應放眼整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3]在奧朗德政府時期,法國提出全面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視該地區爲法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逐漸形成了較爲獨立且以經濟外交爲主的東亞戰略。2013年4月,法國國防部發表《防衛與國家安全白皮書》,強調亞太對於法國和歐洲防衛與安全利益至關重要。同年8月,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在東盟祕書處發表題爲《法國與亞洲》的演講,宣佈“法國也要轉向亞洲”。2016年,法國國防部發布《法國與亞太安全》(France and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報告強調:“儘管歐洲與亞洲存在地理上的距離,但今天兩者的安全與繁榮緊密聯繫在一起。”[4] 2018年5月12日,馬克龍造訪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悉尼的花園島海軍基地發表演講,闡述了法國的“印太戰略”,其目的是在該地區扮演協調和穩定器的角色。此外,馬克龍政府還提出了“巴黎-德里-堪培拉”新戰略軸心,該戰略軸心的目的是維護基於規則的地區秩序,並保護印太地區不受霸權主義影響。在2019年6月舉行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會上,法國詳細介紹了其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內容,具體包括四個優先事項,即對話解決糾紛、貢獻地區安保新力量、支持民族國家自治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5]

二、馬克龍政府“印太戰略”的主要特點

馬克龍政府的“印太戰略”有着詳細且長遠的規劃。目前,馬克龍政府“印太戰略”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注重印太地區國家外交關係的層次性和差異性。一方面,法國短時間內提升了與印太地區國家的互訪頻率與規格,且注重互訪的層次性,從而增強政治互信。2017年5月就任法國新總統後,馬克龍在短短一年內就對“印太戰略”所涉及的4個國家均進行了國事訪問,隨後法國總理、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政府首腦和高級官員也訪問了印太地區的其他國家。2019年6月26日,馬克龍訪問日本,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雙方在記者會上一致認爲:“維持‘自由開放的印太’是兩國合作的最優先課題,雙方計劃在印太推進聯合項目。”另一方面,日益重視雙邊和多邊合作,在保持與印太傳統大國開展合作的同時,積極主動地與南亞、東南亞的新興國家及中小國家發展良好關係。與奧朗德政府執政時關注日本不同,馬克龍政府在印太地區側重與東南亞國家進行廣泛和深入的網絡化合作,積極與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展開對話,涉及領域更加多元。面對日益嚴峻的挑戰,法國將繼續與印太地區的印度、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發展戰略伙伴關係,共同面對地區問題。

這將有利於法國打造基於“開放、法治、多邊和全球化”的世界,並進一步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網絡。2019年,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絲·帕利(Florence Parly)在《法國與印太安全》(France and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的報告中分析了法國在印太地區扮演的角色、安全狀況、面臨的挑戰以及在該地區要承擔的責任。她指出,在經濟、軍事、科技、能源、海洋、環保和網絡安全等領域,法國應與印太地區的主要國家展開雙邊和多邊合作,確保印太地區安全,維護該地區的多邊主義秩序。[6]

二是充當歐洲國家在印太地區的先鋒力量。在印太地區,法國已經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這將有利於鞏固自身的軍事地位。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在北印度洋,法國已在阿聯酋和吉布提兩國分別部署了6架多用途陣風戰鬥機(阿聯酋)、4架幻影-2000戰鬥機(吉布提),以及8架直升機和1架戰術運輸機;在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和馬約特島上駐有軍隊,並部署了兩艘偵察護衛艦、兩艘多任務護衛艇(含極地巡邏艦1艘)和兩架戰術運輸機;在太平洋地區的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屬波利尼西亞駐有軍事基地,部署兩艘偵查護衛艦、5架海監飛機、4架戰術運輸機和5架直升機。[7]

作爲第四大武器出口國,法國不僅專注於爲印太國家的軍事現代化建設提供服務,而且也利用印太國家間的軍事裝備更換,賺取高額經濟收益。目前爲適應軍事外貿訂單,法國制訂了相應的武器出口政策:第一,多側重於與印太國家的軍工業合作,在保證本國高精尖武器優勢的情況下開展技術轉讓;第二,在印太地區建立高水平的軍事工業技術中心。這些軍事工業中心將開展軍事技術的研發,促進地區軍事技術交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項目是法國與澳大利亞的潛艇研發項目,以及在馬來西亞建造的阿特拉斯A400M型運輸機(ATLAS A400M)項目。[8]

三、馬克龍政府“印太戰略”的主要目標

隨着印太地區重要性的日益提升,自然成爲法國發揮影響力的極佳舞臺。馬克龍政府“印太戰略”的目標可歸結爲三點:

第一,依託“印太戰略”,發揮法國在全球治理的作用。法國總統馬克龍上臺之後,在全球外交、歐洲一體化等領域持續發力,目的是要彰顯法國的國際存在感。作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法國在充分尊重國際法的基礎上,將其全球治理理念,特別是海洋安全治理理念擴展到印太地區,爲建立和平與穩定的印太地區做出貢獻。目前,法國尤爲依託印太地區的東盟、東盟防長擴大會議等機制,以此增強法國在區域治理理念上的話語權。馬克龍政府的“印太戰略”進一步提升了法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影響力,從而爲構建穩定的印太地區秩序、恢復法國國家形象提供支撐。

第二,擴寬合作渠道,重振國內經濟。近年來,法國經濟呈下行趨勢,失業率居高不下,在全球產業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法國失業率爲10.4%。自2017年馬克龍上臺後,失業率已控制到10%以下,但距離7%的目標仍相距甚遠。同時,法國年輕人失業率一直很高。[9]法國統計局指出,隨着大罷工持續,負面衝擊未來將蔓延至更多經濟領域,進一步加劇了法國經濟的脆弱性。[10]在此背景下,馬克龍極力推崇“印太戰略”,欲藉助印太地區龐大的消費市場,重振國內經濟。隨着法國與印太諸國的深入交往,經濟繁榮已與印太地區緊密相連。目前,印太地區新興國家已成爲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法國積極開拓印太市場,加大投資力度,加深經貿合作關係,希望搭乘印太地區經濟騰飛的“快車”,帶動法國自身的經濟發展,緩解國內失業狀況。法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奧利維耶·沙姆巴爾(Olivier Chambard)認爲,加強與印太地區國家的經濟和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可有效促進法國與印太國家經濟發展。[11] 法國今後會更廣泛地參與到印太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中。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規劃和發展新能源等措施,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印太地區。

第三,維護海外利益,強化實力存在。法國在印太地區的海外利益具體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海外領地和海外公民。從地理位置來說,雖然印太地區與法國相距遙遠,但它是法國應對全球挑戰中不可忽略的地區。在南太平洋,法國的海外領地主要包括馬約特和留尼旺島、外島領地及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新赫裏多尼亞、瓦利斯羣島和富圖納羣島、法屬波利尼西亞和克利珀頓島;目前在印太地區的法國公民數量已超過了在非地區。根據法蘭西共和國駐華使館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法國在印太地區擁有的海外領地,大約93%的專屬經濟區位於印度洋和太平洋,在該地區共計有150萬名法國人居住。”[12]二是經濟利益。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弗朗索瓦斯·尼古拉(Francoise Nicolas)發現,法國在印太地區的專屬經濟區佔其總量的90%,[13]這也是全球最大的專屬經濟區,因此印太地區對法國來說至關重要。法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奧利維耶·沙姆巴爾表示,2018年法國進口產品的9.3%來自印太地區,同時,出口產品的10.6%流向了該地。[14]除政府外,法國企業對印太地區的投資領域也較爲廣泛,包括海洋運輸、公路建設、港口建設、機場建設、衛星建設和海底電纜等方面。

目前,法國在印太地區共部署8000名士兵。這些軍事力量將與印太各國的軍隊一道,通過打擊暴力犯罪、毒品走私、人口販賣、恐怖主義來保障法國公民利益不受侵害。基於強大的海外軍事力量,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弗朗索瓦斯·尼古拉(Francoise Nicolas)表示,法國會和印度、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日本等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開展合作,保護海外主權,並在維護地區和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5]

四、馬克龍政府實施“印太戰略”的挑戰

目前,法國在印太地區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對於“印太戰略”的實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這些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東北亞局勢。在東北亞地區,朝核問題一直是全球關注的重點。法國認爲,推動半島無核化進程可以爲法國與東北亞國家合作、維護多邊主義秩序提供安全保障。雖然法國正努力參與到朝核問題的解決中,但能否拿出有效方案且在該問題上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將是一個問題。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主任托馬斯·戈馬爾(Thomas Gomart) 和馬克·海克(Marc Hecker) 認爲:“雖然法國在朝核問題中扮演的不是主要角色,但法國也應該在半島無核化的道路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努力維護世界和平。朝核不僅是‘印太’的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因此需要通過多邊渠道來解決。”[16]

第二,反恐問題。如上文所述,法國在印太國家擁有巨大的海外利益,同時建立了許多企業和機構,這也成爲恐怖主義的攻擊目標,並阻礙“印太戰略”的具體推進。目前,法國已深入參與解決地區危機,確保主要航線安全和打擊恐怖主義、極端化和有組織犯罪等事務,爲“印太戰略”保駕護航。但需要指出的是,恐怖主義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較爲分散,很難集中力量進行有效打擊。因此,法國如何有效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地區安全,並提出解決方案仍值得期待。

第三,科技安全問題。當前,印太地區大國競爭正進一步加劇,法國極爲關注如何在大國科技競爭中獲取優勢。儘管科技可以提供新的機遇,但也存在着風險。例如,隨着印太地區大國網絡空間競爭逐漸升級,網絡空間安全問題逐漸凸顯。尤其在國際法框架內,印太地區互聯網科技競爭監管機制較爲薄弱、制度有待完善,這將給法國互聯網科技安全帶來嚴峻挑戰。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絲·帕利認爲,今後法國應該在網絡技術和監管制度上進行改善和升級,同時法國應該與印太國家展開對話,通過多邊機制完善科技監管制度。[17]

結語

“印太戰略”是法國共和國前進黨上臺後提出的涉及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略調整方案。“印太戰略”並非馬克龍政府所獨創,而是戰後法國曆屆政府關於亞太戰略長期思考和調整的結果。它繼承了法國傳統亞洲安全戰略思想,強調恢復法國的歐洲大國形象、重振國家力量。然而,法國“印太戰略”的軍事安全屬性比重較大,其經濟功能並不完善。未來,如何拓展“印太戰略”對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空間,進一步發揮經濟外交的“比較優勢”是馬克龍政府需要解決的重要議題。

註釋:

[1] Arnaud Leveau,“What Place for the Aisa-Pacific in French Global Strategy?”,Asia Pacific Bulletin,No. 28(October 2014),pp. 1.

[2] 葉聖萱 宋秀琚:《法國的亞太戰略及中國的應對》,《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8年第6期。

[3] 李益波:《法國也出臺了“印太戰略”》,《世界知識》2019年第13期。

[4] 李益波:《法國也出臺了“印太戰略”》,《世界知識》2019年第13期。

[5] 李笑然:《法國也來蹭印太熱點》,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7月4日,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0704/c1002-31212262.html

[6] F. Parly, France and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Ministere des Armes, 2019.pp.10.

[7] F. Parly, France and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Ministere des Armes, 2018.pp.10.

[8] F. Parly, France and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Ministere des Armes, 2019.pp.12.

[9]OECD: OECD Report: France Economic Outlook. November 2019.

https://stats.oecd.org/Index.aspx?QueryId=72584.

[10] 閆磊:《歐洲經濟節節下滑 回暖乏策》,經濟參考報,2019年12月27日,http://www.jjckb.cn/2019-12/27/c_138660187.htm.

[11] O. Chambard, What France Wishes to do in the Indo-Pacific. The Jakarta Post, November 26, 2019.

[12] 法國駐華使館官網:《印太地區:法國的優先側重點》,2019年6月28日, https://cn.ambafrance.org/%E5%8D%B0%E5%A4%AA%E5%9C%B0%E5%8C%BA-%E6%B3%95%E5%9B%BD%E7%9A%84%E4%BC%98%E5%85%88%E4%BE%A7%E9%87%8D%E7%82%B9-39146

[13] F. Nicolas,France's Indo-Pacific Strategy: Inclusive and Principled, East Asia Forum. December 12, 2019.

[14] O. Chambard, What France wishes to do in the Indo-Pacific. The Jakarta Post, November 26, 2019.

[15] F. Nicolas,France's Indo-Pacific Strategy: Inclusive and Principled, East Asia Forum. December 12, 2019.

[16] T. Gomart, & M. Hecker, Macron, An I, Quelle Politique étrangère. Etude de L’Ifri. 2018, p.7.

[17] F. Parly, France and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Ministere des Armes, 2019.pp.12

原標題:馬克龍政府“印太戰略”及其挑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汪書丞 李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