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部上古奇書,《山海經》至今在文學史上都有着極爲重要的地位,或許不少朋友以前都接觸過這本書,即便沒有看過,也大多聽過書中的內容,此書描繪了不少奇聞異事,現在基本上是找不到原型了,不過因爲民衆廣泛的好奇心,不少人都在推測書的出處和作者。

今天咱們不聊成書的時間,來分析一下這麼一本富有創造力的書籍,爲何會在清朝遭到封殺呢?清朝年間,主持編篡《四庫全書》的紀曉嵐,主動提出將《山海經》列爲禁書,紀曉嵐這個人大家應該都有耳聞,影視劇中他被譽爲是鐵齒銅牙,當然了正史和電視劇還是有出處的,這個暫且不論。

紀曉嵐稱,山海經中的內容過於荒誕,會影響國家安定和百姓對於傳統觀念的認知,他上書朝廷,要求此書不允許在民間傳閱,朝廷應允了這個要求,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會在風口上偷閱此書,只因抵擋不住書中那些奇幻而又精怪陸離的故事。

那爲何這本書會吸引那麼多的讀者呢?其實這本書記載的諸多奇聞,是在現實生活中見不到的,它給讀者勾勒出另一個奇妙而又宏達的世界,這就引起了大批量讀者的爭相討論,然而隨着學者的進一步研究,發現此書記載的世界或許是存在的,不過是在一個相對久遠的遠古時代。

遠古時期,隨着地殼運動和世界板塊變遷,後來的世界重新組成了另一番景象,這也導致書中記載的各種事物滅絕,現實中很難出現,而且這本書在經過研究後,被稱爲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地理書籍。

此書每到結尾,必定會記載從第一座山到最後一座山延綿了多少公里,以及山脈的走向如何,這些內容都會描述得很清楚,而書中的這些山在中國境內都極少對應的上,可用在世界地理上,卻顯得合情合理。

比如書中記載“西南隅,有人如炭”,按照中國地理而言,這“西南隅”泛指四川和貴州等地,但這些地區沒有黑人存在,如果對照世界地理,西南方位正是非洲的剛果地區,剛好和書中描述不謀而合,可以說這本書對世界地理記載還是很全面的,不過它的時間跨度很大,著書的作者應當是一羣人。

《山海經》描述的內容極富想象力,但它又不被那個舊社會所理解,爲了實行更好的統治,清政府絕不會允許這等書籍出現,所以紀曉嵐只好把它列爲禁書,即便是到現在,《山海經》中仍有許多解不開的謎團,相信將來它會一一被解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