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最大规模国家级活动”

因疫情推迟了一个月的高考今天终于拉开帷幕,不少外国媒体聚焦中国高考,称这是疫情后“中国最大型的有组织的国家级行动”。的确,今天,在全国的40万个考场里,1071万名考生,正倾尽所学,奋力一搏,而这一参考人数已经等同于瑞典的全部人口。

有人说,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他们面临着“疫情”和“高考”的双重考验。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注定成为了一届“见证历史”的考生。有德国教师表示,中国此时能举行这种大规模的高考活动,说明中国对控制疫情的自信。

从健康码到隔离考场,从严格消毒到应急救护,可以说,我们在组织这场高考之前,做了充分而细致的准备,而这些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孩子们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

通力配合保障高考顺利进行

在秦皇岛市,今年也有15176名考生参加高考,全市的14个考点中,山海关区设一个考点,即山海关一中。

为了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全市公安、环保、交通、医疗等多部门联合行动,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

7月7日至8日暂时停止执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不予抓拍。但希望您在高考期间尽量自觉遵守限号规定,如必须出行,请尽量避开高考考点,服从交警指挥,不乱鸣笛,主动避让悬挂绿丝带的送考车辆及考务车辆。

秦皇岛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管理的通告》要求高考期间,严控噪声污染,在考生午休时间禁止任何建设工程作业(抢修抢险作业除外)。

2020年的高考虽然经历了重重挑战,但每一个路口都有人保驾护航,同学们只管去乘风破浪!

END

来 源| 综合整理自环球网 央视新闻 秦皇岛今日报道

图 片 | 源自网络

编 辑 |王 爽

编 审 |李文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