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文學著作。按照相對傳統的理解,作者通過《范進中舉》一文對科舉制度進行了極其辛辣的諷刺與批判。然而,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去解讀《范進中舉》這篇文章,我們就能理解范進中舉後發瘋的原因——將范進中舉後的職位放到現在,當代人或比范進更加激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來看看范進中舉之後的經歷:范進中舉後,因爲其母親去世。按照傳統的觀念,范進將回家守孝三年。隨着三年守孝期的結束,厚積薄發的范進又進京趕考,一舉考中進士。緊接着,朝廷就任命范進爲監察御史,負責監察百官。由於范進在監察御史的工作崗位上幹得非常出色,朝廷又將范進調到了山東省任學道這一職位。

學道是什麼官職呢?學道是一個省份主管教育和科舉考試的官員。山東學道相當於今天的山東省教育廳廳長。紀曉嵐等名人就在學道的位置上開始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如果不出意外,范進將在學道這一崗位上成就自己的夢想。

所以,將范進中舉後的職位放到現在,當代人比范進激動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其做了監察御史,又做了負責山東省教育的官員,這在當代人看來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畢竟站在當代人的視角看,能進入體制內做公務員,如果不出意外,這輩子到後面就衣食無憂了。這也是很多人千軍萬馬考公務員的直接原因。

范進通過科舉考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而科舉考試也成爲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從人才選拔的角度看,科舉考試的出現是國家人才選拔機制的巨大進步,其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自從中國誕生"國家"這一概念以來,如何選拔優秀的人才成爲了歷朝歷代統治者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在周朝時期,國家按照貴族的血緣關係選拔人才。春秋戰國之後,社會出現巨大變革,國家開始打破血緣關係的圈子,從基層選拔人才。進入漢朝後,國家通過察舉制等制度選拔人才,其選拔要求是"舉孝廉"。這種制度在西漢時期還能正常運轉。但到了東漢中期後,"舉孝廉"制度就進入死衚衕了。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科舉制度走"九品中正制"。但由於士族實力非常龐大,九品中正制堵塞了民間人才做官的道路。直至唐朝,朝廷纔將科舉制度作爲選拔人才的方式上升到國家意志。民間做官的通道通過科舉考試逐步開放。

唐朝歷代皇帝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唐太宗時期,朝廷擴建學舍規模,增加錄取人數。武則天時期,科舉增加了武舉考試,這是爲軍隊選拔人才。更重要的是,武則天還讓更多的下層考生參加科舉考試,爲朝廷提供新鮮血液。唐玄宗時期,詩賦成爲科舉考試內容之一。到了宋朝,朝廷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宋太宗還增加了科舉錄取人數,爲大宋朝廷選拔了很多優秀人才。

元朝時期,科舉制度有所衰落。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再次完善。國家形成了"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這一完整的科舉考試流程。而糊名閱卷更是確保了考試閱卷的公平性。從歷史意義上看,科舉考試的誕生打破了貴族對官僚體制的壟斷,讓更多出身於平民的知識分子入朝做官,此舉加快了社會上下級之間的流動,有益於國家選拔更多優秀的人才,從而確保政權的長治久安。如果沒有科舉,范進只是個普通人。但正是有了科舉,讓范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總而言之,科舉制度儘管有很多弊端,但我們一定要肯定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