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的芯片,國人選擇站出艱難一步,堅持不懈打下基礎!

原創 | 小生侃科技

中國芯片的艱難

芯片,這一塊小小的東西,在它裏面卻是佈滿了衆多的科技,各種硅,鍺半導體材料。正所謂人不可貌相,這個小東西更加是不得了。中國對於芯片的進口依賴程度相當嚴重,下面從一個數字我們就能直觀看出,我國和美國的差距在哪裏。根據芯片市場份額相關統計機構,統計的數據看出,中國在過去的2018年中我國進口就花費了2000多億美元,並且預計在2020年年底我國芯片的進口額度估計將會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如此小小的芯片,它卻是中國的一個發展瓶頸。

相比於美國,中國的芯片技術真的是一塌糊塗,中國擁有衆多的手機移動廠商,但是真正的擁有核心技術的寥寥無幾,從我們熟悉的衆多的廠商中華爲,小米,OV和一加,魅族等。我們肯定異口同聲說出是華爲,這也就是我們最後的自信的。每年銷量如此巨大的小米,OV這幾家廠商都無例外使用的是來自美國高通公司的驍龍處理器。今年的第一季度的旗艦處理器驍龍865則是小米,OV等廠商熱衷的產品,爭搶首發名額。中國的科技企業發展也受到了來自美國芯片企業的限制,一旦高通受到美國相關部門限制出口中國,那麼國內的科技企業豈不是落入任人宰割的地步。這時肯定有人說沒了高通驍龍,那也可以用三星獵戶座處理器啊。這依舊是對外嚴重依賴的,根本解決不了國內芯片荒的問題,也就是治標不治本。這個是中國科技企業都需要正視的問題。

中國芯邁出艱難一步

芯片的研發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每個國內科技企業的心頭痛。所以,問題終於迎來解決的時候。根據國家相關部門消息,國家在近兩年裏面投入了鉅額資金建立芯片研發基地,用以研發國家芯片技術。這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這也是中國同美國打經濟牌後重視的一個問題。另外,在這幾年國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更是不斷斥巨資收購芯片企業,如中天微。這也是國內企業該有的姿態,認真對待芯片問題。

中國芯的突破

就在美國瘋狂打壓華爲的時候,就在今年6月份,國家芯片研發傳出有一個喜人的消息。這個消息來自國家研發院劉韻潔院士透露出了一個訊息,國內已經打破了美國對於5G毫米波芯片的壟斷,這也是國內的技術的一個里程碑,爲未來中國毫米技術芯片的更進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了在技術的研發,國家還不僅如此。一個鉅額扶持金額撥到上海芯片製造項目當中。根據消息得知,金額高達1600億,這也是國家對於芯片研發的堅定決心。這個鉅額將會爲中國芯片研發注入強大的動力,扶持科技企業芯片研發。

在上海的有着國內一大批的優秀企業,這些企業將會是未來中國的芯片研發的主要力量。美國的科技企業主要來自硅谷,而中國的芯片起步或許能在上海點上一把火,中國芯片的火或許能夠燃燒得很猛烈。華爲的海思研發部,中興研發部門以及紫光等芯片研發機構,這些年輕的研發力量將會成爲熊熊大火的一員。1600億的扶持下,這些企業將會迎接新的機遇,爲這些企業帶來更多的新動力。

中國芯未來可期

“中國芯”的芯片的發展肯定艱難的,國人選擇站出艱難一步,堅持不懈打下基礎,這也是頑強中國人的現代精神。相比於美國的技術,國內肯定起步晚,而且還在一個探索階段,但是我們可以像一個過了河的兵,勇往直前就可以了。加油,未來中國芯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