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子煙概念股全線暴漲背後:巨頭上市在即,企業暗潮洶湧

記者 隋娉娉 楊仕省 深圳報道

直到小暑時節,電子煙的寒意才微微退卻。

7月7日,電子煙概念股掀起漲停潮,看似是符合資本市場行情整體上漲的基本面,實則與電子煙行業內部刺激有很大關聯——全球最大的電子煙生產商“思摩爾”將於7月10日掛牌港交所。“對今年的電子煙行業來說,思摩爾的上市可以說是一件里程碑事件。”一位電子菸頭部企業的從業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思摩爾更爲人熟知的名字是“麥克韋爾”,前者持有後者95%的股份。2015年,麥克韋爾在新三板上市,隨着行業向風口不斷邁進,麥克韋爾的股價也一路水漲船高,三年內從9.67元漲至近130元,並於2018年5月成爲新三板首個10倍股。

但今日不同往昔。被下達線上禁售令並受疫情衝擊的電子煙產業,是否還擁有市值做多的可能?電子煙行業近況又是如何?

IPO擱淺不減擴產決心 估值走向業界解讀不一

在招股書上,麥克韋爾用超過30頁的篇幅闡述了行業和公司面臨的風險因素。

這些風險包括:美國菸草製品法規可能對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電子霧化行業法律法規的實施或增加公司成本;如果醫療界確定電子霧化設備的使用會造成長期健康風險,那麼電子霧化設備的市場需求可能大幅下降。

其實,在2019年6月5日從新三板摘牌後,麥克韋爾的赴港上市計劃一直很堅定。

2019年的夏天,“電子煙”三個字也如“練三伏”一樣,討論與發展熱度日益高漲。誰料,在各個品牌方緊鑼密鼓地準備雙11營銷時,“線上禁售令”給出當頭一棒,電子煙行業瞬間被監管“打入冷宮”。身處“四壁蕭條”的市場環境下,麥克韋爾卻於2019年底遞交了上市申請以求融資擴產,不過該計劃一度擱淺。

2020年伊始便出現的新冠疫情更是讓行業如履薄冰。供應鏈出現斷裂,線下經營陷入停滯,頭部企業頻出裁員風波,一些品牌原先籌備的電子煙自動販賣機安設計劃也不得不擱置至今。就算大環境至此,也仍沒有改變麥克韋爾繼續擴產的計劃。

招股書披露,麥克韋爾此次募集資金約爲60.53億港元,其中50%用於提高產能,包括在廣東江門、深圳建立產業園;25%用於在新生產基地實施自動化生產等;20%用於投資研發,包括在深圳設立集團級研究院等;5%用於撥付企業運營用途。

不過,對於此次港股掛牌後,麥克韋爾能否重現在新三板的“牛股”業績,業界的看法並不一致。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三板是一個相對封閉、交易量不足的市場,因此其價格極易受到人爲干預,所以在新三板上的所謂十倍股含金量很低,並不具備公允參考性,而且其價格更多可能會因爲定增融資而波動。香港則不然,是一個流動性相對充分的市場,其估值參照體系更廣泛,高估值的可能性不大。”

而在部分券商看來,在新型菸草政策不出現較強變動和其他有關風險的情況下,麥克韋爾有望分享行業超額增長。天風證券在研報中給出的原因是:“公司作爲全球最大霧化設備製造商,壁壘優勢不斷凸顯,隨着全球霧化式設備及新型菸草滲透率的提升,與BAT、JTI、NJOY、悅刻等大客戶深度綁定,在監管不斷趨嚴的背景下,產業鏈上下游集中度均將加速提升。”

銷聲匿跡還是暗潮洶湧

疫情切斷了一切大型活動,這也意味音樂節——既是廣大年輕羣體的消遣活動,也是部分電子煙營銷與品牌宣傳渠道之一,要暫告一段落。而回看2020年上半年,電子煙幾乎已在羣衆的討論中銷聲匿跡。

但事實上,行業內發生了不少動作。

首先是頭部品牌積極籌備申請美國PMTA(菸草上市前申請),以求能夠在當地市場合規銷售自家新型菸草產品。“Boulder鉑德”最晚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向美國FDA正式提交申請,預計將是第一家提交申請的中資背景電子煙企業;“RELX悅刻”最早將在2021年底向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提交PMTA申請;“火器ammo”推廣負責人透露,PMTA申請將是火器2020後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研發了一款專屬海外的新品,作爲PMTA申請的主要產品,預計今年下半年發佈”。

“魔笛MOTI”公關總監則對本報記者稱:“我們認爲目前國內市面上的產品在美國市場容易水土不服,所以我們PMTA的策略是在保證產品市場匹配度最大化的前提下,選擇最優的產品品類進行申請。具體的產品信息我們會在近期公佈。”

另一大看點要數即將在8月22日舉辦的深圳IECIE電子煙展會。出乎意料的是,歷年來,參展方都會提前一年預定場地,但今年卻有幾家頭部電子煙品牌宣佈退展。“市場上有分析認爲這或許和外國客戶沒法參展有關。”“Boulder鉑德”CMO方輝說,因今年展會場地的競爭不如往年激烈,所以鉑德順利接手了其他品牌退出而留下的主展位中“最大的一塊”。

接盤主展位後,7月2日,“Boulder鉑德”創始人兼CEO汪澤其便在網絡上發佈了一封邀請函,宣佈將在本次展會上發佈3款年度重磅產品,誠邀廣大渠道商參展。此舉讓業界嗅到了企業欲與行業龍頭抗衡的野心。

不過,由於鉑德方尚不能對本報記者提供數據佐證,因此汪澤其在邀請函中寫到的“鉑德是2020年上半年增長最好的電子煙品牌之一”這一說法尚待商榷。“在數據方面,我們目前沒有可以對外發布的消息。在渠道方面,鉑德已經佈局了超過10萬家零售終端。”鉑德媒介經理說。

此外,行業內的首次併購也於近日發生——“火器ammo”收購深圳華昶實業旗下的NOS電子煙品牌,雙方同屬波頓集團,“火器ammo”開始進行雙品牌運營。但無論從市場佔有率還是品牌知名度來看,NOS都明顯弱於火器,甚至前者曾因資金鍊斷裂而在今年年初發生被討債的情況。

對於NOS揹債一事,“火器ammo”推廣負責人對本報記者回應稱:“此事是之前華昶因爲代理和下游供應鏈貨款問題導致,具體細節不太清楚,目前集團還在處理。火器收購NOS後將接手整體品牌運營,但不負責華昶的債務糾紛等問題。”

總體來看,在監管趨嚴後,電子煙企業正在同一列隊伍裏有序前行,試圖變得更加自律、健康。而如何提升產品技術、塑造獨特的品牌特徵、一起開闢增量市場,仍將是行業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