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国体坛,跟菲尔普斯一样,勇于公开讨论“抑郁症”的运动员屈指可数。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在16岁迎来职业生涯巅峰的叶诗文。

2012年伦敦奥运会,叶诗文勇夺两金

“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中国第一位奥运游泳双冠王”、“中国游泳历史上首位大满贯”……在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叶诗文横空出世;又在一片惋惜错愕声中,光芒从耀眼转为黯淡。

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铩羽而归之后,19岁的叶诗文接受《澎湃新闻》采访,首度披露自己曾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一时引发舆论热议,“心理负担重的时候整夜整夜的失眠。心理医生给我做了一份测试,结果居然是中度抑郁。”

当时她做完手术——取出脚踝里的小碎骨,不到两个月。养伤期间,队里为她请来心理专家疏导情绪,她自己则通过看书和学英语等方式纾解压力。

随后5年里,叶诗文继续经历着起起伏伏——2016年里约奥运会,作为卫冕冠军的她位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第八、无缘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2017年天津全运会,她蝉联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宣布王者归来;去年的光州游泳世锦赛,重返(长池)世界舞台的她收获蛙泳个人项目两枚银牌,再登奥运领奖台的希冀并不遥远……

噢,别忘了,她一度远离泳池,就读清华大学法学院。不过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叶诗文在2018年提出休学两年。最近的她,还好吗?

新浪体育:你一定留意到了几天前,我国棋手范蕴若不幸去世的消息。叶诗文:是的,看到那个消息真的感到挺心痛!我觉得运动员真的挺需要心理医生,(因为)在职业生涯中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新浪体育:早在2015年,你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能说说当时是什么情况吗?叶诗文:我之前在低谷的时候,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过得比较压抑。现在回过头来想,其实就是太在意结果,但同时又接受不了差的结果。每次比得不好,总是不想去面对,不想去接受,总是给自己找借口。后来我发现,只有先勇敢地去接受现状、接受自己的失败,再想办法去面对,去找到解决的办法。

叶诗文与徐嘉余、刘湘参加“保持强大”中国奥运选手在线加油会

新浪体育: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气,为什么敢于公开?

叶诗文:一方面可能还没有严重到不愿意提起的程度,另一方面是我始终觉得,是有办法能够调整好心态的。

新浪体育:花了多长时间走出来?

叶诗文:后来其实也没有再去(看医生),因为心态已经调整过来了。当然这个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还是要让自己内心充满希望,要有东西支撑。换个环境也很重要,如果一直在压抑的环境里,其实很难得到改善。

她说之所以坚持,是因为“对这个泳池、对游泳,还有激情,还有热爱。”

过去怯生生的短发假小子,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面对媒体更是得体自如。叶诗文说:“这几年可能比之前要开心很多,要活得更加放松,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了。”

上一次在赛场采访她,是2019年青岛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时。赛前,广播里传来鼓舞人心的声音——“为大家介绍优秀运动员、奥运冠军叶诗文……”

如何理解“优秀运动员”?昵称“小叶子”的她,这样回应笔者的提问:“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对自己有要求、有节制,对热爱的事业要专注,不要受外界的影响。”

叶诗文昔日队友、世界冠军宁泽涛,曾在节目中透露患上轻度抑郁症

(何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