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自己最喜歡的寫作,有一個美滿的愛情,這是我最成功的兩件事,我這一生沒什麼遺憾。——王蒙

王蒙是中國著名作家,前文化部部長,寫作至今60餘年,寫下1800萬字的作品,被稱爲當代文壇上創作最爲豐碩、始終保持創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就是這樣一位作家,他的愛情和作品一樣“鮮活”,很多熟悉王蒙的朋友都親切地叫他“高齡少男”。

送走相伴60年的髮妻

2012年春天,王蒙79歲的髮妻崔瑞芳離世了,在追悼會上,王蒙在家人的攙扶下走近靈柩,看着像是睡着般的妻子,突然吼出愛妻的名字“瑞芳”,並失聲痛哭,癱軟得近乎跪倒。

那一天,送走了陪伴王蒙60年的愛妻。

兩人相識於1955年,1957年結婚,彼此都是對方的初戀,在相處期間,王蒙被髮配到新疆,生活很艱苦,但是妻子一聲不吭的陪伴着他,直到16後回到北京。

王蒙常常說:“在嚴峻的日子裏,家庭的功用實在是無與倫比。”

相伴60年的感情已經不僅僅是夫妻那麼簡單,更是知己,是靈魂伴侶。

在妻子離世後,王蒙專門寫下悼亡詩《贈愛妻》兩首。其中包括“此身此世此心中,瑞草芳菲煦煦風”。

一見鍾情的二婚妻子

前妻離世後,王蒙一直很悲痛,這時候小他20歲的單三婭就像月光一樣,照亮了王蒙的整個灰暗世界。

兩人結緣於朋友介紹,這位《光明日報》的資深記者,美麗秀雅,彼此第一次相見就一見如故,相識15天左右,便定終身了。

在婚禮上,嬌妻安靜地爲王蒙整理衣領,而他卻像一個乖巧的小孩一樣,低頭不語,默默地看着妻子爲自己整理,臉上洋溢出幸福。

這一幕的歲月靜好,被旁邊的賓客看到,大家紛紛投去羨慕的眼神。

新婚妻子無疑是那個帶給王蒙“疼愛”的人,而王蒙也像找到了新的生活。

這個一直和時間賽跑老爺子,在時光中懂得活在當下的“高齡少男”,又重新找到了自己愛情。

婚後的王蒙說:“三婭的到來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結局了。我感謝三婭,我期待着仍然奮鬥着未來。在尚未特別衰老之際,我要說的是生活萬歲,青春萬歲,愛情萬歲。”

這位87歲的老人所擁有的的愛情,讓我們看到:花開永不晚,愛情永存在。

王蒙留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

不忘舊人,珍惜眼前人,這一點王蒙做到了,結婚後的家裏房間掛着兩張照片,分別是前妻和他和現任妻子的合影。

如今87歲的王蒙,由於出訪各個國家和地區,傳播中國文化,思想很向年輕人靠攏。

當他看到很多年輕人更願意追逐潮流,沒空閒下來讀讀傳統文學的時候,他痛定思痛,再度提筆,用他60多年的寫作經驗,出了這套《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

他把“孔孟老莊”四大經典中的精華思想,“精進,原則,得到,個性”四個維度徹底滲透解讀。他用心鑽研,邀請年輕學生試讀,直到通俗有趣易懂,他才滿意收筆。

這本《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是87歲的王蒙,送給所有人的禮物,爲了讓中國深厚的文化不流失,這一次他使盡了全力。

全套一共4冊,原價192,現特價90元,兩杯飲料的錢,不管是拿來收藏研讀,還是送給朋友或者孩子當禮物,都是意義非凡的禮物。

感興趣的小夥伴點擊下面“去看看”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