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增廣賢文》的格言,學習古人爲人處世的智慧:

一、池塘積水堪防旱,田地勤耕足養家。

點評:池塘裏存有積水,可以防旱;只要辛勤耕種,就可以養家。

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儉節約,老實本分,這纔是過日子的樣子。現在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心浮氣躁,不老實,不節儉,總想着走捷徑,發大財,最後欠了一屁股外債,搞的自己要死要活。

二、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點評:人算不如天算,人這一輩子,算來算去,都難逃命運的安排。

不可否認,人是有一定命運的,大多數人,都難逃命運的束縛,都在命運的安排下打轉轉。但命運並非不可改變,通過修行,還是可以打破命運牢籠,走向解脫的。

三、良田萬頃,日食三餐;大廈千間,夜眠八尺。

點評:收穫的糧食再多,一天也只是喫三頓飯而已;家裏的房子再多,晚上也只能睡八尺見方的地方。

人本身的需求,其實是非常有限,我們大多數的需求,都來自慾望、攀比、虛榮,這些需求又給我們帶來無量的煩惱和痛苦。所以只有學會放下,才能知足而樂。

四、富貴定要安本分,貧窮不必枉思量。

點評:富貴的人,要安守本分;貧窮的人,也不必枉費心機。

富貴而驕,得意忘形,就會招來災禍,所以越是富貴,就越要保持低調,安守本分。老人常說:“認命不受屈”,其實就是要我們有自知之明,本來出身貧寒之家,卻偏偏想着要過王孫貴族的生活,這不是自尋煩惱嗎?

五、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點評:知道的事情越少,煩惱就越少;認識的人越少,人我是非也就越少。

現在信息發達,一個手機就可以看盡天下新聞,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也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煩惱。所謂“眼不見心不煩”,很多事情其實跟我們無關緊要,還是少知道的爲好。

六、世上若要人情好,賒去物件莫取錢。

點評:要想獲得好的人緣,就要敢於喫虧,光送別人東西,卻不收錢。

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俗人,即使道理懂得一大堆,但一到實際生活上,還是喜歡佔便宜,不喜歡喫虧。

七、見官莫向前,作客莫在後。

點評:見到當官的,不要往前擠;去別人家做客,不要往後縮。

一見到當官的,就圍前圍後,使勁往前擠,就會有巴結討好的嫌疑。去別人家做客,就要大大方方,有禮有節,不要唯唯諾諾,太過客氣,否則就容易讓人看不起。

八、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

點評:去別人家做客,不要上來就問長問短,很多事情,一看到人家的臉上,你就應該清楚了。

這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有眼色,要在生活中學會觀察人、事、物的能力,不要什麼都問,哪壺不開提哪壺,否則就會搞的大家都很難堪。

九、成事莫說,覆水難收。

點評: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已成定局的事情,就不要再議論了,因爲再議論也沒有用,純屬浪費時間,還會徒增煩惱。

十、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點評:在別人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往往很嚴厲、很苛刻地責備人家。可是當我們自己犯了錯誤的時候,又總能找到很多理由,用來寬恕自己。

如果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將責備別人的那個心態用在自己身上,將寬恕自己的心態用在別人身上,那我們的德行和修養無形中就提高了,人際關係也就和諧融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