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一代儒宗

马一浮(1883-1967),浙江绍兴人,生于四川成都。现代思想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中国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人,与梁溪、熊十力合称“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原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校歌》词作者。

马一浮出身于书香门第,天资聪颖,记忆力超人,过目成诵,在当地有“神童”之称5岁能背诵《唐诗三百首》,时家中聘请某举人为师,教了两年,因无可再教,自告辞职。8岁初学作诗,9岁就能读《文选》《楚辞》。

马一浮10岁时,母亲指着庭前菊花命他作五律诗,限麻字韵,应声而就,日“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母亲听后高兴地说:“此诗虽有稚气,颇似不食烟火。汝将来或不患无文,但少福泽耳,”没想到,这首诗竟成了马一生坎坷的先兆。

马一浮12岁时应县试,在会稽县(今绍兴市)五百余名考生中获第1名,而鲁迅为第37名,周作人为第31名。戊戌变法后西学在中国大盛,留学潮兴起,1903年马一浮父亲、妻子接连去世。为排遣心中伤痛,更为往西方寻找救国真理,他踏上赴美国、德国、解决中国的问题,希望循着西学之路来解救祖国是行不通的。只有重兴中国有学术传统,以心性之学来扭转社会风气、矫正人们思想,才是正途,于是,自辛亥革命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马基本上隐居不出,一心读书治学,整理古代经典。他寄居于杭州西湖广化寺,潜心国学,3年足不出户,尽读《四库全书》三万六千余卷。

但不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改变了马一浮的想法他觉得,独善其身不仅于民族救亡无益,而且也有于儒家做人之根本因此他应邀出山讲学,开始了一生最重要的时期。

马一浮书画润例,先有声明只写1年,并订3条规则:(1)一律不题上款(2)他人书画碑帖真杂出,凡有友朋见属,概谢不应:(3)凡自作诗者请。其写,皆以1首为限,过此弗应,还有,无介绍不书,立索不书,祠墓碑表寿序等联、市招征启及计告题签一概不书。

马一浮曾为杭州“石氏眼科医院”题额他写道:“余苦目疾,久不愈,石君为我悉心治疗,既愈,概余酬,请以故,曰:愿得某书一额,于愿足矣!余感其意,而乐为之书。

马一浮岳丈、浙省名士汤寿潜曾发起成立浙江铁路公司,准备修建沪杭铁路,当时杭州拱辰桥是日本界,工业比较发达,因此汤最初把该铁路终点站定在良山门,再铺一条直线到拱辰桥。马刚从欧美学成归来,汤即将图纸拿出请他参议,谁知他看过后,却将图纸一把撕成两半,在座众人大惊失色,马大声说:“中国人造铁路要为中国人着想,为何不把终点站定在羊市街闹市区北端附近,再铺一条直线到南星桥,以便水陆衔接及今后铁路南延:却把终点站定在山门,铺支线到拱辰桥租界去方便日本人呢?”汤最终接受了马的建议,将沪杭铁路终点站建在羊市街北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