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界

作者:謝文倩

中國最大同性交友社區終於敲響上市鐘聲。

投資界消息,北京時間7月8日晚,Blued母公司藍城兄弟順利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16美元,開盤價20.45美元,上市首日收盤大漲46.44%,市值達8.35億美元(約人民幣58億元)。

上線8年,Blued已成爲國內最爲活躍的LGBTQ社區。這可不是一個小羣體——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LGBTQ人口約爲4.5億,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5.91億,佔總人口的7.4%。這意味着,屆時平均每14個人裏,就有一個人屬於LGBTQ羣體。

同性戀歷來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藍城兄弟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馬保力(耿樂)本身也是一位“同志”,他在上市致辭中表示,“我們希望,藍城兄弟的上市,可以給更多人以力量,讓他們有勇氣面對自己,面對這個紛繁的世界,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內心和美好的未來。”

創業20年,馬保力和Blued身後站着4900萬的性少數羣體,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IPO。

一年進賬7億

Blued做的是一門什麼生意?

4900萬用戶、年入7.59億,在這片少有玩家踏足的社交領域裏,藍城兄弟做得風生水起。

藍城兄弟的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淡藍網,作爲國內首家服務於性少數派人羣的網站,淡藍網起初只是具有公益屬性的在線論壇,旨在科普與艾滋病毒相關的知識。那時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家小小的網站,後來成爲了國內第一大男性同志社交平臺和LGBTQ社區。所謂LGBTQ羣體,即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酷兒(Queer)等性少數羣體。

這個羣體有多大?藍城兄弟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 年 3 月 31 日,其主要平臺載體Blued 擁有全球超過210 個國家和地區的 4900萬註冊用戶,月活爲600萬,其中包括49%的海外用戶,更是印度、韓國、泰國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最大的在線LGBTQ社區。

目前Blued 垂直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90%,其極高的用戶活躍度令人咋舌。Frost&Sullivan報告顯示,Blued活躍用戶在2019年的日均停留時長超過60分鐘,平均每日打開次數超16次,僅次於“社交王者”微信。此外,Blued次月留存率高達71.0%,用戶粘性之高可見一斑。

作爲一家LGBTQ垂直社區,Blued目前主要提供四項服務:直播服務、會員服務、廣告服務、以及健康和家庭計劃諮詢服務。憑藉這些業務,Blued營收節節攀升。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分別爲5.01億元、7.59億元和2.07億元。

其中,直播業務扛起了營收大旗。2019年,Blued的直播服務收入高達6.7億元人民幣,佔到了總收入的88.5%,付費會員是第二大收入來源,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佔比分別爲0.9%,4.8%和7.2%。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做到行業龍頭,但藍城兄弟仍未實現盈利。2018-2019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藍城兄弟淨虧損分別爲人民幣1.4億元、5293萬元、761萬元,淨虧損率爲18.0%、6.9%、3.7%,正在持續收窄。

從警察到創始人,

耿樂20年艱辛創業路

藍城兄弟的發展之路,幾乎是一條破釜沉舟的“單行道”。

在藍城兄弟上市儀式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馬保力動情地表示,“我們希望,藍城兄弟的上市,可以給更多人以力量,讓他們有勇氣面對自己,面對這個紛繁的世界,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內心和美好的未來。”

但時間退回20年,馬保力自己也曾因“同志”身份的曝光而糾結不已。那時馬保力還擁有一份“鐵飯碗”工作,他是一名“同志”的祕密還不爲人知。那個年代人們對於同性戀的接受度遠不如今日,“同志”被列爲一種心理障礙,因此在發覺自己的同志傾向時,馬保力一度非常迷茫。

後來通過互聯網,馬保力的這種想法偏差才得以糾正,也從那時起,想爲性少數人羣提供一個交友空間的想法逐漸強烈。終於在2000年,他以“耿樂”爲名,在互聯網上創建了名爲“淡藍色的回憶”社區,意圖爲這一羣體排解日常生活中的孤獨和疏離。

此後,馬保力開啓了蝙蝠俠一般的雙面生活。白天他是一位稱職的警察,晚上就和團隊一起在出租屋裏經營網站。創業並非易事,爲了生存,馬保力帶領公司在過去18年裏搬了7次家,網站也多次被舉報和關閉,入不敷出。

期間,爲了使網站獲得更多曝光,馬保力接受了一個朋友的紀錄片拍攝邀請。這支紀錄片反響特別好,令網站收穫不少關注,但與此同時馬保力的“祕密”也在一夜之間曝光。一時之間,同事與家人的質問如潮水般湧來,母親流着淚問他,“你怎麼搞同性戀啊,那不是流氓嗎?”

隨後,馬保力的面前擺着兩條路:要麼放棄警察,要麼放棄網站,最終他選擇了後者。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大潮席捲全球,馬保力緊跟潮流研發同性社交APP,2012年,“Blued”正式上線,受到廣泛關注,用戶跟着水漲船高,2014年12月,Blued註冊用戶達到1500萬。

網站發展勢頭兇猛,馬保力很快沉浸在成功的喜悅裏,暢想着公司很快就有機會上市。有一次在董事會上被問及應用數據時,他只能說出個大概,結果被股東毫不留情批評了一頓。

回想起那段日子,馬保力感慨,“企業發展好的時候,往往容易得意忘形。實際上根基並不穩固,最終結果就是高開低走,關門大吉,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你要知道什麼叫海市蜃樓,如果盲目樂觀,不是腳踏實地,最後很有可能就是一場空歡喜。”

5年7輪融資,VC/PE雲集

全球萬億粉紅經濟市場悄然崛起

藍城兄弟身後,是一個鮮少被提及的萬億粉紅經濟市場。

性少數人羣從來都不是“少數派”。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LGBTQ人口約爲4.5億,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5.91億,佔總人口的7.4%。有一點值得關注:相較於普通人羣,LGBTQ羣體的平均可支配收入普遍較高。

這個如此龐大的市場,投資機構已經早早嗅到。天眼查數據顯示,Blued自成立以來就頗受資本青睞,IPO前共計獲得七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接近10億元,背後不乏鼎暉投資、順爲資本、BAI貝塔斯曼、DCM、清流資本等投資機構。

縱觀藍城兄弟發展史,自我認可與被認可一直貫穿其中,融資也不例外。提及第一筆融資,馬保力形容天使投資“真的像天使一樣”。“中路資本的天使輪投資對於淡藍來說意味着被認可,這筆資金的意義要遠遠大於金錢本身。”

這位“天使”就是高良平,當年他因創業失敗轉型做了一名投資人。2013年,就是他發現了Blued,並最終投資了300萬元。當時爲了體驗同志生活,高良平還曾和朋友去GAY吧喝酒,以便體會用戶羣體到底是一羣什麼樣的人。

隨後,Blued獲得了清流資本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清流資本創始合夥人王夢秋回憶,“初見耿樂,他已經運營淡藍網14年了,深諳他所服務的這類垂直人羣的需求和痛點,同時仍保持着創業激情,他對垂直人羣剛需痛點的精準把握以及對這份事業的熱忱和堅持深深打動了我。”

2014年,Blued拿到順爲資本和DCM的3000萬美元B輪投資。順爲資本創始合夥人、CEO許達來透露,2014 年初,順爲團隊便非常看好這個創業團隊,並領投了 B 輪融資,“非常榮幸能夠陪伴這支有初心、有夢想、有行動力的團隊從初創直至 IPO”。

作爲C+輪投資方之一,嘉御基金董事長、創始合夥人衛哲表示:“同性社交領域有明顯的邊界,不受目前to C互聯網流量進入存量時代、且BBAT四大巨頭壟斷流量的影響,不會被通用社交產品所擠壓。”國宏嘉信創始合夥人冼漢迪則感慨,“20年,從1到4900萬用戶,創始人帶領團隊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這離不開耿總及團隊的堅持和優秀能力。”

藍城兄弟的成功上市,打開全球粉紅經濟萬億級想象空間。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於LGBTQ人羣開始展現出了更大的寬容與理解。正如馬保力所期望的那樣,如今年輕一代的LGBTQ羣體自我認同感更加強烈,更願意承認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