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賽道,電商巨頭終有一戰。

7月1日,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發布《2020年區塊鏈領域全球授權專利報告》,從授權專利上分析區塊鏈發展狀況。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5月14日,區塊鏈領域在全球範圍內共有3924件授權專利,中國排名第三,阿里以212件排企業第一。

同期的老對手京東也沒閒着。日前,京東數科推出的"JT²區塊鏈ABS標準化解決方案"獲得2020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大賽榮耀獎。據悉,這是行業內首個區塊鏈ABS標準化解決方案,旨在快速幫助資產方、評級機構、託管行等ABS業務參與機構優化業務流程、節約時間成本、提升業務發行效率,並且讓進入門檻更低,更實用。

事實上,兩大電商巨頭在區塊鏈賽道的角逐早已開啓。

先來看看阿里:2016年,打造以區塊鏈爲基礎的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2017年,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跨境食品的追蹤;2018年,正式宣佈將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跨境電子錢包……

再來看看京東:2017年,建立中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2018年,利用區塊鏈技術對礦泉水進行實時追蹤,保證飲用水安全;2019年發佈區塊鏈白皮書,重點佈局5大場景、14大領域……

不難發現,電商巨頭在競相佈局區塊鏈賽道時,往往會與自身業務相結合,因爲這些業務將爲區塊鏈技術提供了豐富的落地場景,比如商品溯源、便捷支付等等。

業內分析指出,近些年來,隨着電商巨頭的廣泛參與,區塊鏈技術在電商領域的落地更加廣泛,通過區塊鏈技術完善原有電商模式的時機已經成熟。歐科雲鏈集團創始人徐明星作爲區塊鏈行業的領軍人物,對於“區塊鏈+電商”同樣非常看好。

徐明星認爲,當前的電子商務雖然是交易雙方點對點交流,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因爲所有的交易活動都是基於支付寶等第三方中介機構來作爲信用擔保而產生的,如果去除第三方機構,那麼交易雙方就無法做到互相信任,電子商務也就無法進行。

“區塊鏈+電商”有望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信任危機。 徐明星解釋稱,區塊鏈的本質是一種分佈式的點對點的數據庫技術,具備分佈式存儲、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的特徵,能夠做到客戶信息和交易記錄不被篡改。 區塊鏈技術將讓電子商務領域不再依賴第三方中介機構 讓信息社會里實現點對點交易成爲可能。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電子商務領域,用戶的電話、地址及購買記錄等相關隱私信息都會實現上鍊,上鍊後區塊鏈將會保證鏈上信息的不可篡改及隱私性,同時,如果商家需要獲得用戶的隱私數據必須經過用戶授權,充分保證用戶對自己隱私數據的主導權。“可以說,區塊鏈技術讓用戶可以成爲自己信息真正的主人。”

在解決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上,徐明星提到了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機制將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通過技術實現了量化,通過嚴密的鏈上程序,讓合約能夠自動執行,中途變卦、篡改合約等失約行爲將被杜絕,這意味着區塊鏈將解決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常見的信任危機。

如今,在新基建浪潮之下,區塊鏈與電商的結合將更加普遍,傳統電商模式有望藉助區塊鏈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屆時,風起雲湧的電商江湖又將如何演進?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