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和洞古人类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奇和自然村,奇和洞为石灰岩溶洞,因洞内多蝙蝠,又名蝙蝠洞。

▲奇和洞外景

所获荣誉

奇和洞古人类遗址是福建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一项重要发现,被评为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且位居第二,2013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列入中华人类文明起源探源工程项目之一。中科院、社科院权威考古专家作出了“ 北有山顶洞人,南有奇和洞人”的高度评价,可谓是 “洞小世界大,洞浅文化深”。

▲奇和洞内景

发掘过程

奇和洞考古发掘,源于2008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这次文物普查过程中,龙岩市文化文物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南海国王城遗址、史前洞穴古人类遗址、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化石”三项专题调查,调查过程中调查队员根据文献记载和有关传说,对奇和洞开展调查,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并在2009-2011年先后3次对奇和洞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发掘,发掘面积共120平方米,主要有四大类收获: 古人类遗骨、动物遗骨、重要遗迹、出土器物。

古人类遗骨

2011年1月3日,奇和洞古人类遗址2号探方出土了一具距今8400年的南方完整人类颅骨。

2020年5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一项有关中国、东亚古人群遗传特点、基因交流与迁徙融合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首次正式发表的东亚、中国南北方人群规模性、系统性的史前基因组研究表明, 中国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经分化,且主体人群连续演化是主旋律,古北方人群在迁徙和基因传播方面对所有现代人群的影响都非常显著;中国8400多年前的古南方人群 是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

提取古基因的人类颅骨

动物遗骨

奇和洞古人类遗址发掘出的动物遗骨品种丰富多样,包含水生、陆生动物五大纲。最珍贵的是发现了距今十万年前的中国犀的化石,它填补了国内的考古空白。

▲剑齿象左下臼齿

▲中国犀右上臼齿

▲中国犀左下臼齿

重要遗迹

奇和洞古人类遗址重要遗迹有灰坑、柱洞、火膛等,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南方古人类所有遗址中最早的炉灶,被称为“南方第一灶”。

▲炉灶遗迹

出土器物

奇和洞古人类遗址跨越距今17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之间一万年的时间,在福建境内属首次发现,也是国内绝无仅有的重大发现。

奇和洞古人类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艺术饰品等,反映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文化发展趋势。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石砧→

←石锤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陶釜

▲骨制鱼钩

▲鱼形饰品

专家评价

高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奇和洞遗址是一处材料十分丰富,区域特点突出,学术价值重大,社会意义深远,又亟待加强保护的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地,它的意义还不仅仅是对我们福建,对东南地区,对全国也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具有国家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一处重要遗址。

尤玉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福建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从这里开始!

吴秀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奇和洞人是迄今福建地区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人类遗骸,奇和洞人特殊的人工埋葬方式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肢解葬的例子。

臧振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室研究员:漳平奇和洞对于了解漳平1万年前人民生活状况,包含沿海、周边地区、台湾马祖出现的文化、历史有非常密切关系,反映出当时早期人民的互动流传状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