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和洞古人類遺址位於福建省漳平市象湖鎮竈頭村奇和自然村,奇和洞爲石灰岩溶洞,因洞內多蝙蝠,又名蝙蝠洞。

▲奇和洞外景

所獲榮譽

奇和洞古人類遺址是福建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一項重要發現,被評爲 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且位居第二,2013年5月,經國務院覈定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被列入中華人類文明起源探源工程項目之一。中科院、社科院權威考古專家作出了“ 北有山頂洞人,南有奇和洞人”的高度評價,可謂是 “洞小世界大,洞淺文化深”。

▲奇和洞內景

發掘過程

奇和洞考古發掘,源於2008年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在這次文物普查過程中,龍巖市文化文物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南海國王城遺址、史前洞穴古人類遺址、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化石”三項專題調查,調查過程中調查隊員根據文獻記載和有關傳說,對奇和洞開展調查,發現了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引起了專家們的高度關注,並在2009-2011年先後3次對奇和洞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發掘,發掘面積共120平方米,主要有四大類收穫: 古人類遺骨、動物遺骨、重要遺蹟、出土器物。

古人類遺骨

2011年1月3日,奇和洞古人類遺址2號探方出土了一具距今8400年的南方完整人類顱骨。

2020年5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國家文物局聯合發佈了一項有關中國、東亞古人羣遺傳特點、基因交流與遷徙融合的重大學術研究成果:首次正式發表的東亞、中國南北方人羣規模性、系統性的史前基因組研究表明, 中國南北方古人羣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且主體人羣連續演化是主旋律,古北方人羣在遷徙和基因傳播方面對所有現代人羣的影響都非常顯著;中國8400多年前的古南方人羣 是南島語系人羣的祖先來源。

提取古基因的人類顱骨

動物遺骨

奇和洞古人類遺址發掘出的動物遺骨品種豐富多樣,包含水生、陸生動物五大綱。最珍貴的是發現了距今十萬年前的中國犀的化石,它填補了國內的考古空白。

▲劍齒象左下臼齒

▲中國犀右上臼齒

▲中國犀左下臼齒

重要遺蹟

奇和洞古人類遺址重要遺蹟有灰坑、柱洞、火膛等,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南方古人類所有遺址中最早的爐竈,被稱爲“南方第一竈”。

▲爐竈遺蹟

出土器物

奇和洞古人類遺址跨越距今17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之間一萬年的時間,在福建境內屬首次發現,也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重大發現。

奇和洞古人類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藝術飾品等,反映出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文化發展趨勢。

舊石器時代——打製石器

石砧→

←石錘

新石器時代——磨製石器

▲陶釜

▲骨制魚鉤

▲魚形飾品

專家評價

高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奇和洞遺址是一處材料十分豐富,區域特點突出,學術價值重大,社會意義深遠,又亟待加強保護的一處珍貴的文化遺產地,它的意義還不僅僅是對我們福建,對東南地區,對全國也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具有國家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一處重要遺址。

尤玉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福建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曙光從這裏開始!

吳秀傑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奇和洞人是迄今福建地區發現最早、最完整的人類遺骸,奇和洞人特殊的人工埋葬方式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肢解葬的例子。

臧振華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室研究員:漳平奇和洞對於瞭解漳平1萬年前人民生活狀況,包含沿海、周邊地區、臺灣馬祖出現的文化、歷史有非常密切關係,反映出當時早期人民的互動流傳狀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