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7月9日, 中國基金業高峯論壇暨基金業致敬資本市場30週年雲峯會舉行,海富通基金總經理任志強出席會議並發表《權益基金髮展正逢天時地利人和》主題演講。

任志強表示,十年國債收益率已降到3%以下,資管新規後剛兌也被打破,權益投資已成爲投資者無法規避的一個選項。相比自己炒股,借道權益基金有很多的優勢。2007到2017年,權益基金的發展頗爲乏力。但近兩年來,情況發生很大改變。權益基金髮展勢頭迅猛,打了一個翻身仗。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堅持正確的發展路徑,權益基金的火熱不會曇花一現,相反,一個從未有過的黃金時代非常值得期待!

他指出,制約權益基金髮展的原因之一,是A股基礎市場的表現不佳。自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後,美股的走勢更接近慢牛,而A股市場則持續震盪。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公募基金依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表現。但是又衍生出新的問題,就是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主要是交易時點選擇的問題。其中投資者追漲行爲和一些產品業績波動大,資管新規發佈前替代品剛兌,基金銷售渠道缺乏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的動力,“贖舊買新”也影響了投資人的投資體驗。

任志強認爲,近兩年,權益基金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一方面是2019年來股市良好表現帶來的賺錢效應。更重要的是,在監管的積極引導下,做大做強權益基金適逢天時、地利、人和。

他進一步解釋道,“天時”方面,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重視科技創新,增大研發投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養老金入市。中國資產證券化率的提高,對外開放程度提升,我國居民資產配置從房地產逐步轉移至金融資產,這些都支持權益市場的長期走牛。“地利”方面,科創板設立、創業板改革、註冊制,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國家正在積極引導包括保險基金、養老基金、外資等在內的長線資金進入股市。股票供給和資金供給兩方面都將極大地、深刻地改變A股市場的生態。“人和”方面,經過多年的“賽馬”,基金業湧現出了較多長期業績出衆的基金經理,基金公司的投研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最後,任志強強調,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一定要有好的投資業績和好的產品,才能夠被投資者、被客戶接受,基金公司才能不斷發展。要有良好的投資文化、正確的投資理念、合理的投資流程。需要穩定的投研團隊、高水平的團隊領軍人物。需要有平等、開放、共享的氛圍,通過互相學習不斷增強團隊的專業水平。在投研模式上也需要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進行創新,以更好地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以下爲發言全文:

權益基金髮展正逢天時地利人和

各位新浪財經的觀衆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海富通基金總經理任志強,很高興今天可以參與到“齊心協力,做大做強權益基金”主題探討中。

我們知道,十年國債收益率已降到3%以下,資管新規後剛兌也被打破,權益投資已成爲投資者無法規避的一個選項。相比自己炒股,借道權益基金有很多的優勢。監管部門也多次定調,引導基金業迴歸本源,推動公募機構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

權益基金想要成爲市場上的“香餑餑”,關鍵是獲得投資人的認可。坦率地來說,一段時間內權益基金的“羣衆基礎”比較薄弱,在2007到2017年,權益基金的發展頗爲乏力。但近兩年來,情況發生很大改變。權益基金髮展勢頭迅猛,打了一個翻身仗。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堅持正確的發展路徑,權益基金的火熱不會曇花一現,相反,一個從未有過的黃金時代非常值得期待!

一、“失去的十年”

行業裏一般將2007年至2017年稱爲“失去的十年”。根據Wind數據統計,早在2007年底,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規模合計就已達到2.99萬億元,以年底規模來看,一直到2019年底纔再次超越2007年底的高點。

客觀來講,制約權益基金髮展的原因之一,是A股基礎市場的表現不佳。自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後,美股的走勢更接近慢牛,而A股市場則持續震盪。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公募基金依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表現。根據基金業協會2017年公開的一個數據,偏股型公募基金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超過16%,這是非常高的水平,國際上都十分罕見。

但是這又引出行業內另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很多投資者的實際投資收益率水平一直偏低,分析原因,主要是交易時點選擇的問題。

我國基金投資者追漲行爲非常明顯,比如,2007年9月股混基金淨申購5322億,隨後10月份市場創歷史高點之後急速下挫。同樣情況,2015年6月份,股混基金淨流入7972億份,當月上證綜指達到高點,這種行爲模式很容易導致投資被“套牢”。另一方面,不少基金缺乏明確的風格,業績排名波動大,助長了投資者追漲殺跌的情緒。

除了上述原因,2018年以前權益基金沒能做大做強還有一些原因。從替代品的維度看,在資管新規發佈之前,市場上存在着大量剛兌產品,可以提供8%到10%的無風險收益率,嚴重擠壓了權益基金的需求。從銷售渠道的維度看,銷售渠道缺乏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的動力,“贖舊買新”也影響了投資人的投資體驗。

二、權益投資的黃金時代

近兩年,權益基金的“地位”似乎一夜之間就上來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股混基金總規模已經達到了3.5萬億元,權益基金的“爆款產品”也越來越多。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2019年來的股市良好表現帶來的賺錢效應。更重要的是,在監管的積極引導下,做大做強權益基金適逢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是“天時”,當前中國的情況非常類似於1980年代的美國——GDP進入換擋期;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重視科技創新,增大研發投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養老金入市。中國資產證券化率的提高,對外開放程度提升,我國居民資產配置從房地產逐步轉移至金融資產,這些都支持權益市場的長期走牛。

“地利”方面,科創板設立、創業板改革、註冊制,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國家正在積極引導包括保險基金、養老基金、外資等在內的長線資金進入股市。股票供給和資金供給兩方面都將極大地、深刻地改變A股市場的生態。在基金行業內,也不乏面向權益類基金的制度利好,從去年底開始,權益類基金的審批步入了快車道,基金公司可以加速佈局。

最後說到“人和”。大家都知道,資管行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經過多年的“賽馬”,基金業湧現出了較多長期業績出衆的基金經理,基金公司的投研體系建設成效顯著。互聯網的普及,讓基金信息更加透明化,很多銷售渠道和基金公司,充分運用金融科技,爲投資人提供資產配置建議和投資陪伴服務,投資體驗得以提升。多年發展已經證明,財富管理行業決不能採用“割韭菜”的生長模式,以客戶爲本纔是發展的正道。可以預期,隨着投顧等業態的興起,未來基金投資者與銷售機構、基金公司的利益將會越來越深度綁定,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人和”。

三、不負時代重任

做好權益投資,彰顯出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水準,是時代賦予基金公司的使命。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一定要有好的投資業績和好的產品,才能夠被投資者、被客戶接受,基金公司才能不斷發展。

我們海富通基金很幸運,近幾年在權益投資方面進步很大。日前,海通證券發佈的最新一期基金系列評級榜單顯示,截至今年四月末,海富通基金股票投資能力在包括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的所有評價期限,均獲得了最高評價五星評級,而這樣的基金公司目前僅有7家。

我常常思考,如何持續打造投資的核心競爭力?多年的經驗讓我認識到,首先要有良好的投資文化、正確的投資理念、合理的投資流程。這些似乎有點虛,但實際上非常重要。其次,需要穩定的投研團隊、高水平的團隊領軍人物。此外,還需要有平等、開放、共享的氛圍,通過互相學習不斷增強團隊的專業水平。最後,投研模式也需要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進行創新,以更好地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基金公司最關鍵的是人才。但是,人才是流動的,基金公司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需要築建平臺優勢,良好的公司治理和有效的激勵機制是基金公司健康發展的基石和基礎。總結來說就是,基金公司唯有不斷苦煉內功,完善體制機制,夯實核心競爭力,才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最後,我想說的是,基金業的良好生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構建。我們真誠希望社會各界攜起手來,傳遞正確的投資理念,讓更多投資者真正懂得權益基金,讓基金投資者真正成爲權益基金髮展的最大受益者!

我的分享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